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

詳細字義〈動〉(形聲。字從雨,從每,每亦聲。“每”意為“自身生長並蔓延的細絲狀物質”。“雨”和“每”聯合起來表示“連綿的雨天中有機物自發生長並蔓延在其表面的細絲狀物質”。本義:有機物因生菌而質變) 同本義 [be spoiled by mildew]。如:霉顯(受潮霉爛);黴黑(物受潮濕而發霉變青黑);霉乾菜(芥菜的莖葉,加香料鹽漬,封在瓦器中,使發霉後曬乾而成)形聲。從黑,微省聲。本義:帶有黑色的真菌:黴菌。

基本信息

讀音筆畫

霉méi

以下結果由漢典提供詞典解釋

部首筆畫

部首:雨部外筆畫:7總筆畫:15

五筆86&98:FTXU倉頡:MBOWY

筆順編號:145244443155414 四角號碼:10757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9709

基本字義

1.低等植物,真菌的一類,常寄生在食物和衣服的表面,呈細絲狀,有分枝,沒有葉綠素:~菌。白~。青~。

2.〔倒(dǎo)~〕遇事不利,遭遇不好。

按:“霉”字在方言中本即有遇事不利、遭遇不好義。常見於口語,方言,原是宗教學名詞指被濁氣咬,身體將會出現 喉百葉, 容易疲憊、記憶力下降,盜汗。用“羼提”在添“聞竹,贔屓,渡邊葵蟹”三個封印。參見著名語言學家王光漢《詞典問題研究*合肥方言單音形容詞考釋》一文。

3.食品、衣物等受了潮熱長黴菌:發~。~爛。~變。~氣。~豆腐。

詳細

〈名〉

1.真菌;黴菌 [mold]生長在各種有機物質或生物體表面上的絮狀物,特別當潮濕時或腐爛時。如:青黴;綠霉

〈名〉

1.在各類有機物及活植物上通常在表面由真菌如白粉菌科和霜黴菌科形成的白色生長物 [mildew]

2.梅雨 [plum rains]。如:霉天;霉雨

〈形〉

1.面垢黑 [dirty and black]

徾,中久雨青黑。——《說文》

顏徾黧以沮敗兮。——《楚辭·劉向·九嘆逢紛》

堯瘦臞,舜徾黑。——《淮南子·脩務》

2.又如:霉瘠(黑而瘦);黴黧(形容面垢黑)

常用詞組

1.霉病 méibìng

[mildew] 真菌形成的霉樣生長

2.黴菌 méijūn

[mould] 真菌,尤指毛霉目的真菌

3.霉爛 méilàn

[be spoiled by mildew;mildew and rot] 發霉而腐爛

4.霉氣méiqì

(1)〈方〉

(2)[stale]∶潮濕霉爛的氣味

這屋子好久沒有人來了,散發著霉氣

(3)[bad luck]∶比喻倒霉

早晨起來就摔了一跤,真霉氣

5.霉天 méitiān

[early summer rains] 指梅雨時節

6.霉雨 méiyǔ

即梅雨

倒霉:比如,有個女人氣急敗壞的說:今天老娘倒了八輩子的霉了,手機被那個挨千刀的給偷了,氣死我了。

詞目:霉頭拼音:meí tóu 解釋:指倒霉的事。示例:毛澤東《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第一章:“假如我們的敵人少估計了這一點,他們就一定要在這一點上面觸一個很大的霉頭。”聶紺弩《季氏將伐顓臾》:“兩位老爺,這回可觸了霉頭了!”

英文翻譯

以下結果由譯典通提供詞典解釋

1. mold; mildew; must

2. germs; bacteria

3. fungi

4. dirty; dingy

黴菌引

是絲狀真菌的俗稱,意即"發霉的真菌",它們往往能形成分枝繁茂的菌絲體,但又不象蘑菇那樣產生大型的子實體。在潮濕溫暖的地方,很多物品上長出一些肉眼可見的絨毛狀、絮狀或蛛網狀的菌落,那就是黴菌。

