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黎明
當我還不曾起身
兩眼閉著
聽見了鳥鳴
聽見了車聲的隆隆
聽見了汽笛的嘶叫
我知道
你又叩開白日的門扉了……
黎明,
為了你的到來
我願站在山坡上,
像歡迎
從田野那邊疾奔而來的少女,
向你張開兩臂——
因為你,
你有她的純真的微笑。
和那使我迷戀的草野的清芬。
我懷念那:
同著夥伴提了篾籃
到田堤上的豆棚下
採擷豆莢的美好的時刻啊——
我常進到最密的草叢中去,
讓露水浸透了我的草鞋,
泥漿也濺滿我的褲管,
這是自然給我的撫慰,
我將狂歡而跳躍……
我也記起
在遠方的城市裡
在濃霧蒙住建築物的每個早晨,
我常愛在街上無目的地奔走,
為的是
你帶給我以自由的愉悅,
和工作的熱情。
但我卻不願
看見你罩上憂愁的面紗——
因我不能到田間去了,
也不能在街上奔跑——
一切都沉默著,
望著陰鬱的雨滴徘徊在我的窗前
我會聯想到:死亡,戰爭,
和人間一切的不幸……
黎明啊,
要是你知道我曾對你
有比對自己的戀人
更不敢拂逆和迫切的期待啊——
當我在那些苦難的日子,
悠長的黑夜
把我拋棄在失眠的臥榻上時,
我只會可憐地凝視著東方,
用手按住溫熱的胸膛里的急迫的心跳
等待著你──
我永遠以堅苦的耐心,
希望在鐵黑的天與地之間
會裂出一絲白線——
縱使你像故意磨折我似的延遲著,
我永不會絕望,
卻只以燃燒著痛苦的嘴
問向東方:
“黎明怎不到來?”
而當我看見了你
披著火焰的外衣,
從天邊來到陰暗的視窗時啊——
我像久已為饑渴哭泣得疲乏了的嬰孩,
看見母親為他解開裹住乳房的衣襟
淚眼迸出微笑,
心兒感激著,
我將帶著呼喚
帶著歌唱
投奔到你溫煦的懷裡。
作品鑑賞
“當我還不曾起身/兩眼閉著/聽見了鳥鳴/聽見了車聲的隆隆/聽見了汽笛的嘶叫/我知道/你又叩開白日的門扉了……”
詩人1937年5月23日早晨所寫的《黎明》,就這樣在平靜之中開始了。隨後,寫“我”對黎明的懷念,“我”對黎明的期待,“我”撲向黎明的激動……
詩人通過“我”來寫“我”與黎明的關係,以“我”對黎明的感情來謳歌黎明。整首詩寫得明麗瀟灑,娓娓動聽,反映了當時處於黑暗之中的民眾,對於黎明,對於光明的一種渴望……
艾青在《詩論》中,提出了“散文美”的問題,這在《詩論》中占有重要位置。他說:
“強調‘散文美’,就是為了把詩從矯揉造作、華而不實的風氣中擺脫出來,主張以現代的日常所用的鮮活的口語,表達自己所生活的時代——賦予詩以新的生機。”
中國古典詩詞中嚴謹的格律詩體,曾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也曾出現了不少偉大詩人——充分地掌握了格律詩體的巨匠。但隨著時代的推移,這種格律詩體越來越不適應社會的發展了,也不適應詩人們表達情思的需求了。到了二十世紀初期,一場白話文運動,使新的自由詩體登上了神聖的詩壇,並成為主流,而那種傳統的嚴謹的格律詩體衰落了。
這是歷史的必然。新的時代,產生了新的社會變革,產生了新的生活場景,新的生活節奏,新的心態。人們的欣賞習慣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就很自然地促使人們呼喚新的詩體,並喜歡上新的詩體。而舊的詩體市場越來越小了。這詩體的取向,不是什麼個人所能決定的,而是歷史的心態、歷史的美學觀決定的。
艾青曾清晰地談到這一歷史的變化,歷史的選擇:
“自從我們發現了韻文的虛偽,發現了韻文的人工氣,發現了韻文的雕琢,我們就敵視了它;而當我們熟視了散文的不修飾的美,不需要塗抹脂粉的本色,充滿了生活氣息的健康,它就肉體地誘惑了我們。”
新的自由詩體,之所以為人們所接受,這裡,艾青提出了新的自由詩體的一個重要素質:新的自由詩體具有“散文的不修飾的美,不需要塗抹脂粉的本色,充滿了生活氣息的健康。”這是附合新時代所提出的審美要求的,因而是充滿了生命力的。
