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尾苦惡鳥

黑尾苦惡鳥

黑尾苦惡鳥(學名:Amaurornis bicolor)屬於鶴形目秧雞科的鳥類,是小型涉禽。嘴基稍隆起,但不形成額甲,嘴峰較趾骨為短;跗骨較中趾(連爪)為短;翅短圓,不善長距離飛行。善奔走,在蘆葦或水草叢中潛行,亦稍能游泳,偶作短距離飛翔,以昆蟲、小型水生動物以及植物種子為食。與紅胸田雞相似,但此鳥上體棕褐色,與頭、頸及下體暗灰色形成鮮明對比,與紅胸田雞明顯不同。尾黑色,腿和腳紅色。分布於歐亞大陸及非洲北部,印度次大陸及中南半島,中國的西南地區和東南沿海地區。

基本信息

(圖)黑尾苦惡鳥黑尾苦惡鳥

黑尾苦惡鳥,拉丁名:Amaurornis bicolor,英文名:Black-tailed Crake ,小型涉禽。中國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形態特徵

小型涉禽。與紅胸田雞相似,但此鳥上體棕褐色與頭、頸及下體暗灰色形成鮮明對比,與紅胸田雞明顯不同。尾黑色,腿和腳紅色。

形態 (依據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采自雲南麗江的標本)

成鳥:兩性相似。額、頭頂、枕、頸側以及胸均暗石板灰色,後頸、背、翅覆羽和內側次級飛羽亮棕褐色,初級飛羽和外側次級飛羽暗褐色。腰暗灰褐色,尾黑褐色。頦、喉棕白色,腹暗灰褐色,具暗橄欖褐色橫斑紋。體側與背同色,尾下覆羽黑褐色,腋羽棕褐色。

幼鳥:與成鳥相似,但虹膜褐色而不是血紅色。

虹膜血紅色。嘴綠褐色,端部色淡,基部有紅斑,此紅斑在繁殖期更鮮艷。腿和腳暗紅色至鮮紅色。

地理分布

國內分布在四川(峨邊、涼山樂山市金口河區瓦山)、貴州(江口)、雲南(新平、耿馬、騰衝、麗江)和西藏(察隅、墨脫、門隅、洛瑜)。國外分布在亞洲南部和東南部,從印度東北部向東經尼泊爾錫金,向南到泰國北部、越南西北部和寮國北部。

科屬

黑尾苦惡鳥最初根據印度大吉嶺的標本,定名為黑尾田雞 Porzana-bicolor Walden,國內一直沿用至今;但由於苦惡鳥屬和田雞屬(Porzana)的分類不夠充分,因此在這兩個屬之間常有交叉。根據苦惡鳥屬的秧雞在體色上以素色和暗色為特徵,或以黑色為主,或帶有橄欖褐、暗褐、石板灰和棕色,國外作者多把本種列入苦惡鳥屬,如 Baker,1929;Howard and Moore,1991;Monroe and Sibley,1993;del Hoyo et al.,1996;Clements,2000,等。

生活習性

黑尾苦惡鳥是高地物種,生活在海拔1 000—3 600 m處,也可生活在較低地帶,在雲南為海拔400—2 500 m,在西藏為海拔2 500 m以下。棲息於水稻田中或其周圍的小片樹林、小片的沼澤地和林中小溪,有樹遮蔭的岸邊和有草的池塘,通常在植物濃密處隱蔽,在開曠地覓食。喜歡在一邊有植物覆蓋,另一邊有開闊草地的溪流活動,其生活習性很像紅腳苦惡鳥。晨昏從隱蔽處出來在草地上覓食,稍有驚動即逃到水中游泳、潛水,或飛到對岸隱蔽。受驚時跑動的姿勢為頭和尾向下大步奔跑,平時則為顛簸慢行。不善鳴叫,即使在繁殖季節也是如此。雜食性,吃蠕蟲、軟體動物、昆蟲和沼澤地植物的種子。啄食時動作迅速,雙翅下垂,尾豎立並頻繁擺動,也能在人類生活區附近的開闊地覓食。

繁殖

國內未見有繁殖的記載。5月中旬至8月底在印度繁殖,8月上旬在泰國西北部的因他暖山見到2隻成鳥和3隻幼鳥(del Hoyo et al.,1996)。巢建在林下灌木周圍的潮濕地面上,或建在灌木上、樹上,離地面1—2 m,最高為7 m,也建在被水稻田包圍的、或水稻田與水稻田之間的小片沼澤地中。單配製,兩性共同築巢。巢粗放,用細樹枝和雜草鬆散搭成。每窩產卵5—8枚,雌雄輪流孵卵。卵很像紅腳苦惡鳥的,但顏色更鮮艷。8枚卵的大小平均為33.9 mm×26.1 mm,最大36.3 mm×25.3 mm和35.3 mm× 27.0 mm,最小31.3 mm×26.1 mm和32.3 mm×25.1 mm(Baker,1929)。

遷徙

在雲南省雖為留鳥,但在哀牢山者龍進行鳥類遷徙研究時,曾在夜間捕獲此鳥,說明黑尾苦惡鳥也有一定的遷徙性。在貴州為旅鳥或留鳥。在越南北部和寮國僅有冬季記錄,季節性擴散不明。數量稀少,未見有數量統計報導,在中國被列為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