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分類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鳥綱 Aves
目: 雀形目 Passeriformes
科: 鶲科 Muscicapidae
屬: 歌鴝屬 Luscinia
種: 黑喉歌鴝 L. obscura
特徵

全長約127毫米。雄鳥:上體暗石板灰色,尾上覆羽亮黑色。眼先、頭和頸的兩側,喉和胸深黑色,體的兩側灰色,腹部中央乳白色,具黃色沾染,脅處最濃尾下覆羽邊緣灰色,翼和中央尾羽黑色,其餘尾羽基部2/3 白色,端部1/3黑色。雌鳥:上體暗橄欖褐色,尾上覆羽和飛羽邊緣淡黃褐色,下體淡橄欖褐色,腹部中央沾染皮黃,其餘下體純白,棲於闊葉林灌叢中或針葉林、竹叢間。以食昆蟲為主。
雄鳥:體小的深色歌鴝(14厘米),腹部黃白,尾基部有白色閃斑;頭頂、背、兩翼及腰青石藍色;臉、胸、尾上覆羽、尾中心及尾端均黑。
雌鳥:深橄欖褐,下體淺皮黃,與雌性藍歌鴝的區別在下體無鱗狀斑紋,尾下覆羽皮黃,尾沾赤褐。
虹膜-深灰;嘴-黑色;腳-粉灰。
叫聲

分布
分布狀況:甚罕見於甘肅東南部及陝西南部秦嶺的海拔3000~3400米亞高山針葉林。遷徙時見於雲南,在泰國極北部出現過一次。
習性
黑喉歌鴝棲於近地面的竹林矮叢。尾不停地抽動。保護
該物種已被列入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