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一年生纏繞藤本。
枝略被開展的疏柔毛。
羽狀複葉具3小葉;小葉長6~15厘米或過之,寬4.5~10厘米,長度少有超過寬度的一半,頂生小葉明顯地比側生小葉小,卵圓形或長橢圓狀卵形,基部菱形,先端具細尖頭,側生小葉極偏斜,斜卵形至卵狀披針形,先端具細尖頭,基部淺心形或近截形,兩面均薄被白色疏毛;側脈通常每邊5,近對生,凸起;小托葉線狀,長4~5毫米;小葉柄長4~9毫米,密被長硬毛。
總狀花序下垂,長12~30厘米,有花10~20多朵;苞片小,線狀披針形;花萼闊鍾狀,密被灰白色小柔毛和疏刺毛,上部裂片極闊,下部中間1枚裂片線狀披針形,長約8毫米;花冠深紫色或帶白色,常較短,旗瓣長1.6~1.8厘米,翼瓣長2~3.5厘米,龍骨瓣長2.8~3.5(~4)厘米。
莢果長8~12厘米,寬18~20毫米,嫩果膨脹,綠色,密被灰色或淺褐色短毛,成熟時稍扁,黑色,有隆起縱棱1~2條;種子6~8顆,長圓狀,長約1.5厘米,寬約1厘米,厚5~6毫米,灰白色,淡黃褐色,淺橙色或黑色,有時帶條紋或斑點,種臍長約7毫米,淺黃白色。
花期10月,果期11月。
分布範圍
產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貴州、湖北和台灣(逸生)等省區。
亞洲熱帶、亞熱帶地區均有栽培。模式標本未指定。
主要價值
【別名】狗踭豆(《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豆科》),白黎豆(《中國種子植物分類學》),龍爪豆、貓爪豆(《浙江天目山藥植志》),貓豆(《廣西藥植名錄》)。
【來源】為豆科植物龍爪黎豆的種子或葉。秋季採收,打下種子,曬乾。
【性味】《浙江天目山藥植志》:"性溫,味甘微苦,有小毒。" 該物種為中國植物圖譜資料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嫩莢和種子有毒,經2~3日浸泡或煮沸後浸泡一天可做蔬菜食用。但往往去毒不夠,屢有中毒發生。發病較急,一般在0.5~3小時內出現神經系統和消化系統的症狀。如畏寒、頭暈、頭痛、全身無力、四肢發麻、肌肉顫動,重者有瞳孔縮小、抽搐以至呼吸困難、昏迷,還有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
【功能主治】
①《浙江天目山藥植志》:溫中益氣。治腰脊酸痛。狗爪豆二至三兩,燉豬腰子服。
②《廣西藥植名錄》:嫩葉(擦遍全身),清熱,涼血。
【摘錄】《*辭典》
栽培種植
栽培方式
單作或間作。以單作為主,前茬收穫後,耕耙整地,作寬2米包溝的畦,種雙行,株距40厘米,每穴放種子2粒,每公頃用種量120千克,播深度10~15厘米,以後留苗1株。如間作,可與馬鈴薯、玉米等間套作,每4行馬鈴薯間種1行紅花菜豆,套種玉米則2行玉米1行豆。也可育苗移栽。
種植季節依不同地區無霜期的長短而定。華南地區冬季無霜,可行冬春栽培。長江流域因夏季高溫,宜選用早熟矮化品種,春、秋兩季栽培。雲南、貴州、四川、陝西等高山區和東北、西北、內蒙古、新疆等夏季氣候涼爽的地區露地栽培,在土表10厘米處溫度10攝氏度以上即可播種。一般在4~5月播種,8~9月收穫乾豆。
田間管理
①中耕、施肥、灌溉:紅花菜豆的根系固氮能力較弱,所以種植時除施足基肥外,宜在始花期、盛花期各追肥1次。進行中耕除草3~4次,並培土。
苗期要適當控制水分蹲苗。開花結莢期要看天氣進行灌溉,如乾旱無雨天,需灌溉1~2次,使畦土不致太乾旱便可。在多雨地區雨天要注意排水,防止畦溝積水。
②搭支架、整蔓:苗高30厘米左右植株開始抽蔓,要及時設支架引蔓,並剪除過多的分枝,以留側蔓3~5條較為適當,以利於通風透光。
病蟲害防治
病害主要有自絹病和病毒病,但較菜豆輕。 菜豆白絹病:在豆莢或莖上初發時,有輻射狀擴展的白色絹絲狀菌體,後在其上面形成菜籽狀褐色菌核,以致豆莢變濕腐爛。莖基部皮層變褐腐爛,終致植株萎蔫死亡。在田間的病菌主要通過雨水、灌溉水、肥料及農事操作等傳播蔓延。在天氣高溫潮濕、菜地濕度大或栽植過密、行間通風透光不良、施用末充分腐熟的有機肥以及連作地發病重。
留種方法
留種田一定要做好隔離工作,因紅花菜豆的雄蕊花葯著生位置稍低於柱頭,易發生異花授粉,天然雜交率達 30%~40%。所以還需每年選種,以保證品種的純度。種用籽粒 要充分乾燥,使種子含水量在14%左右。種子在貯藏期間還易 為豆象為害,貯藏前要用藥劑熏煙後入庫。從外購進的種子,為了防止蟲害,可用磷化鋁熏煙,用量為56%磷化鋁3.3克,用於200千克的豆種,在密閉的容器內熏3天后,晾4天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