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概況
作品名稱:鼓角樓記
創作年代:宋代
作者:義太初
作品體裁:散文
作品原文
自漢以來,郡國有譙門[1]。顏師古曰[2]:門上為高樓以望,名曰譙,麗譙者,美麗之樓也。春陵郡譙舊矣。天聖丙寅[3],郡守辛公若濟重建,是時棟宇皆美材,以見仁皇承平之盛。樓距牙門十步許[4],地勢稍下,蒸滛浸漬。至邵興己巳一百二十四年[5],邢公總為一修記之者,已有“懼將覆壓”之語,至此又幾五十年。歲月逾遠,土木力殆,左騫右移,幾不容手,前支後負,苟度朝夕。過者竊議,亦政之疵,殊非麗譙之意。郡丞張煥卿[6],建炎名臣[7],大參之後,臨事明決,未嘗媕阿[8]。丙辰秋攝郡事[9],下上諧附,民以用乂[10],每過必不樂,曰:一郡眉目顧忌,弗理。挈壺氏至[11],不安其職。雞人司晨[12],抱關史擊柝以警夜[13],如燕巢幕,何以觀政?他日遺新使君,憂或稽其違,殆也。會戶曹椽王域[14],營道警安尉張毅[15],皆以材聞。一日,召之飲,卒,爵授以策。不旬日,果得大木十數。冬十日得吉卜,撒蓋仆柱,往往蠹蝕,命裁割為四隅之用,示無棄材,之漥且下者,取以壞之塹築而平,稍高尺許,樓制比舊增四尺。既興役,霽色如春,工徒竭作,無或,癉瘃而百堵亟就[16],識者謂有天相。夫居一日必葺,古人書之甚謹,或者以久暫二其心,則隘矣。公承人之乏,不肯為苟簡計,舍所居之南樓,未議而先為,是舉略無靳色。君子於是可以論所養。雖然,更造非難,慮始為難,憚煩者忽傾弗支,畏名者恐涉於謗。善處事者受成有度,何憚為?委計有程,何畏為?夫然後知公之敏而通,觀其胸次,規恢甚廣,制度甚設,惜地褊而庳[17],不足以稱第。曰:是譙也,不以宏大為麗,而以江山為麗云爾。郡人義太初於是乎書。
作品注釋
[1]譙門:建有望樓的城門。
[2]顏師古(581—645):唐代萬年人,其祖顏之推,父顏思魯。少傳家學,博覽群書,精於訓詁,善屬文。家境貧寒,以教授為業。唐太宗時,官至中書侍郡。奉詔校訂五經,註解漢書,集隋代以前二十三家注釋,糾謬補缺,新舊唐書都有他的傳記。
[3]天聖:宋仁宗(趙禎)年號(1023—1032)。
[4]牙門:同“衙門”。
[5]邵興:宋高宗(趙構)年號(1127—1130)。
[6]張煥:即張大成,曾任道州知府。
[7]建炎:宋高宗(趙構)年號(1127—1130)。
[8]媕(ān)阿:依違(反覆,遲疑不決)隨人,沒有主見。
[9]攝:主持。
[10]乂(yì):治理。
[11]挈壺氏:官名。周禮,夏官之屬,主挈壺水以為漏。自唐代至清代皆有挈壺正的官員。
[12]雞人:古代報曉的官員。
[13]柝:巡夜所敲的木梆。
[14]戶曹:掌管民戶、祀祠、農桑的官署。
[15]營道,指營道城,在道州西四十里營山下小坪,621年(唐代武德四年)置,第二年改南營州,634年(貞觀八年)改為道州,742年(天寶元年)改為江華,郡城遂廢。
[16]癉(dàn):勞苦。瘃(zhú):凍累。
[17]褊(biǎn):狹小狹窄。庳(bēi):低下。
作品賞析
鼓角樓,在道州(今道縣)府的大門處,始建於何年,不可考證。宋仁宗(趙禎)年間(1023—1032),郡守辛若濟重建。宋高宗(趙構)年間(1127—1130),郡丞張煥卿改建。該文寫的即這次改建過程。
該文記敘了鼓角樓從漢郡國有“譙門”至宋仁宗、宋高宗年間的重建和改建過程,突出了改建過程中所碰到的困難以及克服困難的辦法和途徑,點明了改建鼓角樓“不以宏大為麗,而以江山為麗”的主題。文章敘議結合,論證深刻,立論新穎,切中當時為官者的心理要害,表彰了張煥卿為人民辦好事的果斷堅決和聰明才智。
作者簡介
義太初,宋代道州人,字仲遠,先以詞、賦著名。推崇濂溪之學,曾中淳熙年間(1174—1189)進士。周必大、朱熹都曾與他交遊過,多次舉薦他的才能,先後任職於高、瓊二州,很有政績。有《冰壺詩》、《易集注》、《文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