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井朝鮮民俗博物館

龍井朝鮮民俗博物館

龍井朝鮮民俗博物館是中國地方性民族民俗博物館。位於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龍井市東郊。1982年4月建立。館舍由陳列廳、傳統式住宅和新式住宅組成。陳列廳陳列著朝鮮族民俗文物。其中有生產工具、餐具、家具、服裝、鞋帽、裝飾品、書籍、書法、民間樂器和娛樂用具。家庭生活陳列由傳統式住宅和新式住宅兩部分組成。陳列反映朝鮮族家庭生活和住房結構的演變過程。傳統式住宅,復原了本世紀初延邊朝鮮族家庭生活的場面,陳列著100多年來延邊朝鮮族家庭生活的民俗文物。新式住房與傳統式住宅相比除餐室和取暖炕基本相似外,其餘都在不斷變化。

基本信息

簡介

龍井朝鮮民俗博物館龍井朝鮮民俗博物館
該館收藏民俗文物2000多件,其中有1860年左右製作現仍能使用的手工織布機和配套工具,還有1880年製作的單人進餐用的八角形小飯桌。

龍井朝鮮族民俗博物館位於吉林省龍井市安民街東山。隸屬龍井市文化局 。
本館前身為延吉縣文物管理所。1982年4月13日經吉林省文物局批准籌建龍井朝鮮族民俗博物館,兼管全縣文物管理所工作。同年12月27日,新館舍落成正式開館。1984年又繼續擴建,9月擴建工程竣工。館舍占地面積32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82平方米,其中陳列室面積120平方米、朝鮮族傳統民房87平方米、庫房70平方米、辦公室105平方米。本館舉辦了“朝鮮族民俗文物陳列”和“朝鮮族家庭生活習俗陳列”兩個基本陳列。

博物館工作人員皆以朝鮮族傳統禮俗,熱情地接待國內外的觀眾。藏品現有333種3532件。主要是19-20世紀中葉朝鮮族的生產工具、生活用具、服裝、裝飾品、家譜族譜、文房用品、古籍書畫等,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點。本館自開放至今觀眾累計達15萬人次。年平均為1.5萬人次。本館的研究人員已發表7篇論文,現正在編纂《朝鮮族民俗辭典》

正式開放

龍井朝鮮民俗博物館龍井朝鮮民俗博物館
伴隨著2007延邊中國朝鮮族民俗文化旅遊博覽會大幕的拉開,延邊博物館的“朝鮮族民俗文物展覽”也正式對遊人開放。
記者2日在延邊博物館看到,這次民俗文物展和以往相比種類繁多,頗具規模。而前來參觀的人群當中又以家庭居多。許多外地遊客還紛紛跑到展品旁爭相拍照留念。延吉市的羅先生參觀展覽後告訴記者:“平時大家都忙著上班沒有時
龍井朝鮮民俗博物館龍井朝鮮民俗博物館
間,這回趕上“五一”休息,就過來參觀參觀,挺好的。”
在朝鮮族抗日鬥爭史展廳,65歲的江大娘望著展出的戰時遺留武器,思緒萬千。回憶著戰爭給人們帶來的苦難,她連聲說,還是現在的社會好,早在戰爭時期多苦啊,現在你看看,多好啊。
據延邊博物館負責人孫留寶介紹,為了更好地方便中外遊客了解朝鮮族民俗文化,民博會期間延邊博物館特別準備了朝鮮族民俗文物展覽,供遊人參觀,從今天開始一直到民博會結束,我們每天都有朝鮮族民俗文物展覽,主要內容包括朝鮮族抗日鬥爭史展覽、服裝展覽、書畫奇石雕塑工藝品展覽。

民俗風情

龍井朝鮮民俗博物館龍井朝鮮民俗博物館
延邊是我國唯一的朝鮮族自治州。朝鮮族能歌善舞,愛清潔,講禮儀,尊老愛幼,重視教育,是中國 56個民族大家庭中優秀一員。經過歷史的變遷和民族文化的積澱,朝鮮族淳樸的民風習俗令人耳目一新,被稱為人類文化的“活化石”。

禮儀民族

朝鮮族素有“禮儀民族”之美稱;尊老愛幼,是朝鮮族傳統美德。在老人60歲時,子女和親屬都要舉行隆重的花甲儀式,向老人敬酒,行跪拜禮,載歌載舞,共同祝願老人健康長壽。為繼承這一美風良習,州政府決定每年的8月15日為“老人節”。

打糕

特色風味---打糕 是朝鮮族著名的傳統風味食品,重大喜慶的日子必不可少。因為它是將糯米放到槽子裡用木棰砸打製成,故名“打糕”。打糕不僅用來自己食用或招待客人,更是親朋好友間相互饋贈的禮品。同時,打糕還有保鍵的作用,朝鮮族的一句俗語“夏天吃打糕,像吃人參”。