黴菌是形成分枝菌絲的真菌的統稱。不是分類學的名詞,在分類上屬於真菌門的各個亞門。構成黴菌體的基本單位稱為菌絲,呈長管狀,寬度2~10微米,可不斷自前端生長並分枝。無隔或有隔,具1至多個細胞核。細胞壁分為三層:外層無定形的β葡聚糖(87nm);中層是糖蛋白,蛋白質網中間填充葡聚糖(49nm);內層是幾丁質微纖維,夾雜無定形蛋白質(20nm)。在固體基質上生長時,部分菌絲深入基質吸收養料,稱為基質菌絲或營養菌絲;向空中伸展的稱氣生菌絲,可進一步發育為繁殖菌絲,產生孢子。大量菌絲交織成絨毛狀、絮狀或網狀等,稱為菌絲體。菌絲體常呈白色、褐色、灰色,或呈鮮艷的顏色(菌落為白色毛狀的是毛霉,綠色的為青黴,黃色的為黃麴黴),有的可產生色素使基質著色。黴菌繁殖迅速,常造成食品、用具大量霉腐變質,但許多有益種類已被廣泛套用,是人類實踐活動中最早利用和認識的一類微生物,黴菌是絲狀真菌的俗稱,意即“發霉的真菌”,它們能形成分枝繁茂的菌絲體,但不象蘑菇那樣產生子實體。在潮濕溫暖的地方,很多物品上長出一些。肉眼可見的絨毛狀、絮狀或蛛網狀的菌落,那就是黴菌。其細胞壁主要成分為幾丁質,注意與鏈黴菌(放線菌)區分

特徵:

A、形態較大,質地疏鬆,外觀乾燥,不透明,呈現或松或緊的形狀。B、菌落和培養基間的連線緊密,不易挑取,菌落正面與反面的顏色、構造,以及邊緣與中心的顏色、構造常不一致。C、黴菌的菌絲有營養菌絲和氣生菌絲的分化,而氣生菌絲沒有毛細管水,故它們的菌落必然與細菌或酵母菌的不同,較接近放線菌。

菌絲

構成黴菌營養體的基本單位是菌絲。菌絲是一種管狀的細絲,把它放在顯微鏡下觀察,很像一根透明膠管,它的直徑一般為3~10微米,比細菌和放線菌的細胞約粗幾倍到幾十倍。菌絲可伸長並產生分枝,許多分枝的菌絲相互交織在一起,就叫菌絲體。

分類

根據菌絲中是否存在隔膜,可把黴菌菌絲分成兩種類型:無隔膜菌絲和有隔膜菌絲。無隔膜菌絲中無隔膜,整團菌絲體就是一個單細胞,其中含有多個細胞核。這是低等真菌所具有的菌絲類型。有隔膜菌絲中有隔膜,被隔膜隔開的一段菌絲就是一個細胞,菌絲體由很多個細胞組成,每個細胞內有1個或多個細胞核。在隔膜上有1至多個小孔,使細胞之間的細胞質和營養物質可以相互溝通。這是高等真菌所具有的菌絲類型。

菌絲變態

為適應不同的環境條件和更有效地攝取營養滿足生長發育的需要,許多黴菌的菌絲可以分化成一些特殊的形態和組織,這種特化的形態稱為菌絲變態 生長在固體培養基上的黴菌菌絲可分為三部分:①營養菌絲:深入的培養基內,吸收營養物質的菌絲;②氣生菌絲:營養菌絲向空中生長的菌絲;③繁殖菌絲:部分氣生菌絲髮育到一定階段,分化為繁殖菌絲,產生孢子。 吸器。由專性寄生黴菌如鏽菌、霜黴菌和白粉菌等產生的菌絲變態,它們是從菌絲上產生出來的旁枝,侵入細胞內分化成根狀、指狀、球狀和佛手狀等,用以吸收寄主細胞內的養料。 假根。根霉屬黴菌的菌絲與營養基質接觸處分化出的根狀結構,有固著和吸收養料的功能。 菌網和菌環。某些捕食性黴菌的菌絲變態成環狀或網狀,用於捕捉其它小生物如線蟲、草履蟲等。 菌核。大量菌絲集聚成的緊密組織,是一種休眠體,可抵抗不良的環境條件。其外層組織堅硬,顏色較深;內層疏鬆,大多呈白色。如藥用的茯苓、麥角都是菌核。 子實體。是由大量氣生菌絲體特化而成,子實體是指在裡面或上面可產生孢子的、有一定形狀的任何構造。例如有三類能產有性孢子的結構複雜的子實體,分別稱為閉囊殼、子囊殼和子囊盤。

拼音是mei的漢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