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徵
黑兀鷲體長80-83厘米,身體各部分的顏色與禿鷲有很大差異,虹膜為黃色或紅褐色,嘴粗大而強壯,呈暗褐色,下嘴基部黃色,蠟膜為橘紅色,鼻孔呈橢圓形。腿後邊裸露的皮膚為暗橙紅色,腳為暗紅色或肉色體形比較粗壯,頭部和頸部裸露無羽,露出橘紅色的皮膚,頸部的兩側各有一個從頭後面的耳部下方懸垂下來的巨大肉垂,呈橘紅色。
耳部有一圈黑色的剛毛,頰部、眼先和頭頂的兩邊也有少許黑色的剛毛。頸部下方的撮羽和覆腿羽為白色,其餘羽毛均為黑褐色,上體還具有金屬的光澤。飛翔的時候黑色的翼下有一條白色的橫帶,前胸和後脅的白斑和通體的一片黑色形成鮮明對照,反差極為強烈,即使在高空飛翔的時候也清晰可辯。
分布
在中國僅見於雲南的景東,騰衝,景洪,勐海,勐臘,盈江,瀘水,福貢等地,為留鳥或冬候鳥,較為罕見。
生活習性
活動棲息
黑兀鷲棲息於開闊的低山丘陵、農田耕地和小塊叢林地帶,有時也進到茂密的森林地區。性情大膽而好鬥,常單獨或成對活動,在地面上取食的時候便聚集成小群。
食物
主要以動物屍體為食,有時也捕食鳥類和小型獸類。
繁殖
繁殖期為12月至翌年1月,有時也在2—3月。通常營巢於村莊附近的果園和農田等開闊地區的樹上,偶爾也在森林地區、稀疏灌叢地區或叢林中的樹上營巢。巢呈盤狀,用粗細枝條構成,裡面墊有細的枝條、綠葉、青草以及獸毛和碎屑等。雄鳥和雌鳥共同參與營巢活動,通常雄鳥尋覓巢材,雌鳥築巢,每窩產卵1枚,白色,被有紅色的斑點。由親鳥輪流孵卵,孵化期為45天。
瀕危物種
黑兀鷲的數目一直在緩慢減少,於1994年在IUCN紅色名錄內由無危提升至近危。
瀕危原因
導致此鳥數目急遽下降的主因,也是導致全球禿鷲數目急劇下降的主因,正是一種常用的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雙氯芬酸鈉。這種止痛藥對禿鷲的毒性極強,由於獸醫廣泛使用此藥,不少動物屍體體內均有高濃度的雙氯芬酸鈉,令以腐肉為生的禿鷲常出現中毒現象。此現象已導致禿鷲的數目近乎崩塌。自1990年起這種曾經分布極為廣泛,數量極多的禿鷲以每年減半的速率減少。黑兀鷲於2007年被IUCN紅色名錄評核後確認為極危物種。
瀕危等級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等級:極危(CR)
中國家保護等級:二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