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中道

唐代地方行政區名,道,在隋唐屬於監察區名稱,在唐前期是監察機構而非正式行政機構。安史之亂後,地方割據興起,道成為事實上的地方行政機構,並伴隨各地節度使,成為藩鎮割據的開始。開元二十一年(733年)分江南道為江南東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黔中道治黔州(今重慶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領黔、辰、錦、施、巫、業、夷、播、思、費、南、溪、溱、珍、充等州。即今四川大部和貴州大部。

唐代地方行政區名,,在隋唐屬於監察區名稱,在唐前期是監察機構而非正式行政機構。安史之亂後,地方割據興起,道成為事實上的地方行政機構,並伴隨各地節度使,成為藩鎮割據的開始。
黔中道

開元二十一年(733年)分江南道為江南東道江南西道黔中道黔中道治黔州(今四川彭水),領黔、辰、錦、施、巫、業、夷、播、思、費、南、溪、溱、珍、充等州。即今四川大部和貴州大部。
黔州黔中郡,轄今彭水、石城、洪杜、盈川、信寧、都濡。
辰州盧溪郡,轄今沅陵、盧溪、漵浦、麻陽、辰溪。
錦州盧陽郡,轄今盧陽、招諭、渭陽、萬安、洛浦。
施州清化郡,轄今清江、建始。
巫州潭陽郡,轄今朗溪、潭陽,
業州龍溪郡(龍標郡),轄今峨山、渭溪、龍標。
夷州義泉郡,轄今綏陽、都上、義泉、洋川、寧夷。
播州播川郡,轄今遵義、芙蓉、帶水、務川、思王、思邛。
思州寧夷郡,轄今務川、寧夷、思印、思王。
費州涪川郡,轄今涪川、多田、扶陽、城樂。
南州南川郡,轄今南川、三溪。
溪州靈溪郡,轄今大鄉、三亭。
溱州溱溪郡,轄今榮懿、扶歡。
珍州夜郎郡,轄今夜郎、麗皋、樂源。
充州(郡闕),轄今平蠻、韶明、東陵、東停、梓姜、辰水 。
註:終唐一世,四川貴州一帶始終不是中原王朝控制核心區域,多為生產力水平比較低下的古代少數民族統治,唐在此地使用羈縻制度,設定羈縻州,加上少數民族時反時降,所以唐對這一區域的統治始終不明確,也沒有強有力的地方行政機構,所以黔中道所統州府記載並不詳細。
唐初於黔中道西南部所置牂、莊、琰、應、矩、牢等六州至開元末年已降為羈縻州,所領26縣中有22縣隨之降為羈縻縣,不列計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