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龍的原型,目前學界尚無一致意見可謂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歸納起來,主要有—十七種見解。
(一)蜥蜴說。唐蘭《古文字學導論》:“龍象蜥蜴戴角的形狀。”_
何新《中國神龍之謎的揭破》(《神龍之謎》,1988年)“其實所謂‘龍’就是古人眼中鱷魚和蜥蜴類動物的大共名。”
©人龍論壇--道學文化論壇 -- 人龍論壇--道學文化論壇(二)鱷魚說。
何新《龍:神話與真相》(1989年):“古中國大陸和海洋上,確曾存在過一種令人恐怖的巨型爬行動物。這種巨型爬行動物,以及與其形狀相近的其他幾種爬行動物,其實就是上古傳說中所謂‘龍’的生物學原型。換句話說,‘龍’在古代是確實存在的,它就是現代生物分類學中稱為Crocodilus Porosus的一種巨型鱷——蛟鱷。”©人龍論壇--道學文化論壇 -- 人龍論壇--道學文化論壇%
(三)恐龍說。
王大有《龍鳳文化源流》(1988年):“龍,被古人公認為最原始的祖型,可能還是恐龍。古人以具有四足、細頸、長尾、類蛇、牛、虎頭的爬行動物為龍,這可能是古人當時見到並描繪下來的某種恐龍形象。”©人龍論壇--道學文化論壇 -- 人龍論壇--道學文化論壇
(四)蟒蛇說.
徐乃湘、崔岩峋《說龍》:“綜合起來看,龍是以蛇為基礎的。發展變化了的蛇圖騰像就是龍的形象。”何金松《漢字形義考源》:“龍可以豢養、馴化,為人服勞役可殺肉吃。”“其中的龍只能是蟒蛇,不是鱷魚或蜥蜴。”
©人龍論壇--道學文化論壇 -- 人龍論壇--道學文化論壇
(五)馬說。;
王從仁《龍崇拜淵源論析》:“龍源於馬。”《周禮·夏官》:“馬八尺以上為龍。”
©人龍論壇--道學文化論壇 -- 人龍論壇--道學文化論壇
(六)河馬說。
王從仁《龍崇拜淵源論析》:“龍源於河馬。”
劉城淮《略說龍的始作者和模特兒》:“充任龍的模特兒之一的馬,最初不是一般的陸馬,而是河馬。”“河馬不僅把自己的部份形體貢獻給了龍,而且把自己的部分性能——善於御水,也貢獻給了龍。”
©人龍論壇--道學文化論壇 -- 人龍論壇--道學文化論壇
(七)閃電說。
朱天順《中國古代宗教初探》(1982年):“幻想龍這一動物神的契機或起點,可能不是因為古人看到了與龍相類似的動物,而是看到天空中閃電的現象引起的。因為,如果把閃電作為基礎來把它幻想成一種動物的話,它很容易被幻想是一條細長的、有四個腳的動物。”
©人龍論壇--道學文化論壇 -- 人龍論壇--道學文化論壇(八)雲神說。
何新《諸神的起源》(1986年):“雲從龍。。”“召雲者龍。”(引自《易傳》)據《淮南子·地形訓》:“黃龍入藏生黃泉。黃泉之埃上為黃雲。”“青龍入藏生青泉,青泉之埃上為青雲。…‘赤龍入藏生赤泉,赤泉之埃上為赤雲。”“白龍入藏生白泉,白泉之埃上為白雲。”“玄龍入藏生玄泉,玄泉之埃上為玄雲。”何新說:“在上引文中,龍與雲的關係是十分清楚的。”“所以我的看法是,‘龍’就是雲神的生命格。”人龍論壇--道學文化論壇 -- 人龍論壇--道學文化論壇
(九)春天自然景觀說。
胡昌健《論中國龍神的起源》:“龍的原型來自春天的自然景觀——蟄雷閃電的勾曲之狀、蠢動的冬蟲、勾曲萌生的草木、三月始現的雨後彩虹,等等。”“其中虹是龍的最直接的原型,因為虹有美麗、具體的可視形象。©人龍論壇--道學文化論壇 -- 人龍論壇--道學文化論壇
