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img/3/0cd/nBnauM3XwgzM2EDNyQDN5QDN2MTM4gzNzIDMwADMwAjMxAzL0QzL4Q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製作龍池硯的龍池石產自將樂,其質地紋理縝密,松結適度,堅中帶柔,成硯後光澤瑩亮,溫滑細膩,以物擊之,鏗鏹悅耳。用其硯發墨,墨色瑩亮,久不退色,被歷代文人雅士視為硯中“珍品”,不僅國內走俏,還倍受海外客商青睞,暢銷東南亞。龍池硯第三代傳人張旺金師傅是將樂縣唯一的制硯能手,他雕刻的龍池硯十分暢銷,在參加中國國際民間藝術博覽會第二屆天津民間藝術博覽會展中獲金獎。
![](/img/d/3ac/nBnauM3X0YzMzYDNyQDN5QDN2MTM4gzNzIDMwADMwAjMxAzL0QzLzM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歷史傳承
![](/img/0/ba2/nBnauM3XxUzNyATNyQDN5QDN2MTM4gzNzIDMwADMwAjMxAzL0QzL1M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工藝製作
工藝
龍池硯製作採用傳統的手工工藝,要經過多道工序,光製作用的各類大小工具就達23種,花工費時。雕刻的工具因地、因人,因藝而異,龍池古硯使用的工具有鋸、錘鑿、刻刀。刻刀又分幾種規格:1分鑿、2分鑿、3分鑿、4分鑿、6分鑿,鑿刀又分平口、圓口、凹口;還有必備的鋼尺、角尺、油石、磨床、砂輪、鑽、斧。鑽有各類口徑,適合小圓點製作和深雕、浮雕的用途。
隨著時代的發展,工具也不斷地更新換代。現在電動工具已成為不可缺的手頭工具,替代了不少原來的苦力,如鋸材機、電動切割機、鑽機、磨光機、角磨機、直磨機、掛式雕刻機,這些小型電動工具減少了雕刻難度,加快了進度,提高了質量。
工序
![](/img/0/54e/nBnauM3X0UDO0ITNyQDN5QDN2MTM4gzNzIDMwADMwAjMxAzL0QzL1U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龍池硯工藝最主要的特點是以雕飾龍的圖案為主,其它為輔的一種工藝。龍是中國古人對多種動物和自然天象經過多元綜合而產生的,具有喜水、好飛、通天、善變、靈異、征瑞、示威等神性的一種神物。經過七八千年的演進、整合和升華,龍事實上已成為中華民族的圖徽標誌和文化象徵。
相關傳說
![](/img/9/677/nBnauM3X4ATO1QDN5UjNzUzM2MTM1EjNxMDMwADMwAjMxAzL1YzLwc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解放初期,硯台生產由個體工匠經營。1955年前,縣城有"施仁記"硯台作坊和一批工匠,縣城先後成立石硯生產合作小組、傘硯生產合作社、綜合生產合作社等企業,產品有普通硯、工藝硯、碑刻、硯坯等。文革初,硯台被迫停產,有的製作樣譜被抄家焚毀,僅存雙龍、松鶴、竹、荷、牛等幾種。此後,有的制硯工人轉行,有的告老退休。1987年,縣內僅有3人從事"龍池硯"製作。1990年,老工匠年邁,龍池硯生產製作基本處於停止狀態。2002年車明遲師傅逝世後,龍池硯的傳人僅有他的兒子張旺金一人。
榮譽價值
文人墨客 視之瑰寶
被譽為文房瑰寶的龍池硯一向受到書畫家和文人學士的鐘愛,是古人傳給後人的一筆優秀文化遺產。精工雕刻的龍池硯光澤瑩亮,細潤光滑,輕輕敲擊會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音。用龍池硯磨出的墨,宜書宜畫,成色明晰,書寫流暢,不傷筆毫。經過精心打造的龍池硯,構圖精巧,栩栩如生。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龍池硯中的精品---圓形雙龍戲珠,長方形梅雀,馬花式工藝硯和長方形學生硯,均參加過建國十周年全國工藝美術展,贏得眾多人士的青睞。
榮譽
2001年,"龍池"牌龍池古硯在三明市名特優商品交易會上榮獲"金獎";2002年,在福建省首屆民間藝術品博覽會上"群龍托乾坤"("龍池"牌龍池硯)榮獲"金獎"。
2004年在第三屆中國國際民博會暨第二屆中華(天津)民間藝術精品博覽會會上,龍池硯"飛龍奪魁"榮獲金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