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記
1619年5月23日,第一批黑人奴隸被運到美洲。這一天,一艘裝載了20名非洲黑人的荷蘭販奴船到達了美洲的維吉尼亞殖民地。
1619年7月30日星期五,北美歷史上第一屆大議會(GeneralAssembly)在詹姆斯敦的教堂中開幕。
1619年10月6日,德皇與巴伐利亞公爵馬克西米連簽訂慕尼黑條約,以把巴拉丁的選侯資格轉讓給巴伐利亞為條件,換得公爵答應出兵捷克鎮壓起義。
1619年11月10日,法國數學家笛卡爾經過思考得出有關解析幾何的兩個重要結論,於是人們將這一天定為解析幾何的誕生日。
楊鎬遼陽誓師
萬曆四十六年(1618)閏四月初二日,楊鎬以兵部左侍郎兼右僉都御史,經略遼東。萬曆四十七年二月十一日,楊鎬乘努爾哈赤即將率兵進攻海西衛扈倫四部之一葉赫部之機,以遼陽舉行誓師,分兵四路向後金髮起全面進攻,令開原總兵官馬林督兵四萬人,由開原會葉赫部兵二萬人,出北路;令山海關總兵官杜松統軍六萬人,由撫順出西路,直攻後金首府興京(今遼寧新賓西老城);令遼東總兵官李如柏率兵六萬人,出南路;令遼陽總兵官劉繼帥軍四萬人,出東路,會朝鮮兵二萬人,入寬甸口。各路皆配備監軍、助理,總數號稱大軍四十七萬人,各總兵官誓神明,宣軍令,並將在撫順臨陣逃脫的指揮白雲龍斬首示眾,以為警戒。定於三月二日分道並進。
薩爾滸之戰
萬曆四十七年(1619)二月,楊鎬在遼陽誓師之後,由於大雪迷路,各軍不能按原定日期分道進攻後金,而軍中機密則已經泄露出去。努爾哈赤得訊,制定了“憑你八路來,我只一路去”的戰略方針,相機以待,準備迎擊明軍的進攻。三月初一日,明軍西路總兵官杜松欲奪頭功,首先率軍渡渾河(遼河支流),連克兩小寨,遂乘勢冒進渾河南岸的薩爾滸山谷口。努爾哈赤得知訊息,以精銳騎兵埋伏於谷口。待杜松軍過而將半時,後金伏兵驟起,明軍損失嚴重,經過三天的激烈戰鬥,杜松部全軍敗沒,杜松戰死。緊接著,後金迅速回師擊明軍北路馬林一軍。馬林得悉杜松大敗,企圖結營自固,後金集大兵奮力攻擊,三月初二日,馬林又大敗。此時,遼東經略楊鎬以西、北兩路皆敗,急令東路劉綎和南路李如柏立即停止前進。李如柏奉命回師。而劉綎一軍已經深入三百里地,明軍繼續英勇作戰,後金不能破。努爾哈赤遂施展計謀,指使明軍降兵持杜松令箭,詭稱杜松軍已經獲勝,誘劉綎軍直前深入,終於使之遭到後金的前後夾擊。三月初七日,劉綎力戰死,全軍覆沒。僅李如柏一軍得以撤回。這場戰爭歷時僅五天,明軍三路喪師,文武將吏死亡三百餘人、士兵九萬人(一說四萬五千多人)、馬四萬匹,軍械不計其數。明軍失敗的訊息傳到北京之後,朝廷內外一片震驚。有人上疏彈劾楊鎬、李如柏,神宗不聽。李如柏自殺。薩爾滸之戰,是明朝與後金之間極為關鍵的戰爭。遼東局勢由此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後金從防禦轉入進攻,為其後入關打下了基礎。
努爾哈赤攻陷開原
萬曆四十七年(1619)六月,努爾哈赤親自統兵四萬(另說一萬人,又一說六萬人)進攻遼東重鎮開原。明軍開原總兵官馬林不吸取薩爾滸之戰失敗的教訓,不知集兵守城,兵盡在四門之外,城中空虛,毫無防備,聞後金兵抵城,慌忙應戰,立刻潰敗。六月十六日,後金兵占領開原,總兵官馬林、副將於化龍等一批將吏戰死,士兵傷亡慘重。當時明軍鐵嶺衛派出三千人赴援,也為後金兵所敗。至七月二十五日鐵嶺亦被努爾哈赤攻陷。
李新起義
萬曆四十七年(1619)五月,福建漳州府民李新發動起義,建元“洪武“,與袁八老等人率眾一千餘名,攻打各地,聲勢甚大。福建巡撫王士昌令副將紀元憲、沈有容等帶領官軍前往鎮壓,起義鏇即失敗。
熊廷弼請征土司兵援助遼東