(十)樹神說。a
尹榮方《龍為樹神說——兼論龍之原型是松》:“中國人傳說中的龍,原是樹神的化身。中國人對龍的崇拜,是樹神崇拜的曲折反映,龍是樹神,是植物之神。龍的原型是四季常青的‘松’、‘柏’(主要是松)一類喬木。”“松、龍不僅在外部形象上驚人地相似,而且‘龍’的其他屬性,與松也同樣驚人地相似。”人龍論壇--道學文化論壇 -- 人龍論壇--道學文化論壇
(十一)物侯組合說。u
陳綬祥《中國的龍》:“在廣大的範圍中,人們選擇不同的物侯參照動物,因此,江漢流域的黿類、鱷類,黃河中上游的蟲類、蛙類、魚類,黃河中下游的鳥類、畜類等等都有可能成為較為固定的物侯曆法之參照動物;……後來,這些關係演化成觀念集中在特定的形象身上,便形成了龍。”
©人龍論壇--道學文化論壇 -- 人龍論壇--道學文化論壇
(十二)以蛇為原型的綜合圖騰說。
聞一多《伏羲考》:“它(引者註:龍)是一種圖騰(totem),並且是只存在於圖騰中而不存在於生物界中的一種虛擬的生物,因為它是由許多不同的圖騰糅合成的一種綜合體。”“龍圖騰,不拘它局部的像馬也好,像狗也好,或像魚、像鳥、像鹿都好,它的主幹部分和基本形態卻是蛇。這表明在當初那眾圖騰單體林立的時代,內中以蛇圖騰最為強大,眾圖騰的合併與融化,便是這蛇圖騰兼併與同化了許多弱小單體的結果。”;人龍論壇--道學文化論壇 -- 人龍論壇--道學文化論壇
除此之外,還有“龍起源於水牛”、“龍由豬演變而來”、“龍與犬有聯繫”、“龍源於魚”與“龍形由星象而來”等五種看法,加上前述十二種,凡十七種見解。可能還有遺漏。劉志雄、楊靜榮《龍與中國文化》一書,蒐集—了十二種有關龍之原型的言說。何金松《漢字形義考源》一書,倡言“龍源於蟒蛇”說並簡略轉述王從仁《龍崇拜淵源論析》一文關於龍之原型說的十四種觀點。本文總結龍原型十七見時,參閱了前述諸書、文有關內容。
©人龍論壇--道學文化論壇 -- 人龍論壇--道學文化論壇
凡此龍之原型諸說,有些為推測之見,缺乏紮實的考古與文字學依據。如所謂“恐龍”說,《龍鳳文化源流》稱“這可能是古人當時見到並描繪下來的某種恐龍形象”,這顯然有悖於常識。據考古,恐龍生活的極盛年代為中生代,至中生代末期已全部絕滅,當時地球人類遠未誕生,也談不上中華文明的存在,中華“古人”當時如何可能“見到”?這樣,恐龍又怎么可能成為中華先祖創構“龍”這文化意象的動物學原型呢?如果“古人當時見到並描繪下來的”是出土的恐龍化石,那也必須要有考古學依據及其說明。_
©人龍論壇--道學文化論壇 -- 人龍論壇--道學文化論壇
羅願《爾雅·翼·釋龍》所描述的龍之形象,是—個由多種動物拼湊起來的角色。所謂龍者,“角似鹿,頭似駝,眼似龜,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這一關於龍的空間意象,頗接近於我們今天所見到的那個樣子。因此,是否可以這樣說,前述有些關於龍之原型的說法,實際是從這一關於龍的拼湊起來的角色形象中邏輯地反推出來的,是否確是龍之原型,頗值得商榷。
龍的由來:
