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鼻部常用操作技術編碼ISRCCN-M22-00-0056-0/V.R
本片進口主題,詳細介紹了,耳鼻喉科檢查常用設備,器械,受檢者體位及戴鏡,對光等操作,對外鼻和鼻竇部位進行視診,觸診檢查及鼻竇叩診,鼻腔及鼻竇影響學檢查法等。本片示範標準,講述詳細,圖象清晰。
常用操作介紹
一、前後鼻孔填塞前後鼻孔填塞是一種用凡士林紗條加壓止血的方法。在出血部位直接加壓相當時間,使破損血管重新閉合,達到止血的目的。
1.鼻腔填塞
2.後鼻孔填塞
二、鼻竇負壓置換療法(視頻1-4-3)
三、鼻腔沖洗
鼻腔沖洗主要用以治療萎縮性鼻炎、乾酪性鼻炎或鼻腔真菌性感染。現今此法已擴展到多種鼻腔疾病的治療和鼻、鼻竇手術後、放療後的常規護理。其沖洗步驟如下:①將盛有消毒溫鹽水500ml的灌腸器高懸,其底部與患者頭頂等高;②患者直坐,頭稍向前俯。一手托大彎盤,另一手拿橄欖頭的橡皮管,將橄欖頭塞於一側鼻孔內;③囑患者張口自然呼吸,慢慢打開流水閥,使水緩緩衝入鼻腔而至鼻咽部後,經口或從另側鼻腔流出至彎盤內(圖1-4-2);④兩側鼻腔可交替灌洗,原則上先沖洗病變較重一側。
四、鼻腔黏膜下注射
在鼻腔不同部位的黏膜下,注射不同藥物,用以治療慢性肥厚性鼻炎、慢性單純性鼻炎,變態反應性鼻炎、鼻出血等。鼻腔急性炎症、婦女妊娠與月經期勿用,其方法如下:患者坐位或半坐位,1%~2%地卡因棉片貼於注射部位。根據治療目的,採用不同用藥與注射部位。
1.下鼻甲黏膜下硬化劑注射常用硬化劑有5%魚肝油酸鈉,50%葡萄糖。將7號針頭沿下鼻甲下緣黏膜下刺入約2cm~2.5cm,先回抽,如無血液抽出,即可緩緩注入硬化劑0.2ml~0.3ml,徐徐抽出針頭。立即用棉球塞入止血。通常每隔一周注射一次,3次為一療程,可行2~3個療程,每一療程間隔2周。用以治療慢性肥厚性鼻炎。
2.下鼻甲黏膜下普魯卡因注射用0.5%普魯卡因注射,每側2ml,一周一次,2~4次為一療程。治療慢性單純性鼻炎和變態反應性鼻炎。也可用0.5%普魯卡因每側鼻丘黏膜下注射1ml,達同樣的治療目的。
3.鼻中隔黏膜下普魯卡因注射用1%普魯卡因注射於鼻中隔滲血區黏膜下,每次3ml~4ml,起壓迫止血作用。
此外,尚可用2.5%醋酸可的松行下鼻甲黏膜下注射,每側0.2ml,治療肥厚性鼻炎,但有時有併發症發生,如失明等。下鼻甲黏膜下注射維生素A2.5萬~10萬單位,治療萎縮性鼻炎。 五、下鼻甲雷射、射頻和微波治療術
下鼻甲雷射、射頻和微波治療術目前在鼻部疾病的治療中套用日益廣泛,主要可用於慢性肥厚性鼻炎、變應性鼻炎、血管運動性鼻炎、鼻出血等的治療(圖1-4-3)。
六、鼻腔與鼻竇活組織檢查術
目的是獲得鼻腔及鼻竇內新生物標本作病理檢查以明確診斷。方法:①常規1%~2%地卡因棉片行鼻腔黏膜表面麻醉;②用鼻腔活檢鉗對病變組織咬取1~2塊,注意取材時應達新生物深部;③上頜竇新生物的鉗取方法有兩種,一是行上頜竇穿刺活檢針刺入上頜竇腔,然後將針芯拔出針槽後轉180°進入對側針槽,此時針芯可能刺入新生物,拔出針芯,可見少許組織嵌在針鉤內以供診斷用。另一方法用鼻內鏡特製上頜竇穿刺針,穿入上頜竇後,拔出針芯,放進鼻內鏡觀察並鉗取病變組織;④取活檢後創面有出血,可用麻黃素或腎上腺素棉片止血,出血多時套用凡士林紗條填塞。
七、上頜竇穿刺術
《鼻出血的治療》《鼻咽癌的診斷與治療》《鼻整形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