《1812序曲》

《1812序曲》

《1812序曲》(降E大調序曲“1812”,作品第49號)是柴科夫斯基於1880年創作的一部管弦樂作品。為了紀念1812年庫圖佐夫帶領俄國人民擊退拿破崙大軍的入侵,贏得俄法戰爭的勝利。該作品以曲中的炮火聲聞名。

作品簡介

《1812序曲》《1812序曲》
作品完成於1880年10月,全名為《用於莫斯科救主基督大教堂的落成典禮,為大樂隊而作的1812年莊嚴序曲》。是尼古拉·魯賓斯坦委託柴科夫斯基為莫斯科藝術工業博覽會創作的作品,也是柴科夫斯基最受人們歡迎的作品之一。作品於1882年8月8日首次演出時,就受到了聽眾極其熱烈的歡迎。音樂中所表現出來的愛國主義思想,加上樂隊宏大的氣勢以及樂曲末段的鐘、鼓和排炮齊鳴的熱烈氣氛,使當時的聽眾非常興奮,演出獲得了極大的成功。演出中動用了超大規模的樂隊,並在結尾處加了一個軍樂隊,還動用了大炮。這部序曲能為柴科夫斯基贏得聲謄並被推為他的代表作品,是作者沒有預料到的。

歷史內容

《1812序曲》《1812序曲》
1812年,拿破崙率領60萬大軍入侵俄國,企圖在短時間內殲滅俄軍,占領莫斯科,並迫使俄國投降。戰爭開始時,拿破崙軍隊在數量占優勢的情況下,俄軍不得不逐步撤退,法國迫近莫斯科,俄軍司令庫圖佐夫採取堅壁清野,燒毀糧草的戰略,並撤退居民,率軍暫時撤離莫斯科。拿破崙在占領莫斯科一個月後,仍無法迫使俄國投降,反而令自己孤軍陷入重圍,於是下令撤離莫斯科。撤退途中,拿破崙軍隊不能適應俄國嚴酷的冬天,加上飢餓和俄軍的反擊,終致潰敗。拿破崙入侵俄國時多達六十萬的的部隊大部分被殲滅,最後只剩下不足萬人逃出俄國國境。
《1812》序曲是根據上述史實寫成的一部管弦樂作品。柴可夫斯基在這首序曲中層次分明地敘述了1812年的這一事件,包括俄羅斯人民原來的和平生活和隨後發生的不安和騷亂,俄法兩軍的會戰,以及最後俄國擊潰法軍,俄羅斯人民慶祝勝利的狂歡情景等。

序曲解說詞

晨曦萌萌,弦樂揍出緩慢低沉的A調,舒緩與寧靜,仿佛黑暗的夜色才開始逝去,有些壓抑,隨著定音鼓與銅管樂的凸現,樂曲進入了另一個情緒世界裡;雙簧管於寧靜中吹出晨曦的明快,繼續伴隨著沉重的低音配合,以映襯明朗尚出的霞光,雙簧管的再次出現,與沉重感十足的低音交叉縈繞;長笛的複合鏇展現著晨起的光明;交替映現,節奏在漸進中快速凝結,弦樂開始亢奮,鏗鏘之中,長號拉出悽慘的情緒,小號閃亮奏出激動的號音,法國號長號大管相繼吹出低亢壓抑的悲歌,小號繼續上演末端音節的亮點,定音鼓打出瞬間的停頓,反覆交替迴旋,顯示出一股被壓抑的力量正在奮力崛起,最後,還是弦樂在低位奏出傷心的徘徊……
隨著小軍鼓輕擊出沙沙的聲音,次中音號、法國號奏著清晰明快的步點,第一與第二小提琴向前推出舒緩高亢的鏇律,仿佛晨光出現,廣闊浩瀚的俄羅斯森林迎來了曙光,法國號清晰的爬音,活躍而明快,軍鼓沙沙齊響,象徵著在溫暖的晨曦霞光里,鳥兒自由地飛翔,象徵著正義的軍隊浩蕩行進,法國號再次拉出長音階,逐漸遠遠逝去…….
緊接著,小提琴組奏出鏗鏘的節奏,低音大提琴互答而出,宛如湍急的河水急速向前,不安定的情緒開始躁動,弦樂整體奏出陣陣頓音,鏗鏘有力,交替縈繞,仿佛一股新生的力量不顧一切奮力抗爭著,小號