當原始人類從採集野果和漁獵轉向以種植為生的時候,穀物成了主要食物,而收穫數量就決定了人們的生存質量。還處在幼年時期智慧尚不發達的古代人,面對自然界變化無常頻繁發生的各種災害,既無法理解也無力控制,又不甘心聽任自然擺布,於是就寄希望出現一些可以左右自然力以幫助抵禦災害的神靈,企圖通過祈禱和供奉這些神靈偶象以求得護佑。 在華夏民族的發祥地黃河流域,受溫帶季風氣候影響,洪澇災害對人威脅極大,所以渴求有一種能主宰雨水保佑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神靈便是古代先民的最大願望。處在不同地域和環境中的古代人類,由於受到身邊不同自然物的益處和害處,因此,人們心目中代表自然物精華和靈氣的對象各不相同,某種生活在身邊的動物就是最常用的造神素材,於是我們的祖先便創造出一種以我國特有的鼉屬鱷科爬行動物揚子鱷為原型的寓意性主水神靈形象——龍。 揚子鱷這種曾與恐龍共同生活了一億多年延續至今仍奇蹟般保持了原始形態的“活化石”是如何被塑造成龍呢?夏商朝以前,黃河流域的環境像《水經注》記載的“雜樹交蔭,雲垂煙接”,曾是山清水秀植被豐富的地方,古氣象學表明氣候還相當溫暖潮濕,因此生活著許多揚子鱷。由於揚子鱷猙獰的相貌,能在水中和陸地兩棲生活的奇特習性以及經常半潛水中似隱似現的詭秘行蹤,引發古人對它產生了既恐懼又敬畏的心理,所以在眾人眼中具有威嚴和神秘感的動物——揚子鱷便成了主水神靈形象的必然選擇對象。 龍的幻化形象具有揚子鱷的全部基本特徵:1、披滿鱗甲的身軀;2、長顎大口和位於頭頂的翹鼻;3、鋒芒畢現的錐型尖牙;4大而圓的突起眼睛;5粗壯的長尾;6、強健的四肢和五指利爪;7、有橫條紋的腹部。 為了彌補揚子鱷禿頭尖尾有損神靈形象的缺陷,古人發揮了充分的想像力,給它添加了角、須、尾鰭以及把背部縱向排列的突起角質棘刺也變換成鋸齒狀背鰭,並拉長軀體以渲染氣勢,充實裝飾效果,於是揚子鱷就被塑造成了傳說中描繪的張牙舞爪、能騰雲駕霧的龍形象了。雖然經過藝術誇張後,想像中的龍與現實中的揚子鱷有了許多不同之處,但對比之下,仍可看到揚子鱷——長顎、尖牙、披鱗、利爪等主要特徵。 後來黃河流域由於人為破壞生態,刀耕火種,亂砍濫伐,造成水土流失,環境惡化,氣候變冷,適宜於暖濕環境的揚子鱷難以生存便逐漸絕跡了(現僅存於我國安徽省南部)。因為揚子鱷在現實生活中不復存在,人們記憶中的印象淡化消失,只留下祖先們創造的龍形象一代一代流傳下來,結果龍與揚子鱷成了兩種不同的概念,龍形象的來歷開始變得撲朔迷離。 早期的龍是無角的,1987年河南濮陽發掘出土的一個6000年前古墓葬中就曾發現用蚌殼擺的龍(揚子鱷)圖形。在仰韶文化彩陶上的龍形象也是大頭長尾的爬行動物。有角龍的形象見於商代甲骨文和青銅器上,山西省出土的一個商代青銅器龍紋觥的造型翹鼻、張口、利齒畢現,器身兩側紋飾與揚子鱷的體紋完全相同。四川大足南山的雲龍石刻雕塑則更是一個無角無須、蹩眉瞪目、活靈活現的揚子鱷形象。
漢字是象形文字,甲骨文中的龍字便是大口、曲體的動物形象。龍字的讀音則是雷聲的模擬音。古人視龍為雷雨之神,《山海經》中就有“雷澤有神,龍身而人頭。”的記載,每當風雨欲來時的電閃雷鳴啟發了古人,認定雷電與龍有密切的關係,因此,“隆隆”的雷聲成了龍字的讀音。時至今日,揚子鱷在我國南方民間的俗稱仍是“土龍”、“豬婆龍”。人的認識都是客觀現實的反映,古往今來,許多有關龍的記載、傳說、民俗都與揚子鱷的生活習性相關。 揚子鱷生活在河湖沼澤地帶,《左傳》中“深山大澤,實生龍蛇。”就是指龍(即揚子鱷)與蛇是同樣生活於類似環境之中,習性相近的兩種動物。揚子鱷在水邊打造迷宮似的地下洞穴,洞深距地面2—3米,平時也多棲息水中,故人們想像出“龍王居住在水底龍宮”的神奇景象。