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
1月17日中午,庫克的航船在東經39°35′附近的海面上穿過了南極,這是人類歷史上首次越過南極圈的航行。
1月17日,《阿利路亞》是莫扎特不滿17歲時,應歌唱家拉烏喬尼之邀,於1773年1月17日寫成。
1月18日,韋蘭德爾(1735一1783)的歌劇《泰提斯和佩雷》演出,轟動了瑞典。這是瑞典第一部歌劇。
二月
1773年2月,清朝朝廷設立了“四庫全書館”,負責《四庫全書》的編纂,由乾隆皇帝的第六個兒子永瑢負責,任命皇室郡主于敏中為總裁。
三月
3月5日,英國當局派駐北美英軍開槍射殺反抗英國當局暴政的波士頓居民,製造了“波士頓傾茶事件”,發生了駐北美英軍槍殺波士頓居民的“波士頓慘案”, 群情為之激憤。
1773年3月,瓦特先生的合伙人破產了,這不僅使他失去了穩定的收入,而且不得不變賣家產來還債。
四月
1773年4月,俄軍在巴爾幹戰場發動攻勢,強渡多瑙河,突襲圖爾圖凱。
1773年4月,美國獨立戰爭一結束,華盛頓便解甲歸田,6年之後聯邦中央政府成立,他萬辭之下當選為第一任總統。
五月
1773年5月,為了所謂的東印度公司免於破產,英國政府要求議會制定“茶葉條例”,特許英屬東印度公司向北美等地傾銷積壓的1700萬磅茶葉。
1773年5月21日和6月28日,蘇沃洛夫率領的支隊兩次圓滿完成搜尋任務,擊敗圖爾圖卡依的土耳其人。
英國政府在取消《湯森稅法》後不久,又於1773年5月推出了《茶稅法》,授權東印度公司在北美殖民地銷售茶葉。殖民地抗議浪潮再度興起。
六月
6月16日,西班牙國王為瓜地馬拉下了移建新首府的命令。瓜地馬拉都督府和法院奉命行事,經過一番勘察,終於選擇拉埃爾米塔村(La Ermifa)作為新址。
七月
嘉木樣於1773年7月寫成了《卓尼版<丹珠爾>大藏經序目》一書。
1773年7月,羅馬教廷宣布解散耶穌會。
7月24日,蒙哥馬利與羅伯特·利文斯頓(《獨立宣言》起草委員會成員)的妹妹珍妮特·利文斯頓成婚。
八月
8月10日,查爾斯·梅西耶發現了M110星系,並在1807年出版的精美的“仙女座大星雲”中繪出。
九月
9月17日,普加喬夫率領一支80人的哥薩克隊伍,從托爾卡切夫村出發去攻打雅伊克鎮。葉梅連·普加喬夫(約1742-1775)俄國農民起義領袖。18世紀後半期,為了反對奴隸制壓迫,他於1773年9月在葉克河領導哥薩克人起義。
十月
10月13日,法國天文學家梅西葉首次發現具有螺鏇結構的星系M51。
1773年10月,法國油畫藝術家弗拉戈納爾再次到義大利旅行,這次他是作為“聖農神父”的內兄、歐洲屈指可數的富豪、金融業者貝爾舒雷·德·古朗庫爾的隨行人員之一。
十一月
1773年11月,為反抗英國對北美稅務法令,波士頓居民登上東印度公司的茶船,在“波士頓港口今晚將成為一個茶壺”喊聲中,340箱茶葉落入大海。
11月26日,庫克離開紐西蘭海岸向南和偏東南航行。
十二月
12月16日,波士頓傾茶事件發生。波士頓碼頭工人將英國商船上的茶葉倒入大海。出生

1月14日,英國外交官阿美士德生於英格蘭索美塞得郡的巴斯,父親是威廉·阿美士德中將。
2月9日,威廉·亨利·哈里森(1773年2月9日—1841年4月4日)出生,美國的第9任總統,軍事家,曾在與印第安人的戰鬥中獲得勝利。
4月12日,化學教育家湯姆森生於蘇格蘭克利夫,1852年在吉爾蒙逝世。先在聖安德魯大學學習,後到愛丁堡大學跟隨化學家布萊克學習化學,1799年獲碩士學位。
5月15日,克萊門斯·梅特涅(Klemens Wenzel von Metternich,1773年5月15日—1859年6月11日)出生,是十九世紀其中一位最出色的奧地利外交家。