艾青還進一步說道:
“散文的自由性,給文學的形象以表現的便利;而那種洗鍊的散文、崇高的散文、健康的或是柔美的散文之被用於詩人者,就因為它們是形象之表達的最完善的工具。”
艾青在自己的創作實踐中,是充分地理解並掌握了這一新詩的“散文美”要求的。因而,在他的許多詩篇中,這種“散文美”流溢得淋漓盡致。《黎明》這首詩,“散文美”的流溢就很傑出。
我們試舉例來說明,詩中有這樣一段:
“我懷念那:/同著夥伴提了蔑籃/到田堤上的豆棚下/採擷豆莢的美好的時刻啊——/我常進到最密的草叢中去,/讓露水浸透了我的草鞋,/泥漿也濺滿我的褲管,/這是自然給我的撫慰/我將狂歡而跳躍……”
這裡,詩人很自然地毫無雕琢地描繪出這樣一幅生活場景:在孩提時代,當黎明到來的時候,“我”曾和小夥伴去采豆莢,“露水浸透了我的草鞋,/泥漿也濺滿我的褲管,……”這充滿深情、充滿生活氣息的畫面多么動人啊,一種“散文美”,不是讓人神往么?
但詩中的“散文美”,是很不容易掌握的,弄不好,就會“散文化”。一字之差,相距萬里,艾青是堅決反對詩的“散文化”的。他說:“有的詩寫得太拖沓、冗長、囉嗦,過分鋪張、海闊天空不著邊際”。怎樣才能避免“散文化”呢?關鍵是要分清什麼是散文,什麼是詩,在題材選擇上,在含意的思考上,在句子的運用上,都必須十分講究。詩和散文在創作上畢竟是有很大區別的。
《黎明》這首詩在“散文美”的把握上,可謂是出類拔萃。我們再舉出一段:
“而當我看見了你/披著火焰的外衣,/從天邊來到陰暗的視窗時啊——/我像久已為饑渴哭泣得疲乏了的嬰孩,/看見母親為他解開裹住乳房的衣襟/淚眼迸出微笑,/心兒感激著,/我將帶著呼喚/帶著歌唱/投奔到你溫煦的懷裡。”
當“我”看到黎明來臨的時候,心情萬分激動。詩人在表達這種心情的時候,沒有平鋪直敘,更沒有過分鋪張。而是用了極為感人的比喻,一下子詩味濃了。“我像久已為饑渴哭泣得疲乏了的嬰孩,/看見母親為他解開裹住乳房的衣襟……”這一比喻多么精采,把“我”對黎明的渴望寫得撼人心肺。
“散文美”在新詩的創作中,如果掌握得好,會收到異乎尋常的效果。這種“散文的不修飾的美,不需要塗抹脂粉的本色,充滿了生活氣息的健康……”就會“肉體地誘惑了我們。”我們不能不為它傾倒了。
作者簡介
艾青(1910—1996),中國現代著名詩人,原名蔣海澄、曾用過林壁等筆名。他出生於浙江金華鄉間一個地主家庭,但由一個貧苦婦女的乳汁養育長大,從幼年起心靈便濡染了農民的憂鬱。 艾青青年時期主要興趣在繪畫,曾就學於杭州國立西湖藝術院,1929年赴法國留學,1932年回國後,在上海參加“中國左翼美術家聯盟”,同年7月被國民黨政府逮捕,監禁三年之久。1937年抗戰爆發後,艾青立刻投身於偉大的民族解放戰爭之國。他以自己的作品,悲憤地訴說著民族的苦難。四十年代初,艾青從國統區奔赴延安,在解放區的新天地里生活、創作,直至1945年抗戰勝利,詩人又積極投身解放戰爭;新中國成立初期,他又擔任了文藝界的一些行政領導工作。但無論是在炮火紛飛的日子,還是繁忙的行政事務中,詩人始終堅持創作不輟,甚至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被下放的時日裡,他的詩心也仍然在躍動。1976年“四人幫”粉碎後,詩人冤案平反,再次煥發創作青春,寫作並發表了《魚化石》等優秀作品。1979年詩人自己編定《艾青詩選》,交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這部詩選收錄了詩人自三十年代到七十代末期的主要作品,基本反映了詩人的創作歷程和風格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