而在看到每當發洪水時揚子鱷因洞穴被沖毀四處逃避,便認為“龍王在興風作浪”,豈不知揚子鱷也是洪水的受害者。揚子鱷以魚、蛙、蚌等為食,蚌殼內多有珍珠,鱷生性兇殘,長期飢餓時還會自相殘殺。當有人看到揚子鱷爭食蚌類時,嘴裡吐出珍珠,便有了“二龍戲珠”之說。 揚子鱷是六月交配,七月產蛋,雄鱷是通過叫聲尋找雌鱷的(鱷是唯一會叫的爬行動物),而每年六月正是黃河流域多雨夏季的開始,於是人們把揚子鱷響亮的叫聲與風雨的來臨聯繫在一起,認為“龍可以呼風喚雨”。 《說文解字》中描述“龍……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世界上僅有揚子鱷與密西西比鱷兩種生活在溫帶需要冬眠的鱷。因氣候原因每到初冬時它們便進入冬眠期,當春天(農曆二月)大地解凍時,蟄伏了一冬天的它們開始外出活動,同時也到了黃河流域開始下雨的季節,先民們把二者也聯繫在一起,於是就有了祭祀“二月二,龍抬頭”的風俗。諸如此類很多,就不一一列舉了。 龍是祭神文化的特定產物,古籍中說:“水以龍。”可見龍是作為主水神靈被創造出來的(傳說中的龍王),關於龍與古代氏族社會的圖騰崇拜有關的說法,沒有充分的依據。有文字記載以來,遠古華夏民族的各氏族都是以漢字姓氏作標誌的,沒有用動物圖形作標誌的記載。遠古人類的抽象思維能力很低,還不能用邏輯的方法思考問題,只能用類比、表象的方法認識事物,要創造一種綜合各種動物特徵的虛擬動物形象,是古代先民難以做到的,因此,龍不是虛擬的動物。《爾雅·翼》中談到龍有“九似”(角似鹿、頸似蛇、爪似鷹……)是指龍的局部形態與一些動物相似而已,並沒有具體指龍是綜合九種動物特點創造的。即使是古代外國民族的崇拜標誌也都是實有動物(鷹、虎等)或人獸結合(獅身人面)的形象。 至於龍與其它實有動物一起出現在十二生肖中也很自然,因為在夏商以前,古人所指的龍就是現實中的揚子鱷,而鱷是全球範圍人們普遍關注崇拜的動物之一,在埃及以及希臘的十二生肖中也都有鱷 .
龍,是中華民族自上古以來所一直崇拜的神異動物。在中國傳統的習俗中,龍是吉祥的象徵。在遼闊的神州大地上,以龍為名的山川城池不計其數:龍崗、龍城、龍泉……;因龍而號的亭台樓閣舉不勝舉:龍祠、龍壁、龍門、龍塔……;與龍有關的民俗也是比比皆是:龍舟、龍燈、龍笛……。以至於人們將中華文化稱為”龍的文化”,將中華兒女稱為”龍的傳人”。龍是神靈牙。權威的象徵,但龍的真相,卻是中國歷史上遺留下來的最大的疑謎之一。
龍的崇拜由來已久。它最早起源於原始社會氏族的圖騰崇拜。“圖騰”,是印地安語toten的音譯,意為“他的親族”。原始人認為每個氏族都與某種動物、植物有著親族關係,此物即被該氏族視作保護者或象徵,這就是圖騰。該氏族往往便會以此圖騰命名。圖騰崇拜曾經廣泛存在於世界各地,中國原始時代也有過圖騰崇拜。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遺址中,出土有陶壺龍紋;江蘇吳縣良渚文化出土的器物上,刻有一種似蛇非蛇的勾連花紋,即是古越人的龍圖騰崇拜的象徵;而遠隔千里之外的內蒙古,與良渚文化一樣同屬新石器時代的紅山文化遺址中,也出土了墨綠色的工藝品玉龍。這說明,至少在五千年前,龍已成為中華民族先民心中神聖的圖騰。換言之,中華、民族的龍崇拜至少已有五千年的文化淵源。
那么,龍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動物呢?它是確有其物,還是人們想像出來的?
