蜥臀目

蜥臀目

蜥臀目(Saurischia)也稱為龍盤目或蜥盤目。名稱源自希臘文中的σαυρος(sauros有“蜥蜴”之意)與ισχιον(ischion有“髖關節”之意),是恐龍總目(Dinosauria)之下所屬兩目中的其中一目。哈利·絲萊(Harry Seeley)在1888年根據恐龍的骨盆結構,將恐龍分類成為兩大目,分別是蜥臀目與鳥臀目(Ornithischia)。兩者的差異在於蜥臀目的骨盆型態比較接近早期的恐龍。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根據恐龍腰帶的構造特徵不同,可以劃分為兩大類:蜥臀目(Saurischia)、鳥臀目(Ornithischia)。 二者間的區別主要在於其腰帶結構:蜥臀目的腰帶從側面看是三射型,恥骨在腸骨下方向前延伸,坐骨則向後延伸,這樣的結構與蜥蜴相似;十分難看。鳥臀目的腰帶,腸骨前後都大大擴張,恥骨前側有一個大的前恥骨突,伸在腸骨的下方,後側更是大大延伸與坐骨平行伸向腸骨前下方。因此,骨盆從側面看是四射型。(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區別。)

獸腳亞目恐龍 獸腳亞目恐龍

蜥臀目包括兩個亞目,即獸腳亞目(Theropoda)與蜥腳亞目(Sauropoda),其中獸腳亞目包含了所有的肉食性恐龍;而蜥腳亞目則是體型龐大的草食性動物演化支。蜥臀目恐龍從三疊紀晚期開始出現,與鳥臀目的演化支分開個別演化,它們所生存的時代一直延續到白堊紀結束為止。某些蜥臀目大約在侏羅紀時期演變成為鳥類的祖先(雖然鳥臀目也擁有類似鳥類的骨盆結構,但是這是趨同演化的結果)。除了已經演變成為鳥類的分支之外,白堊紀晚期的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使蜥臀目恐龍完全消失。依據系統發生學的分類法,現代鳥類是蜥臀目的一個次演化支。

蜥臀目恐龍具有三叉的骨盆結構,恥骨往前。鳥臀目恐龍演化出新的臀部結構,恥骨往後轉到與坐骨平行,並有一個往前的突起,形成四叉的骨盆結構。鳥臀目的臀部結構類似鳥的臀部結構,這成為它們的名稱來源,但它們並不是現代鳥類的直系祖先。近年的研究多認為,蜥臀目(手盜龍類)在侏羅紀時期演化出鳥類。某些手盜龍類的先進物種改變骨盆結構,形成類似鳥臀目骨盆的平行排列,這是種平行演化的結果。

科學分類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蜥形綱 Sauropsida

總目: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目: 蜥臀目 Saurischia

亞目: 蜥腳形亞目 Sauropodomorpha

下目: 原蜥腳下目 Prosauropoda

分類歷史

哈利·絲萊(Harry Seeley)在在恐龍分為蜥臀目、鳥臀目之前,曾經參考過其他古生物學家提出的恐龍分類方案。哈利·絲萊傾向於奧塞內爾·查利斯·馬什(Othniel Charles Marsh)在1878年的分類法,馬什將恐龍分為四目:蜥腳目(Sauropoda)、獸腳目(Theropoda)、鳥腳目(Ornithopoda)、以及劍龍目(Stegosauria)。

哈利·絲萊希望能夠根據有效的特徵,以更系統的方式將恐龍分類。他根據骨盆的形狀,將上述四目分為兩個群體;新建立的鳥臀目包含鳥腳亞目、劍龍亞目,而蜥臀目包含獸腳亞目、蜥腳亞目。哈利·絲萊認為這兩種骨盆的差異大,代表恐龍並非一個天然群體,而是主龍類的兩個獨自演化的目。哈利·絲萊的恐龍復系群理論相當有影響力,長期被科學文獻、大眾讀物沿用。直到1960年代,科學界才發現蜥臀目、鳥臀目具有最近共同祖先,而恐龍總目是個單系群。

另一方面,哈利·絲萊的分類法經過長時間的考驗,隨後出現的親緣分支分類法更支持此一分類法。羅伯特·巴克(Robert Bakker)曾對此分類法提出異議,他在《The Dinosaur Heresies》一書中,將獸腳亞目獨立為個別的目,並將蜥腳亞目與鳥臀目集合為另一個目“Phytodinosauria”(意為“植物恐龍”,或稱“Ornithischiformes”)。羅伯特·巴克根據慢龍類同時具有鳥臀目與原蜥腳類的特徵,而認為鳥臀目、原蜥腳類是近親,而鳥臀目演化自原蜥腳類恐龍。但研究發現,慢龍類其實是群獨特的草食性獸腳類恐龍,而且是鳥類的近親。因此,巴克的分類方案並沒有被採用。

