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山晚期至二里頭早期環壕聚落遺址

龍山晚期至二里頭早期環壕聚落遺址

位於洛陽市洛南新區王圪壋村南,於2005年初發現,已經命名為王圪壋遺址。遺址南北長約400米,東西寬約300米,總面積約12萬平方米。年代跨度約相當於龍山晚期到二里頭早期階段。

簡介

龍山晚期至二里頭早期環壕聚落遺址龍山晚期至二里頭早期環壕聚落遺址
2005年初,在洛陽市洛南新區道路工程建設中,市文物部門在開發區開展了大規模的文物普探和搶救性發掘工作,普探時在洛龍區王圪壋村南發現一處古文化遺址。該遺址此前未見任何記載,根據古文化遺址命名原則,命名為王圪壋遺址。遺址南北長約400米,東西寬約300米,總面積約12萬平方米。年代跨度約相當於龍山晚期到二里頭早期階段。2005年試掘面積150平方米。
2006年3—7月,中石油一建公司在該遺址主體區征地100餘畝興建大學生公寓。為保護古文化遺產,同時又有利於洛陽市經濟建設,洛陽市第二文物工作隊對該遺址進行了搶救性發掘。為能在較小的面積內最大限度地了解遺址的文化全貌,根據發掘區地勢開闊、遺蹟現象分布密集的特點,考古隊採用長探溝與大面積連續布方相結合。此次發掘共揭露面積5000餘平方米,發現大量新石器時代晚期遺蹟和遺物,有灰坑、窖穴、墓葬、灰溝以及製作精美的陶器、石器、骨器、蚌器等600餘件和大量動、植物遺骸。
通過試掘與發掘基本證實,遺蹟現象在靠近古河道和環壕附近分布十分密集,而在古河道和環壕外均未發現早期文化遺蹟,從而判定該遺址是以自然河道和人工環壕相結合的環壕聚落遺址。根據發掘,遺址原始地貌西部略高於東南,西北和東南地勢略低。遺址地層堆積分5層,5層僅在局部地區存在。3層以上為唐宋以後晚期堆積,4—5層均為早期文化堆積,包含物基本相同,灰坑、窖穴、墓葬均開口4層之下,包含物亦同4—5層遺物相同或相近,年代也應大體相當,即龍山晚期到二里頭早期階段。

文物

地層及遺蹟中出土文化遺物以陶器為主,打制和磨製石器較多,也有骨器、蚌器等。陶器質地以夾砂灰陶為主,約占出土陶片總數的60%,其次為泥質灰陶,約占總數的40%,另有極少量紅褐陶和灰白陶片,還有部分陶片外部有白灰皮。紋飾以方格紋和籃紋為主,約占陶片紋飾的95%以上,其他還有指甲紋、繩紋、葉脈紋、刻劃紋、篦點紋、菱形紋、弦紋、戳印紋、乳釘紋等。陶器器型以帶耳陶罐、盤口壺、碗、盆、豆、陶紡輪、單耳杯、罐形鼎、折腹盆、雙耳罐、雙耳杯和平底罐為主,其餘有三足器、圈足盤、尊、瓮、舟形器、陶樂器、雙耳直腹罐、澄濾器等。石器有打制和磨製,打制多為石片,少量有二次加工痕跡,主要有石斧、砍砸器、刮削器等;磨製石器主要有石斧、石錛、石鏟、鑽孔石刀、石鏃、石臼、礪石、石璧形器、石鐮等。骨器有骨笄、骨針、骨鏃、骨鑿和經過磨製的鹿角等。蚌器有蚌鏃、蚌鐮、蚌飾等。
發掘共清理灰坑223個,其中新石器晚期灰坑197個。從口部形狀可分為圓形和不規則形,圓形灰坑均為口小底大,呈袋狀,不規則形灰坑底部均呈凹底狀。灰坑填土深褐並夾雜大量草木灰,包含較多田螺殼、獸骨、殘碎人骨、陶片、石塊以及大量的紅燒土塊等。此外灰坑中還有葬人現象,多為仰身直肢,也有俯身葬,骨架保存較完整。
墓葬32座,其中新石器時代晚期墓葬13座,均開口4層下,與袋狀灰坑存在較多打破關係,均為長方形豎穴土坑,未見葬具和陪葬器物。
灰溝23條,其中新石器時代晚期灰溝1條,略呈東北西南向縱貫遺址東部邊緣(灰溝外未發現新石器時代遺蹟),口寬6.5—7米,底寬4.5—5米,深2.2米,據鑽探長300餘米(南北出探區)。填土上部為灰土,土質疏鬆,下部為淤土,土較緻密,均包含大連方格紋和籃紋陶片,並出土較多陶器、石器、骨器、蚌器以及大量動物骨骸等。
王圪壋遺址保存較好,文化內涵豐富。通過試掘和發掘,並經初步對比研究分析,它不僅有濃厚的本土文化因素,並且還包含了一定的外來文化因素,它上承王灣三期文化下啟二里頭文明。從考古學角度觀察,它恰好填補了豫西地區史前文化由龍山中晚期到二里頭早期之間的空白,為河洛文明探源工程提供了又一處可資借鑑的古文化遺址。試掘和發掘雖然均未發現房屋遺蹟,但在一些灰坑填土中發現的草拌泥塊顯示可能有房屋遺蹟的存在。
探索夏文化是研究中國古代文明起源的核心。夏王朝統治區域內的龍山文化晚期和二里頭時期的考古學文化是探索夏文化的重要對象。根據對遺址內出土遺蹟、遺物的初步分析,該遺址是伊洛河流域保存的一處十分完整的龍山晚期大型聚落遺址,因此該遺址的發現與科學發掘將為中華河洛文明探源工程提供重要材料,同時也豐富了洛陽地區的文化底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