《管子·水地篇》云:“龍,生於水。被五色而游,故神。欲小則化如蠶躅,欲大則藏於天下。欲上,則凌於雲氣,欲下則人於深淵。”許慎《說文解字》稱“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天而潛淵”。羅願《爾雅翼》中也稱:“龍者,鱗蟲之長。”“其形有九似。頭似駝,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鯉,爪似鷹,掌似虎是也。其背有八十一鱗,具九九陽數。其聲如嘎銅,盤口,旁有須髯。頷下有明珠。”
由此可見,到了漢代,“龍”已經開始脫離現實生活及自然界中的具體動物形象,而成為一個集諸種動物靈性與特長於一身的特殊動物。它“呵氣成雲,既能變水,又能變火”,且“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似乎已無所不能。這時的“龍”,與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各種龍的藝術形象大致相符。正因為此,大多數學者認為,龍是我國古代先民的圖騰,是一種虛無的想像的動物。
那么,龍最早期的原形是什麼呢?許多學者認為,中國古代的龍的現象源於魚或者蛇。據考古發現,最原始的龍的形象當推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遺址出土的陶壺龍紋,它的造型與後世的龍有很大的差別,是蛇身魚形,它們是仰韶文化氏族居民的圖騰形象。在山西襄汾夏墟遺址也曾發現與半坡相似的龍紋。據此,有學者指出,後世所見的龍的形象與造型,是由半坡長魚紋演變而來的。從半坡到夏墟的原始龍紋看,龍起初是一種生活於水中的蛇狀長魚,夏人和仰韶文化古人之所以把它作為圖騰族徽,反映了他們常常面臨洪水災害,企望人類能像龍魚那樣在水中生活,於是把龍魚當作民族保護神來崇拜。
何新在其《諸神的起源》一書中,曾懷疑過龍真實存在的可能性,並假定龍的真相和實體實際上是雲。但他在其後出版的《龍:神話與真相》一書中卻認為,“龍”在古代確實是存在的,它就是現代生物分類學中稱作Crocodilus Porosus的一種巨型鱷——蛟鱷,或者說,它是古人眼中鱷類、蠑螈類以及蜥蜴類動物的共名。他指出,從動物學的角度言之,鱷類的壽命極長,可達百年甚至數百年以上。而且,有些鱷類動物確也有一種奇異的功能,即可以敏銳地感受氣壓變化從而預知晴雨。每當下雨前,鱷類常作怒吼,“其聲如雷,聞之可占雨”。這是鱷類動物成為古人心目中的雷神、雨神和鼓神的重要原因。在遠古人類所面對的各種猛獸中,巨型蛟鱷無疑是最神秘和最具有威脅性的,遠古人類既恐懼之,又崇拜之,故而常把鱷看作地神、水神和戰神。還需注意的是,不僅在中國,在古代巴比倫、印度和瑪雅文化中,均發現了蛟鱷(鱷龍)崇拜的遺蹟。
龍的崇拜意識的影響波及中國古代社會的各個方面。中國自古就有“一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之說。神龍的九個兒子,性格和愛好各不相同。我們今天常常會在一些具有中國古代風格的建築物上,看到各種不同姿態的龍的形象:
螭吻(chī wěn):喜歡遠望,通常被裝飾在建築物的屋脊上,傳說它能噴浪降雨,所以用它來防止火災。
