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脈花楸

黃脈花楸

黃脈花楸(學名:Sorbus xanthoneura)是薔薇科花楸屬的植物,是中國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國大陸的貴州、甘肅、湖北、四川、陝西等地,生長於海拔800米至2,600米的地區,多生長於疏密林雜木林內,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黃脈花楸黃脈花楸

種中文名:黃脈花楸

種拉丁名:SorbusxanthoneuraRehd.

系中文名:康藏系

系拉丁名:Ser.ThibeticaeYu

組中文名:冠萼組

組拉丁名:Sect.AriaPers.

屬拉丁名:Sorbus

亞科中文名:蘋果亞科

亞科拉丁名:MaloideaeWeber

科拉丁名:Rosaceae

綱拉丁名:DICOTYLEDONAE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態特徵

喬木,高達15米;小枝圓柱形;具皮孔,無毛;冬芽長:卵形;先端急尖;具數枚暗褐色光滑鱗片。葉片長橢圓形或長橢卵形,長8—15厘米,寬4—8厘米;先端短漸尖,基部楔形至近圓形,邊緣有不整齊的重鋸齒,齒邊緣微向下卷,上面深綠色,無毛,下面被灰白色絨毛,僅在中脈和側脈上光滑無毛,側脈12—14對,直達葉邊鋸齒;葉柄長8—20毫米,無毛。復傘房花序具花15—20朵,約長2厘米,微具灰白色絨毛;花直徑約8毫米;萼簡鍾狀,外面具灰白色絨毛,內面無毛;萼片長三角形,先端漸尖,外面有灰白色絨毛,內面微具絨毛;花瓣卵形或長圓形;長3—4毫米,寬2—3毫米,先端圓鈍或微凹,內面具絨毛;雄蕊20,短於花瓣;花柱3,稍短於雄蕊,基部合生並有灰白色絨毛。果實近球形,直徑約1厘米,紅色,有淺褐色斑點,3室,先端具宿存萼片。花期5—6月,果期7--9月。

產地分布

陝西甘肅四川貴州。生於疏密雜木林內;海拔800—2600米。模式標本采自湖北。

本種提示

本種的葉片形狀近似長果花楸S.ZahlbruckneriSchneid,惟後者葉片下面絨毛易於脫落,果實長卵形至長橢圓形。2室。又與灰葉花楸S.pallescensRehd.的異點在於後者葉形較小,葉柄和葉脈上均被絨毛,果實直徑較小,外面常不具斑點。

薔薇科·花楸屬植物

花楸屬(Sorbus L. ),薔薇科,約80種,分布於北溫帶,我國有50種,產西南、西北至東北,大部供觀賞用,有些種類可作果樹育種的砧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