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材料
製作方法
製法:每次取黃芪20克左右,加水20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渣留汁,用粳米50克,再加水300毫升左右,煮至米花湯稠為度,食時可加紅糖少許,每早晚溫熱各服一頓,7~10天為一療程。
效用:黃芪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黃芪的根。黃芪粥在《冷廬醫話》等書中已有記載,是用黃芪和粳米加水煮成,具有益氣健脾,昇陽補中,固表止汗,利水消腫、托毒生肌的功效。[適應症狀]氣虛體弱,倦怠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久瀉脫肛,陰挺,表虛不固之自汗、盜汗、癰瘡腫毒之膿成不潰或潰久不斂,脾陽虛弱,面目浮腫,小便不利,氣短心悸等症。
論治解說
黃芪甘溫,功在脾肺、補脾益氣中,並能升舉陽氣,且能外達肌表,故既能補氣昇陽以舉陷,又善補氣固表以止汗,補氣以生血,又能鼓舞正氣,以托毒生肌,溫運陽氣,以利水消腫,與甘平粳社為粥,大大加強了益氣健脾,扶正祛邪的功效,凡脾肺氣虛,少氣懶言,食少便溏,或中氣下陷,胃下垂,子宮脫垂,或表虛不固,自汗、盜汗等均有良效。因黃芪有健脾利水作用,所以,食用莧芪粥,對因脾陽不振、四肢、頭面浮腫之症,亦有效果。黃芪不但可以溫中補虛,且能外達肌表。因此,長期食用黃芪粥,對癰瘡腫毒之膿成不潰或潰久不收不外症,也有輔助治療作用。祖國醫學認為,大凡外科瘡瘍腫毒之症,均為濕熱痰毒之症,必須忌食辛煎炙熱,或魚肉葷腥之品,在患病期間,如以黃芪食之,豈不妙乎。[現代研究]本品含有生物鹼、汗酸、膽鹼和氨酸等成分,藥理證實,它有強主、增強心肌收縮力的作用,對有中毒或疲勞的心肌,則功效顯著,並可擴張血管,有改善皮膚血循環的作用;能利尿降或壓,閉塞皮膚的分泌孔,而起到止汗的作用。同時有加強毛細血管抵抗力,使X射線引起的毛細血管脆性增加的病理現象迅速復常。此外,本品可增加人的抗體、搞高免疫力。近來臨床證實,它可保護肝臟、防止肝糖元的減少。對治療慢性肝炎有一定療效。[注意事項]1.貢芪有生、炙兩種,生者偏於走表,重在固表止汗,托毒生肌;炙者偏於走里,重在補氣昇陽,利水消腫。故在製作時,根據各自臨床不同而選其生、炙黃芪煮粥;2.凡感冒發熱期間或陰虛火旺者,不宜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