蒲牢(pǔ láo): 愛吼叫,也愛好音樂,所以常被用來裝飾大鐘,做頂上的鐘鈕。古代樂器編鐘頂上就用它
來裝飾。
贔屓(Bì xì): 樣子像龜,善於背重物,喜歡文字,愛揚名,因此讓它馱碑。在一些古代的石碑下,被壓
著的像龜一樣的動物就是它。狴犴(Bì àn):像老虎,有威力,所以把它產在監獄門上,
用來威嚇罪犯。
饕餮(tāo tìe):平生貪吃,所以人們把它的造型裝飾在與食物有關的器物上。
金猊(ní): 樣子像獅子,喜歡煙火,所以被裝飾在香爐上。
椒圖: 樣子像螺蚌,傳說它不喜歡別人隨便打擾,平時善於封閉和保護自身,人們便把它裝飾在
大門上,用來守門,借它告訴外人不要亂闖。有時它還被裝飾在門前的石墩上。
睚眥(ya zi):傳說中性情兇殘,愛爭鬥廝殺,所以被裝飾在刀、劍上。
(蟲八蟲夏)(bá xià):平生最喜歡水,所以大都被裝飾在橋頭柱、橋洞、橋欄等處。
《文物》2001年3期發表題為《蜷體玉龍》的文章。中國龍的原型為何?以往有各種假說,如蟒蛇、鱷魚、大蜥蜴、魚、鯢、馬、牛、豬、鹿、羊、狗、虎、河馬、恐龍、鷹、松樹、雲、閃電、雷聲、龍捲風、虹、極光、黃河、星象等等,似乎愈討論分歧愈大。文章指出:其實最直截了當的鑑別方法就是以我國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中象形的"龍"字為據。這個字的特點是:前有大頭,後部為幾乎蜷曲成環形的短軀。可以說,凡與之相同或相近的形象即為龍。
商甲骨文的“龍”字
蜷體玉龍
龍的形態演變
在商代以前,原始社會中與甲骨文"龍"字相近的藝術形象首舉紅山文化中的蜷體玉龍。其顯著特點正和甲骨文"龍"字一樣,軀體蜷曲,有的首位連線如環形;有的當中留出縫隙如玦形;也有缺而不斷的;還有蜷曲程度較緩和,整體如C形的。但其前端都有一個被強化和神話了的大頭。除紅山文化分布區外,此類蜷體玉龍遠在瀕臨長江的安徽含山凌家灘、湖北天門肖家屋脊也出土過。再往後,河南安陽商代婦好墓、山東滕州前掌大119號西周墓均出土形象近似的蜷體玉龍。蜷體玉龍的形象傳播面如此廣袤,歷時如此久遠,造型如此固定,不能沒有與之相聯繫的神話寓意和自然界中實有的生物作為其構想和造型的基礎。
求之古文獻,《史記·封禪書》曰:"皇帝得土德,黃龍、地螾見。" 黃龍、地螾均指軀體盤旋宛曲之蟲,它主要指金龜子一類昆蟲的幼蟲。遠古人類之所以重視這種昆蟲,可能是著眼於其從幼蟲到成蟲的變化過程。古人一向認為龍"能為大,能為小;能為幽,能為明;能為短,能為長。"所以即使小如金龜子的幼蟲,也不失龍的本色。
遠古之人貼近自然,小小的金龜子的幼蟲在他們心中喚起的聯想,遠非現代人所能體會,加之若干神話成分,更使它不同尋常。只不過大部分細節湮滅在歷史的長河中,今天已無法將這個神話勾畫完整。然而通過紅山文化的蜷體玉龍,卻使人認識到地螾反映出的是龍之"能短"、"能小"的一面,故可作為土德之瑞的代表。同時也證實了只有蜷體狀才是正統的原始龍紋。
中國龍具有虎鼻.獅鬢.馬臉.豹眼.牛耳.鹿角.鷹爪.蛇身.魚鱗等外部特徵,傳說其能幽能明,能巨能細,能短能長,能升天能潛淵,長吻含珠,能行雲布雨的神異動物。