下屬分類

蜥臀目(Saurischia)主要特徵是組成腰帶的髂骨、坐骨和恥骨三者間的結構形式與其它爬行動物相似,即為三射型或三放型腰帶。下分兩個亞目:

蜥腳亞目恐龍 蜥腳亞目恐龍

獸腳亞目

(Theropoda,包括角鼻龍下目、肉食龍下目、恐爪龍下目、似鳥龍下目、竊蛋龍下目等)生活在三疊紀晚期至白堊紀。它們一般為肉食龍,兩足行走,趾端長有銳利的爪子,嘴裡長著匕首或小刀一樣的利齒。暴龍類是著名代表。

蜥腳亞目

(Sauropoda,包括原蜥腳下目與蜥腳下目)生活在三疊紀晚期至白堊紀,其中原蜥腳類主要生活在三疊紀晚期到侏羅紀早期,是一類雜食或素食性的中等大小恐龍。蜥腳類主要生活在侏羅紀到白堊紀。大多數都是巨型的素食恐龍。頭小,脖子長,尾巴長,牙齒成小匙狀。蜥腳亞目的著名代表有產於中國四川、甘肅侏羅紀晚期的馬門溪龍,由19節頸椎組成的脖子長度約等於體長的一半。

演化歷史

蜥腳形亞目首次出現於盤古大陸時,是群小型(身長1.5到3米)、原始的物種,它們首次出現於卡尼階中或晚期(晚三疊紀第一個時期)。它們發現於巴西(農神龍)、馬達加斯加(最近發現的未命名屬)、以及摩洛哥(愛珍多龍)。原蜥腳下目恐龍首次演化出現於卡尼階與諾利階過渡期,為發現於巴西南部Catturita組的托氏黑水龍(Unaysaurus tolentinoi)。

原蜥腳類保持一樣的身體構造,但在早諾利階晚期,或在中諾利階早期,它們身體長度已成長到兩倍;例如在德國Stubensandstein地區的中下層發現的纖細板龍(Plateosaurus gracilis)身長4到6米。纖細板龍之後演化出板龍屬的其他種;板龍身長8米,體重約1.5公噸或者更多,並且是該環境的優勢草食性動物,從晚諾利階直到瑞提階。同一期間,生存於阿根廷的里奧哈龍,是較大型的原蜥腳類恐龍,也占據相同的生態位。里奧哈龍身長10米,因體型過大而必須以四足行走。同一時代的非洲南部,巨型草食性動物的生態位並非屬於原蜥腳類恐龍,而是基礎蜥腳類恐龍,例如:優肢龍、黑丘龍、貝里肯龍、以及雷前龍。有趣的是,在諾利階到瑞提階這段期間,蜥腳形亞目恐龍占據者大型草食性動物的生態位,但大型肉食性動物的生態位仍由鑲嵌踝類主龍占據。

三疊紀-侏羅紀滅絕事件將槽齒龍科、黑丘龍科、貝里肯龍科、以及里奧哈龍科滅亡了;但近蜥龍科、板龍科、以及真正的蜥腳下目恐龍持續存活者,後兩個生物群演化出更多物種。當首群蜥腳下目恐龍開始多樣化發展,例如火山齒龍科;早侏羅紀的原蜥腳下目恐龍也輻射演化出許多中等體型(身長4到6米)的草食性物種,例如:大椎龍、祿豐龍、以及雲南龍,並如同它們的晚三疊紀祖先一樣成功。

原蜥腳下目恐龍的優勢在早三疊紀後期結束。原蜥腳類與早期主龍類在同一時期滅絕,而火山齒龍科演化出巨大的鯨龍科恐龍。

蜥臀目包括獸腳類,原蜥腳類和蜥腳類等幾大類恐龍,其中的成員,個體差別很大,生活習性各不相同。有的只有雞一般大小,有的長達三四十米,高十多米,重幾十噸到一百噸。食性上,有兇猛的肉食者,也有溫和的植食者,還有肉和植物兼食的雜食者,它們大都生活在陸地上。蜥臀類的腰帶從側面看是三叉形,恥骨在腸骨下方向前延伸,坐骨則向後伸,這樣的結構與蜥蜴類相似。

恐龍的類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