6月10日,夏爾-西蒙·卡特爾(1773-1830年出生,法國作曲家、音樂理論家。1773年6月10日生於諾曼第,1830年11月29日卒於巴黎。
6月13日,湯瑪斯·楊出生,光的波動說的奠基人之一。1773年6月13日生於米爾費頓,曾在倫敦大學、愛丁堡大學和哥廷根大學學習,倫敦皇家學會會員,巴黎科學院院士。1829年5月10日在倫敦逝世。
12月27日,英國航空科學家凱利生於英格蘭約克郡斯卡巴勒,1857年12月15日卒於約克郡布魯姆頓。凱利在青年時代曾研究直升鏇翼飛行器。
12月21日,布朗(Robert Brown,1773~1858)出生,英國著名植物學家。1773年12月21日生於蘇格蘭的蒙特羅斯。
逝世
10月25日,數學家塞開里(Saccheri,Girolamo)逝世,義大利數學家,1667年9月5日生於聖雷莫;1773年10月25日卒於米蘭。
12月29日,清代政治家劉統勛逝世。劉統勛(1699-1773)。統勛字延清,號爾鈍,山東諸城人。官至東閣大學士兼軍機大臣。著有《劉文正公集》。
文化紀事
開四庫全書館

乾隆三十八年(1773)二月十一日,乾隆帝命派軍機大臣劉統勛為總裁,設纂修三十員及提調等職,以翰林院署內迤西房屋一區為辦事之所,開館纂修《四庫全書》。先是乾隆三十七年(1772)正月初四日,乾隆帝向全國發出一道諭令,命各省官員廣泛蒐集前代遺書和本朝人著作,匯送京師,以彰千古同文之盛,由此揭開了纂修《四庫全書》的序幕。不過,當時清政府只是下詔征書,還只著眼於收集,對編纂整部書輯錄的大型叢書,還無明確構想。乾隆三十七年底,安徽學政朱筠一面把自己訪得的書籍開單上報,一面將個人對辦理此事的一些構想寫成奏章,進給乾隆帝,希望得到採納施行。朱筠建議的主要內容是:抓緊蒐集罕見的舊刻本和抄本;充分利用皇家藏書;著錄和校勘應當並重;除書籍外,對金石碑刻上的文字及圖譜,也要留心蒐集,以補文獻資料的不足。乾隆帝見到朱筠奏章,十分注意,命朝中大臣認真討論,拿出具體意見和辦法。乾隆三十八年二月,朝臣經過討論,肯定了朱筠的建議,並商定選派翰林官員,開館校勘《永樂大典》等書,還擬出具體條例,呈請批准。於是。乾隆帝決定成立纂書機構,開始編纂《四庫全書》。《四庫全書》從乾隆三十八年開館到乾隆四十六年第一份告成,四庫館共任命正式館員三百六十人。其中,正副總裁二十六人,總閱官十五人,總纂官三人,總校官一人,提調官二十九人,總目協勘官七人,四種纂修官兼分校官四十九人,繕書處總校官四人,繕書處分校官一百七十九人,專職分校官三人,督催、收掌、監造官四十三人。此外,開館期間共徵用、募用抄寫人員三千八百四十一人。
編輯滿文《大藏經》
乾隆三十八年(1773)二月十五日,乾隆帝命將漢文、蒙古文《大藏經》認真校核,譯成滿文,令章嘉呼圖克圖負責其事,每完成一卷,即進呈一卷,以候裁定。
《日下舊聞考》始編
乾隆三十八年(1773)六月十六日,乾隆帝命對《日下舊聞》一書詳加考證,悉作補充,編為《日下舊聞考》。《日下舊聞考》由大學士于敏中、英廉任總裁,竇光鼐、朱筠等根據《日下舊聞》加以增補、考證而成,於乾隆五十年至五十二年刻版出書,是以往最大最完全關於北京歷史、地理、城坊、宮殿、名勝等的資料選輯。全書一百六十卷,仍沿用《日下舊聞》的編次目錄。但是其中二十卷的國朝宮室、兩卷的京城總記、四卷的皇城、十四卷的國朝苑圃,則都是新增加的。此外,官署十二卷,原在城市門內,獨立了出來;郊垌原六卷增為二十卷;京畿也從十卷增加到三十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