據現代詩人. 學者聞一多先生所著的《龍鳳考》著作中指出中國人被稱為“龍的傳人”來源於黃帝時代的圖騰和傳說。相傳黃帝在統一中原之前,以熊為圖騰。戰敗蚩尤,統一中原後,為了使各民族和部落能緊密團結,它的圖騰兼取並融合其他民族的圖騰合併成中華民族共同崇拜的圖騰形象——龍,一種虛擬的綜合性神靈。這一奇特的形象蓄涵著中華各民族相互融合團結的歷史,成為中華民族的始祖圖騰,象徵著團結.吉祥.歡樂.力量與騰飛,是華夏各民族緊密團結的歷史見證。
龍的原型究竟是什麼動物一直眾說紛紜,要揭開這個謎團,須從華夏民族的悠久歷史中去追溯龍與揚子鱷的淵源關係。
當原始人類從採集野果和漁獵轉向以種植為生的時候,穀物成了主要食物,而收穫數量就決定了人們的生存質量。還處在幼年時期智慧尚不發達的古代人,面對自然界變化無常頻繁發生的各種災害,既無法理解也無力控制,又不甘心聽任自然擺布,於是就寄希望出現一些可以左右自然力以幫助抵禦災害的神靈,企圖通過祈禱和供奉這些神靈偶象以求得護佑。
在華夏民族的發祥地黃河流域,受溫帶季風氣候影響,洪澇災害對人威脅極大,所以渴求有一種能主宰雨水保佑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神靈便是古代先民的最大願望。處在不同地域和環境中的古代人類,由於受到身邊不同自然物的益處和害處,因此,人們心目中代表自然物精華和靈氣的對象各不相同,某種生活在身邊的動物就是最常用的造神素材,於是我們的祖先便創造出一種以我國特有的鼉屬鱷科爬行動物揚子鱷為原型的寓意性主水神靈形象——龍。
揚子鱷這種曾與恐龍共同生活了一億多年延續至今仍奇蹟般保持了原始形態的“活化石”是如何被塑造成龍呢?夏商朝以前,黃河流域的環境像《水經注》記載的“雜樹交蔭,雲垂煙接”,曾是山清水秀植被豐富的地方,古氣象學表明氣候還相當溫暖潮濕,因此生活著大量的揚子鱷。由於揚子鱷猙獰的相貌,能在水中和陸地兩棲生活的奇特習性以及經常半潛水中似隱似現的詭秘行蹤,引發古人對它產生了既恐懼又敬畏的心理,所以在眾人眼中具有威嚴和神秘感的動物——揚子鱷便成了主水神靈形象的必然選擇對象。
儘管龍的形象在古人以言傳口授的形式相傳中融合、兼併其他動物的內容,人為扭曲變形,導致走失了原來的模樣,但仍然具有揚子鱷的全部基本形態特徵:1、披滿鱗甲的身軀;2、長顎大口和位於頭頂的翹鼻;3、鋒芒畢現的錐型尖牙;4大而圓的突起眼睛;5粗壯的長尾;6、強健的四肢和五指利爪;7、有橫條紋的腹部。
為了彌補揚子鱷禿頭尖尾有損神靈形象的缺陷,古人發揮了充分的想像力,給它添加了角、須、尾鰭以及把背部縱向排列的突起角質棘刺也變換成鋸齒狀背鰭,並拉長軀體以渲染氣勢,充實裝飾效果,於是揚子鱷就被塑造成了傳說中描繪的張牙舞爪、能騰雲駕霧的龍形象了。雖然經過藝術誇張後,幻化的龍與現實中的揚子鱷有了許多不同之處,但對比之下,仍可看到揚子鱷— —長顎、尖牙、披鱗、利爪等主要特徵。
後來黃河流域由於人為破壞生態,刀耕火種,亂砍濫伐,造成水土流失,環境惡化,氣候變冷,適宜於暖濕環境的揚子鱷難以生存便逐漸絕跡了(現僅存於我國安徽省南部)。因為揚子鱷在現實生活中不復存在,人們記憶中的印象淡化消失,只留下祖先們創造的龍形象一代一代流傳下來,結果龍與揚子鱷成了兩種不同的概念,龍的來歷開始變得撲朔迷離。
早期的龍是無角的,1987年河南濮陽發掘出土的一個距今6000年前古墓葬中就曾發現用蚌殼擺的揚子鱷(龍)圖形。在仰韶文化彩陶上描繪的龍也是大頭長尾的爬行動物。四川大足南山的雲龍石刻雕塑則更是一個無角無須、蹩眉瞪目、活靈活現的揚子鱷形象。有角的龍最早見於商代甲骨文和青銅器上,山西省出土的一個商代青銅器龍紋觥的造型即出現雙角,器身紋飾則與揚子鱷的體紋完全相同。