《1812序曲》《1812序曲》
與打擊樂短暫瞬間閃亮出擊,法國號與長號奏出攻擊型的亢奮音節,小號緊接著重複奏出,好象戰火硝煙的廣闊戰場上,軍刀揮舞,戰馬嘶鳴,低婉有力的銅管樂再次從低音區奏出相同的鏇律,小號重新演義著剛才的士氣,顯示著奮力前進的正義之師所向披靡,定音鼓激情出現,樂曲進入抗爭與角斗的情緒里,銅鑼煞響,頓音齊出,預示著光明與黑暗勢力的殊死搏鬥,小號再次高奏出那攻擊型的高亢鏇律,整體樂聲走向逐漸衰弱,當大管、法國號、雙簧管相繼演奏出陣陣音節的時候,戰火好象停息了,戰場已經逐漸遠去……
弦樂開始沉醉在晚霞的暈紅色的光芒里,樂曲此時涌動著懷念的情緒,小提琴向上推動著抒懷的長音節,仿佛俄羅斯寂靜的奧涅加湖碧波萬頃的蔚藍色湖水,也好象是鄂畢河緩緩的激流,樂曲抒發性鏇律的推進,仿佛讓我們看見了巍峨的烏拉爾山脈與廣闊藍天相合而成的畫面,雙簧管的抒情,演唱著悠揚的鏇律,讓人想起了我們中國牧童短笛所帶給我們的靜謐的感覺,長笛明亮的複合,讓人們感到了晚霞的美好,在舒緩與寧靜中,世界進入到了暮色的傍晚,大管出現低聲的哼唱,由近及遠……
弦樂再次躁動,不安的情緒再次出現,逐漸展開著鏗鏘的味道,主部主題聲浪滾滾,小號的再次鳴響使樂曲進入到了副部主題的灰暗世界裡;主部主題再次迸發,使人們感覺到了光明的旗幟在飄揚,弦樂再次展現著副部主題的灰色;定音鼓的堅定果斷,好象狂風、雷雨又要出現,打擊樂奮力擊打出悽慘的聲調,迅疾而威猛,反覆交替,預示著黑暗勢力的恐怖,小號奏出哀號般的悲歌,陣陣頓音,顯示著善良的人們正在遭受著巨大的災難,抗爭的情緒在弦樂與定音鼓交相輝映下逐漸抬頭,隨著小號閃亮奏出主部主題亢奮激昂的鏇律,銅管樂再次把人們的情緒穩定在舒緩的寂靜里。隨著弦樂演奏出歌唱性的鏇律,讓人們再次懷念著往日的溫情,節奏開始跳躍,仿佛斯拉夫舞曲的情調,溫馨而舒暢。
法國號從安靜的氛圍里吹出黎明的歌,躁動的小提琴拉出有力的切分音,法國號給人以悠遠的感覺,小提琴的節奏輕盈而歡快,樂曲逐漸進入奔放的情緒中,小號領著主部主題,整體樂隊全力出擊,定音鼓大力錘擊著緩慢的鼓點(首次演出該曲目時,柴可夫斯基此時採用的是禮炮),勝利與歡笑的場景在歡騰的節奏里展現著,弦樂急速迴旋;銅管樂在小號的帶領下,三角鐵豎琴應聲配合,小號以高亢激動的情緒強有力地吹出豪邁與勝利的歌聲,舒緩的陣陣點奏,顯示著銅管樂本身亮麗長音的魅力,這時,樂曲節奏忽然發生變異,全力奏出斯拉夫舞曲歡快的鏇律,那是小號的世界,那是整體弦樂的世界,那是柴可夫斯基夢想的世界,讓人們怎不想起小小村莊晚間的篝火、寧靜的沃爾塔瓦河上空飛翔的白鴿,廣闊的原野,那浩瀚的俄羅斯森林……。忽然,大管、長號、法國號、大號…演奏出低音域的慢節奏,定音鼓打出重重的錘擊聲(首次演出時,此時的定音鼓被禮炮代替),樂隊齊奏,渾厚而舒展,樂曲最後深沉有力的管樂中結束。

作者簡介

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俄文:Пётр Ильич Чайковский,英文:Peter Ilyich Tchaikovsky,1840年5月7日1893年11月6日)是俄羅斯浪漫樂派作曲家。其風格直接和間接地影響了很多後來者。
柴科夫斯基出生於沃特金斯克一個貴族家庭,從小在母親的教導下學習鋼琴,由於父親的反對,進入法學院學習,畢業以後在法院工作。22歲時柴科夫斯基辭職,進入聖彼得堡音樂學院,跟隨安東·魯賓斯坦學習音樂創作,成績優異。畢業後,在尼可萊·魯賓斯坦安東·魯賓斯坦的弟弟)的邀請下,擔任莫斯科音樂學院教授。
柴科夫斯基性格內向而且脆弱,感情豐富,與崇拜自己的女學生的婚姻破裂後,企圖自殺,他的朋友把他送到外國療養。他被認為有同性戀傾向,並且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中一直試圖壓制,因此有意見認為這是婚姻破裂的原因。這期間開始和一個熱愛音樂的梅克夫人通信。後來梅克夫人成為他的資助人,他後階段的許多作品都是獻給這位夫人的。但奇妙的是兩個人從來沒有見過面。當他們十四年的書信往來因為這位夫人宣布公司破產而終止時,柴科夫斯基受到了很大的打擊,在獨自度過憂鬱的三年後於莫斯科去世。他的死疑點重重,官方說法是他喝了帶有霍亂病毒的水而染病身亡。但是據後來學者的考證,很有可能是自己服用砒霜而自殺。但是,這都只限於猜測,真的原因直到現在還是一個謎。
在音樂創作上,柴科夫斯基很崇拜莫扎特,甚至模仿他的風格創作了一部管弦樂組曲(Suite No. 4 in G major, "Mozartiana", Op. 61)。 對於華格納音樂中的一些特性他卻很反感,認為華格納過於重視管弦樂隊而忽略了聲樂,柴科夫斯基主張用現實主義手法來表現歌劇,主導動機只用以描寫心理感情等內在方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