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
15軍隸屬第二野戰軍,前身是中原野戰軍第9縱隊,1947年8月由幾支地方部隊組建起來的。軍長秦基偉出身紅四方面軍,曾是警衛徐向前的手槍營連長,參加過西路軍遠征,被馬家軍俘獲又尋機逃出,可謂大難不死。9縱最初在中野是敲邊鼓的角色,大仗輪不上,只能撿撿瓜落。到了鄭州戰役,終於時來運轉。在中野四個縱隊參與的圍殲戰中,9縱腿最快,迎頭堵住國軍一頓好揍,結果獨立殲敵1萬餘人,繳獲無數,裝備和士氣一下就上來了。在躍進大別山的戰略行動中,9縱實力保存得最好,是中野各部隊中最先恢復元氣的。在淮海戰役中,9縱大挖地道,第一個攻入了黃維的兵團部。1949年全軍整編後,9縱成為第二野戰軍第4兵團15軍,跟著陳賡渡過長江,直下雲南。
詳述
15軍入朝就趕上了第五次戰役。在第一階段的進攻戰中,15軍先重創了菲律賓營,然後又殲滅了美3師二個連。在大水洞和沙五郎峙,又和美2師38團大戰了一場,俘獲美軍300餘人。在後撤轉移階段,志願軍遭到美軍機械化兵力的穿插分割,一時陷於混亂之中。15軍此時已全軍斷糧,但在秦基偉的指揮下靈活機動地迅速撤出了險境。為了穩住整個戰線,奉彭老總的命令,15軍在角圪峰、朴達峰一線迎頭堵住美25師、美3師和加拿大旅,整整苦戰了10天,終於完成了戰略任務。此役15軍傷亡1200餘人,傷敵數千,打掉4架敵機,還打出了一個一級英雄柴雲振。
五次戰役後,15軍休整了9個多月,又被放到了朝鮮中部的平康谷地擔任守備任務。
1952年10月14日,范佛里特指揮的聯合國軍向上甘嶺地區的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發起了突然進攻,這就是著名的上甘嶺戰役。
守衛這兩個高地的是15軍第45師。聯合國軍以美7師進攻597.9高地,以韓2師進攻537.7高地北山。在火力上,聯合國軍占有極大優勢,在進攻第一天就集中了320門大口徑火炮和27輛坦克同時向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猛烈轟擊,遠東空軍的30多架轟炸機也飛到戰區上空輪番轟炸,平均每秒鐘就落下6發炮彈。轟炸了一個小時後,美韓軍兇猛地向高地撲來。
面對如此突然而猛烈的打擊,45師守備部隊頑強地挺住了。他們與美韓軍苦戰了一天,打退了敵人的十幾次進攻,拚死保住了一部分陣地。入夜後,志願軍發起了反攻,將高地上的美韓軍全部趕了下去。第二天,美韓軍在猛烈的炮火掩護下又攻了上來,志願軍頑強抵抗,最後傷亡慘重退守坑道。到了夜裡,志願軍再次組織部隊反攻,一夜苦戰奪回陣地。如此的情景日夜不斷,雙方進行了你死我活的反覆拉鋸戰。
上甘嶺戰役是由小到大打起來的,後來則成了牽動整個戰爭的敏感神經。這兩個高地價值並不是很大,但雙方為了在談判桌上爭到更多的籌碼,也是為了軍人的榮譽,而必須要死戰到底。在火力劣勢的情況下,15軍集中了全部人力物力支援上甘嶺的戰鬥。整個戰役經歷了陣地攻防戰、坑道戰、炮戰,打得精彩紛呈,是15軍戰史上前所未有的。為了向前線運送物資彈藥,多少戰士犧牲在了炮火封鎖線上,甚至連秦基偉的警衛連指導員也一去不返。志願軍戰史上著名的特級戰鬥英雄黃繼光,就是在反擊597.9高地戰鬥中犧牲的。
15軍在上甘嶺大戰中一直打到了11月5日,才將兩個高地的守備交給了新上來的12軍部隊,而戰役指揮仍由秦基偉負責。在這二十天的血戰中,45師犧牲3076人,負傷5676人,1萬多人的步兵師幾乎打光。在整個上甘嶺戰役中,15軍傷亡1.14萬人,其中犧牲5260餘人,占15軍建軍以來犧牲總數的三分之一。
上甘嶺戰役一直持續到了11月25日,聯合國軍進攻43天,只奪下了537.7高地北山的兩個小陣地,而傷亡慘重,終於停止了攻勢。15軍一戰成名。
上甘嶺戰役後,15軍後撤擔任了東海岸守備任務。1953年7月,朝鮮停戰協定簽訂,15軍凱旋迴國。因為上甘嶺打出了15軍的知名度,綜合各種因素,日後中央軍委將15軍改編成了我軍中唯一的空降軍,成為了更加精幹的快速反應部隊。而秦基偉,後來則成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防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