漢字是象形文字,甲骨文中的龍字便是大口、曲體的動物形象。龍字的讀音則是鱷的叫聲的模擬音,鱷發出的吼叫是低沉的“隆隆”聲,因此,“隆”(龍)聲就成了古代時對鱷的稱謂,時至今日,揚子鱷在我國南方民間的俗稱仍是“土龍”、“豬婆龍”。
神靈的出現並非是盲目的有意編造,它是人類認識和經歷的真實記錄,古往今來,許多有關龍的記載、傳說、民俗都與揚子鱷的生活習性相關。
揚子鱷生活在河湖沼澤地帶,《左傳》中“深山大澤,實生龍蛇。”就是指龍(即揚子鱷)與蛇是同樣生活於類似環境之中,習性相近的兩種動物。
揚子鱷在水邊打造迷宮似的地下洞穴,洞深距地面2—3米,平時也多棲息水中,故人們想像出“龍王居住在水底龍宮”的神奇景象。而在看到每當發洪水時揚子鱷因洞穴被沖毀四處逃避,便認為“龍王在興風作浪”,豈不知揚子鱷也是洪水的受害者。
揚子鱷以魚、蛙、蚌等為食,蚌殼內多有珍珠,鱷生性兇殘,長期飢餓時還會自相殘殺。當有人看到揚子鱷爭食蚌類時,嘴裡吐出珍珠,便有了“二龍戲珠”之說。
揚子鱷是六月交配,七月產蛋,雄鱷是通過叫聲尋找雌鱷的(鱷是唯一會叫的爬行動物),而每年六月正是黃河流域多雨夏季的開始,於是人們把揚子鱷響亮的叫聲與風雨的來臨聯繫在一起,每當風雨欲來時的電閃雷鳴也啟發了古人,以為風雨雷電與龍有密切的關係,於是古人視龍為雷雨之神,《山海經》中就有“雷澤有神,龍身而人頭。”的記載,認定“龍可以呼風喚雨”。
《說文解字》中描述“龍……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世界上僅有揚子鱷與密西西比鱷兩種生活在溫帶需要冬眠的鱷。因氣候原因每到初冬時它們便進入冬眠期,當春天(農曆二月)大地解凍時,蟄伏了一冬天的它們開始外出活動,同時也到了黃河流域開始下雨的季節,先民們把二者也聯繫在一起,於是就有了祭祀“二月二,龍抬頭”的風俗。
諸如此類很多,就不一一列舉了。至於龍與其它實有動物一起出現在十二生肖中也很自然,因為在夏商以前,古人所指的龍就是現實中的揚子鱷,而鱷是全球範圍人們普遍關注崇拜的動物之一,在埃及以及希臘的十二生肖中也都有鱷。
龍是祭神文化的特定產物,古籍中說:“水以龍。”可見龍是作為主水神靈被創造出來的(傳說中的龍王),關於龍與古代氏族社會的圖騰崇拜有關的說法,沒有充分的依據。有文字記載以來,遠古華夏民族的各氏族都是以漢字姓氏作標誌的,沒有用動物圖形作標誌的記載。遠古人類的抽象思維能力很低,還不能用邏輯的方法思考問題,只能用類比、表象的方法認識事物,要創造一種綜合各種動物特徵的虛擬動物形象,是古代先民難以做到的,人的想像力總會受某種制約,無論多么奇怪的神靈,只能以真實性為背景創造出來,多么離奇的神話,最終都能在現實中找到構成它的原始素材,因此,龍不是虛擬的動物。《爾雅·翼》中談到龍有“九似”(角似鹿、頸似蛇、爪似鷹……)是指龍的局部形態與一些動物相似而已,並沒有具體指龍是綜合九種動物特點創造的。即使是古代外國民族的崇拜標誌也都是實有動物(鷹、虎等)或人獸結合(獅身人面)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