萬曆四十七年(1619)九月,遼東經略熊廷弼以土司兵精整可用,上疏請徵調湖廣宣慰司士兵八千人,四川永寧宣撫司兵五千人、酉陽宣撫司兵四千人,石砫宣撫司兵三千人,往援遼東。並請令各帥親自帶領,且以名將為大帥直接統軍。又說:歷來土司兵只於附近地方調東北,道遠疲苦,宜予周到體恤,土司正官應予加銜,兵士應給以安家銀兩,以資鼓勵。神宗許其奏。同年十一月,神宗又從兵部左侍郎楊應聘之請,令征湖廣永順宣慰司兵八千人、保靖宣慰司兵五千人援助遼東。
出生
2月15日,津輕信義(1619年2月15日—1655年12月22日)出生,日本江戶時代陸奧國弘前藩的第三代藩主。父親是二代藩主津輕信牧,母親是石田三成之女辰姬。
逝世
薛三才逝世
薛三才(?-1619),字仲儒,號青田,浙江定海人。萬曆十四年(1586)進士,改庶吉士。歷任兵、戶、禮三科給事中,數上書言事,多為採納,著為令。升湖廣參政,節省經費數十萬。不久,以右僉都御史巡撫宣府,裁兵清餉,築堡修屯,所省糧料銀達二十萬。再進為總督薊遼、保定軍務,調兵築營、練火器、修戰車。遂以功命為協理京營戎政兵部尚書。萬曆四十七年四月十八日卒於京師,贈太子太保,謚恭敏。有《薛恭敏集》。
黃承玄逝世
黃承玄(?-1619),字履常,號與參,浙江嘉興人。萬曆十四年(1586)進士,授工部主事,經理修浚泇河。進右副都御史,巡撫福建,頗有政績。萬曆四十七年十一月初五日卒,贈工部左侍郎。有《盟鷗堂集》、《北河紀略》、《河漕通考》等。
趙煥逝世
趙煥(1542-1619),字文光,號吉亭,山東掖縣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進士,歷任知縣、工部主事、御史、順天府丞,左僉都御史、工部右侍郎、吏部左、右侍郎、刑部尚書,以建言逆旨而被罷家居十六年。後復起為原官,兼署兵部。萬曆四十年,調為吏部尚書,奏補給事中十七人,御史五十人,言路稱盛。是時廷臣立黨相爭,朋黨勢成,趙煥素不好東林黨人,齊、楚、浙三黨乘機利用他,排擠異己,打擊東林。給事中趙興邦、李成名等人遂劾趙煥“徇私”、“伐異黨同”,萬曆四十一年十月趙煥被迫致仕歸籍。萬曆四十六年,為吏部尚書。萬曆四十七年十一月初二日趙煥卒,年七十八。天啟初贈太子太保。
孟一脈逝世
孟一脈(1539-1619),字淑孔,山東東阿人。隆慶五年(1571)進士,授平遙縣令,以勤廉著稱,升為南京御史,剛正不阿,直言好諫。萬曆六年五月,疏劾張居正迫害鄒元標、吳中行等“五直臣”,不是愛忠良,施仁義,被革為民。張居正死,一脈復原官,疏言時政五事,逆旨,被貶為建昌府推官,後遷為南京右通政。萬曆四十一年(1613),起為右僉都御史,巡撫南贛。不久以病致仕。萬曆四十七年十一月初七日卒,年八十一。
王森逝世
王森(1542-1619),原姓石,名自然,後改王道森,再改名王森,直隸薊州人。幼習皮匠,後以救狐得信香而創聞香教。自稱聞香教主,再創弘封教。與無為教、棒檢會多相聯絡,支派繁多,自稱白蓮教教主。因其長期傳教,教徒遍及河北、山東、山西、河南、陝西、四川等地,多至二百餘萬。萬曆二十三年(1595),王森以左道亂正之罪被捕判刑,行賄得釋。繼而入京傳教,於萬曆四十二年再次被捕,萬曆四十七年死於獄中,年七十九。其子王好賢與徐鴻儒發動起義,失敗而死。
楊應聘逝世
楊應聘(?-1620),字行可,南直隸安慶府懷寧(今安徽懷寧)人,萬曆二十三年(1595)進士。歷官知縣、戶部主事、右僉都御史、寧夏巡撫、右副都御史、兵部左侍郎、陝西三邊總督、代兵部尚書。在陝西三邊總督任上,英勇作戰,屢立戰功,深得朝廷賞識。萬曆四十七年十一月署兵部尚書時,上疏神宗請調湖廣等省土官兵二萬餘人援助遼東,亦得允準。萬曆四十八年三月初六日卒,贈兵部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