民俗節慶活動:朝鮮族的民間節日主要有歲首節(春節)、上元節(元宵)、農曆三月三、寒食節(清明)、燃燈節(農曆四月初八)、梳頭節(農曆六月十五)、秋夕節(中秋)、重陽節、冬至節等,其中,歲首、上元、寒食、端午、秋夕、冬至為六大節日,是人們要特別慶祝的。 節日期間,除品嘗特別的節日食品外,朝鮮族人還組織各種遊戲和體育活動,如:春節期間除唱歌跳舞外,還到田間燒火堆,以驅害蟲;寒食節、端午節要舉行盪鞦韆、跳板等活動。 歲首節 農曆正月初一 歲首是一年中最喜慶的節日。除夕夜人們堅持守歲,元日早餐吃打糕或大黃米飯,午、晚餐吃大米麵做成的“德固”,喝“屠蘇酒”。 上元節 農曆正月十五 吃“五穀飯”,喝“聰耳酒”,進行各種遊戲。 寒食節 4月4日--6日之間 同漢族的清明節一樣,踏青掃墓,祭祀祖先。 端午節 農曆五月初五 開展盪鞦韆、跳跳板等活動。 流頭節 農曆六月十五 是朝鮮族特有的節日。這一天,人們攜帶食品來到水邊,在這裡沐浴、宴樂,以求流水能帶走不祥。 秋夕節 農曆八月十五 慶賀豐收,做打糕、鬆餅。 冬至 12月21--22日之間 要吃用小豆大米糯米糰子做的小豆粥

民俗園

延邊朝鮮族民俗園,坐落在延吉市區南部5公里的帽兒山國家森林公園,是一個欣賞和體驗朝鮮族傳統民俗文化活動的場所。
來民俗園時,正值冬季,所以有很多的項目未對外開放,只是民俗園的自然景色吸引著自己。景區內峰巒起伏,古木參天,那浩瀚的植被,茂密壯麗;還有那山脊上保存的大片紅松林,紅似新娘子的蓋頭,引人入勝。
民俗園,有古樸的瓦房,村裡有美食街、婚禮廳、博物館等民俗文化活動場所。這些景觀在果樹的掩映下,充滿田園風光。
據民俗園的居民說,每到夏秋,這裡歌謠響起,熱烈、歡快、和諧、優美的民俗表演會邀請遊客參與。這時,遊客可以穿上朝鮮族服裝,學著簡捷明快的舞步,與身穿盛裝的朝鮮族同胞聚集於此,在歡快樂曲中起舞,共度美好時光。

民俗服飾

龍井朝鮮民俗博物館龍井朝鮮民俗博物館
阿榮旗新發朝鮮族鄉是內蒙古自治區唯一的朝鮮民族鄉。近日,一個以朝鮮民俗為主體的博物館在這裡建成,這也是內蒙古目前唯一的以朝鮮民族為主的民俗博物館。 這個博物館占地面積約150平方米,走進展廳所有的展品都是朝鮮族所固有的。博物館共分生產工具類、文化體育類、飲食炊具類、生活起居類和民族服飾類五個部分,展品大約有60多件,全部是從當地朝鮮族家庭和吉林省延吉市收集來的

禮儀之幫

朝鮮族是一個勤勞、勇敢的民族,最大的聚居區是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朝鮮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在世界六大語系中,朝鮮語的語系尚未確定。

朝鮮族的居室內過門檻就是平地炕,房子用木板間隔成幾個單間。中間是廚房,面積較大,一面是炕,一面是地,鍋灶就安在炕邊。朝鮮族特別愛清潔、講衛生、屋內布置乾淨、美觀。

朝鮮族崇尚白色,素有“白衣民族”之稱。

龍井朝鮮民俗博物館龍井朝鮮民俗博物館
朝鮮族的飲食具有獨特風格,製作方法多種多樣。主食以大米為主,最具民族特色的打糕和冷麵。打糕是朝鮮族逢年過節、紅白喜事、招待賓客的主食,就像漢族人吃餃子一樣重要。朝鮮族冷麵更是別具一格,朝鮮族有正月初四吃冷麵的習俗,認為這一天吃了長長的冷麵能“長命百歲”,故又稱“長壽麵”。朝鮮族喜歡吃狗肉,特別是三伏天喝狗肉湯已成習俗,他們烹調的狗肉和狗肉湯,獨具風味,味道鮮美,冬可驅寒,夏可消暑。辣白菜是朝鮮族喜歡食用的泡菜,其特點是色澤鮮艷、味道鮮美,白菜白、辣椒紅、薑絲黃、大蒜絲微綠,看上去賞心悅目,誘人食慾;吃一口是酸辣甜鹹,越嚼越有滋味,深受各族人民歡迎。

朝鮮族素以講究禮儀著稱,有“東方禮儀之邦”的美譽。

頭頂搬運,是朝鮮族婦女的一種獨特的勞動習慣。她們從小就學習用頭頂東西,長大成人後,便都熟練地掌握了這門技能。不論是水罐、糧袋、包袱,還是其它什麼東西,她們都不用肩挑、背扛或手提,而是放在頭上頂著,行走自如。

朝鮮族性格開朗,能歌善舞,生活豐富多彩,每當節日來臨,到處都能聽到古老的伽耶琴、長鼓和洞簫的優美聲音,人們穿上艷麗的衣裙壓跳板、盪鞦韆、摔跤等,氣氛十分熱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