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帖簡介
【名稱】龍保帖
【作者】王羲之
【書體】草書
【時代】東晉
【材質】紙本墨拓
【規格】3行,20字
《龍保帖》在褚遂良《右軍書記》有記錄,惟“耳”作“早”字。收刻於《淳化閣帖》、《大觀帖》、《十七帖》等歷代刻帖。
法帖內容
釋文
龍保等平安也,謝之。甚遲見卿舅,可耳,至為簡隔也。
大意
龍保等幾個晚輩都平安,謝謝。很想見您舅舅,他可好。真是疏隔得太久了。
註解
《龍保帖》中的“龍保”為王羲之的幼輩。“甚遲見卿舅可耳”的“遲”,《廣韻》解為“待也”。為期待、盼望之意。與王羲之《瞻近帖》里的“喜遲不可言”同意。“至為簡隔”意味疏遠間隔太久。
書法賞析
章法
《龍保帖》的“龍保”二字與《諸從帖》和《嚴君平帖》等帖相似,首字筆勢和字形均向右上傾側,而第二字則向右下,一上一下,偃仰欹正,變化豐富。傳王羲之《書論》中說:“夫書,不貴平正安穩。先須用筆,有偃有仰,有欹有斜,或小或大,或長或短。”其理論於《龍保帖》可窺一斑。第一行首字與末字小,中間變大;而第二行恰好與之相反,上下兩端大,中間小。避讓開合,錯落有致,形成了奇特的章法。
筆勢
作品整體以圓勢為主,遒勁圓活。清人朱履貞說:“書貴圓活,圓活者,書之態度流麗也。”但間以方筆處理,例如“之”字,頓顯骨健氣清。
帖文考證
考證一
清包世臣《〈十七帖疏證〉》:“龍保等平安也,謝之甚遲,見卿舅可耳,至為簡隔也。”
考證二
《全晉文》卷二十二:“龍保等平安也。謝之。甚遲見卿舅,可早至,為簡隔也。”
考證三
《右軍書記》著錄的帖文曰:“龍保等平安也,謝之。甚遲見卿舅,可早至,為簡隔也。”而《淳化閣帖》卷七所刻《龍保帖》帖文為:“龍保等平安也,謝之,甚遲見之。”二者比較,當以《右軍書記》著錄為準。但是,《淳化閣帖》收刻的《龍保帖》字數與敦煌本《龍保帖》同,略有不同的是,敦煌本第二行第一字“甚”字,在《淳化閣帖》中為第一行最末一字。估計宋人摹勒《閣帖》中的《龍保帖》時,其所據母本是已闕失“卿舅可早至,為簡隔也”十字者。屬於敦煌本《龍保帖》一類的臨本或摹本。
唐代臨本
敦煌石室臨本《龍保帖》,紙本。縱25厘米。2行。草書。英國大英圖書館藏。此帖與《瞻近帖》共一紙,橫37厘米。在己流傳到英國大英圖書館的一些敦煌卷子中,有一帖粉紅色紙上寫的草書手跡,為唐人臨寫的王羲之《瞻近帖》和《龍保帖》二帖。這件唐代墨本的發現,為研究王羲之書法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臨本筆法鋒芒畢現,行筆自如流暢,行款、結字與宋拓刻奉稍有不同。雖紙張已殘損,但仍保留了原作的風神。
相關閱讀
《十七帖》中的多封信札,是王羲之寫給他的老朋友益州刺史周撫的。因為第一封信開頭是“十七”二字,於是統稱為《十七帖》。《十七帖》叢帖共二十九帖,目錄如下:
01、郗司馬帖;02、逸民帖;03、龍保帖;04、絲布衣帖;05、積雪凝寒帖;06、服食帖;07、知足下帖;08、瞻近帖;09、天鼠膏帖;10、朱處仁帖;11、七十帖;12、邛竹杖帖;13、蜀都帖(游目帖);14、鹽井帖;15、遠宦帖(省別帖);16、都邑帖(旦夕帖);17、嚴君平帖;18、胡母帖;19、兒女帖;20、譙周帖;21、漢時講堂帖;22、諸從帖;23、成都城池帖;24、旃罽胡桃帖;25、藥草帖;26、來禽帖;27、胡桃帖;28、清晏帖;29、虞安吉帖。
《十七帖》目錄主要依據收藏於香港中文大學的孔氏岳雪樓本《十七帖》,孔氏岳雪樓本為“僧權”全本,摹刻於南朝梁內府所藏原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