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黑城遺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額濟納旗達賴庫布鎮東南約35公里、納林河東岸荒漠中。為西夏黑水城和元代亦集乃路城址,蒙古語為哈日浩特,意即“黑城”。
雖然黑城因水源枯竭早在14世紀中期就已成為沙海中的孤城殘址了,但兩千年前開闢的絲綢之路的北線——居延北線,就在黑城附近通過,因而黑城仍有極高的考古價值。
2001年06月25日,黑城遺址作為夏至元時期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歸入居延遺址項中。
地理位置
黑城位於額濟納旗達賴庫布鎮東南約35公里、納林河東岸荒漠中。為西夏黑水城和元代亦集乃路城址,蒙古語為哈日浩特,意即“黑城”。現存城牆為元代擴築而成,平面為長方形,東西長434米,南北寬384米,周圍約1600米,最高達10米,東西兩面開設城門,並加築有瓮城。城牆西北角上保存有高約13米的覆缽式塔一座,城內的官署、府第、倉敖、佛寺、民居和街道遺蹟仍依稀可辨。城外西南角有伊斯蘭教拱北一座,巍然聳立地表。
歷史發掘
城原建在額濟納河下游的綠洲上,由於河水改道北流,城郭廢棄後被風沙所吞噬,瀕臨巴丹吉林大沙漠,氣候極度乾燥,地下埋藏物經歷數百年後出土仍保存如新。傳說元朝滅亡後,有一位黑將軍仍駐守此危城,曾將無數珍寶埋藏城內井中。20世紀初期,帝國主義分子據此傳說,數次在城中肆意盜掘,雖未獲得埋藏珍寶,但盜走不少文書、唐卡(捲軸佛畫)和其他文書,如著名的西夏字典《蕃漢合時掌中珠》即其中一種重要典籍。1982—1983年間,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組成聯合考古隊,正式發掘了黑城,弄清了地層關係和城市布局情況,發現了大量文書和其他文物,文書中有漢文、西夏文、蒙古文、藏文、古阿拉伯文等各種民族文字,總計編號有3000餘號,現已將漢文文書中主要部分整理編成《黑城出土文書·漢文文書卷》,已公開出版發行,為研究此城以及元代社會歷史和文化,提供了極為寶貴的文獻資料。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黑城的傳說
在額濟納旗境內的鄂木訥河東岸,距今旗府所在地——達來呼布鎮35公里的戈壁,有一座西夏,元代古城的遺址。每當人們慕名來此遊覽,行至距古城10餘里時就能望見高聳在古城西北角上的那座著名的白塔,在縹渺的浮雲中時隱時現,神秘莫測。在當地的土爾扈特蒙古族中,至今流傳著有關這座古城的一個故事。
相傳,在很久以前,有位名叫哈日巴特爾(直譯為黑英雄)的蒙古族將軍,在此築城鎮守。久而久之,人們便稱哈日巴特爾為黑將軍,此城便稱為黑城。
由於哈日巴特爾驍勇善戰,不但晉升為將軍,並深得皇帝歡心,將自己的小女兒許配給黑將軍做哈敦(譯意夫人)。
後來,黑將軍羽翼漸豐,權勢強盛,竟然凱覦皇權,企圖一統天下。正當與心腹們密謀怎樣篡奪皇位之時,這一陰謀被公主得知。她便將黑將軍陰謀篡權的訊息報告了父皇。皇帝在盛怒之下派數萬大軍進攻黑城,懸賞捉拿哈日巴特爾。但是大軍為攻陷黑城打了多次大仗,均無取得根本性勝利,為不使黑將軍逃脫,只好把黑城圍困起來。
皇帝得知久攻不破的訊息後,便請巫師卜卦,卦象說:“黑城地高河低,官軍圍城在城外打井無水,而城內軍民卻不見饑渴之象,必有暗道通水,如將水道堵截,則必勝無疑。”
於是,皇帝又增派一萬大軍赴鄂木訥河上游的咽喉部位,隨著巫師們高聲誦訟著《護律·夏日畢其格》(意即法律黃書),軍士們用頭盔盛著沙土,很快地截斷了河水,並築起一道巨大的土壩。
不幾日,只見城內人畜饑渴,近城的禾苗枯萎。黑將軍便令士兵在城內掘井,在挖掘中每每眼見出水,一會兒又見底了,就這樣直挖到八十丈還是不出水。在這饑渴難忍、萬般無奈的情形之下,黑將軍只得下令準備突圍。臨行前,他把全城的金銀財寶投入井中,又對自己的兩個兒女說:“你們去做財寶的主人吧!”,並祝願說:“願來日有個騎禿頭青虻牛的人來將我們財寶取走”。隨後,便將一男一女兩個孩子也活活埋入深井。又令士兵連夜鑿通北部城牆,率城內盡數兵馬衝出,殺出了一條血路突圍北上了。
傳說:在黑城方圓二十里的地方打井都是涸井,是因當時皇帝所派的數萬大軍堵塞河道時,由巫師念了“法律黃書”所致。在城池內,每當風雨過後所能見到的青、白色的兩條長蛇,便是黑將軍兩個孩子的化身。在黑城附近因無水所死的樹木也都是追隨黑將軍突圍出逃的方向而伏。
至今,在久經風蝕沙埋的情況下,在黑城遺址西北角城牆上所開的那個可容騎駝者進出的洞口,相傳就是當年黑將軍突圍的洞口;在城池內偏西北的那個大坑,相傳就是當年不曾出水而用來埋藏了全城財寶的那口深井;而被當地人稱為“寶格德波日格”的那座高大沙嶺,相傳就是當年大軍截水所築的大壩;在黑城附近枯木的倒向,便是因長期缺水和本地大都是西北風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