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花覽勝
徐霞客在遊記中說:蓮花峰“居黃山之中,獨出諸峰之上”,“即天都亦俯首矣”。他僅憑目測便能得出如此正確的結論,在當時確是了不起的發現。他是指出蓮花峰為黃山最高峰的第一人。
蓮花峰上有飛龍、倒掛等奇松。登峰盤道5里,相對高度110米。登峰起步緩坡稱“蓮梗”,中間穿過四個石洞,古人稱“蓮孔”。洞穴陡立,遊人疊級而上,如在蓮孔中穿行,恰似“傾曲作蟻鏇出花萼中”。沿途風光奇絕,峰壁間有“真好造化”、“非人間也”、“名不虛傳”、“天海奇觀”等摩崖題刻。峰下有蓮花洞、蓮花源。1997年又在蓮花溝開闢500米登山新道,由蹬道、棧橋、觀景台等組成。
絕頂處方圓丈余,名曰“石船”,中有一池一稱“香沙池”。登上峰頂,如置身雲霄,江河一線,雲天一色,俱在遠眺之中。在晴朗的日子,可以東望天目,西瞻匡廬,北窺九華與長江。雨後初晴,四面八方的雲海盡收眼底,無比壯觀。
據傳,古代峰頂常有“天馬”出沒。蓮花峰頂還有一奇觀,就是絕頂四周鐵索上掛滿了各式各樣的鎖。它是年輕的情侶或夫婦攜手扣上的連心鎖,以示永結同心。黃山連心鎖不僅扣在高峰絕頂處,而且幾乎所有的護欄鐵鏈上隨處可見,不僅有兩鎖相扣、共鎖於鏈的“同心鎖”,還有大小不一、相互連結的“全家福鎖”和家人專為孩子系的“長命鎖”。
宋鹹淳四年(1268年),歙縣人,國史院編校吳龍翰,歙人、景定進士鮑雲龍,歙人、文士宋復一等三人,於秋冬之際,自帶乾糧,費時三天,始登峰頂。
後寫下《黃山紀游》一篇,為現存最早游蓮花峰的文字,他們三人也成為有文字記載的第一批登上蓮花峰的人。他們夜宿蓮花峰頂,霜月洗空,一碧萬里,狂放中吹鐵笛,歌遊仙招隱之章。龍翰賦詩,有“鐵笛一聲天未曉,吹開三十六峰雲”之句。
傳說
關於蓮花峰,還有一段神奇的故事:相傳很久以前,觀音大士奉如來佛祖之命,下凡巡視。當她手持淨瓶、柳枝二寶,乘著象徵吉祥如意的蓮花寶座,駕雲來到黃山時,受到山神、水神、花神及仙猿、百鳥的熱烈歡迎。
觀音見山奇水秀,雲霞造燦,草木生輝,又有許多好客的朋友,便久久盤桓,不願離去,早把那森嚴寂寞的“天宮”忘得一乾二淨。一日,如來佛祖派來“烏鴉使者”,催觀音回西天。
觀音不願遵旨,如來佛祖即派眾僧前來捉拿,要治她之罪。觀音也不示弱,立即取出隨身法寶,用柳枝蘸著淨瓶里的法水,向對方揮灑。眾僧素知法水厲害,一旦沾身,立即皮焦肉爛,因而都不敢近身。
加之黃山山神、水神、花神、仙猿、百鳥等齊為觀音助陣,因此,一場惡戰,直打得眾僧落荒而逃而逃。如來無奈,只得降下“佛旨”,將其逐出西天,責令她永住波濤險惡的南海。
所以人們便稱她為“南海觀世音”。其實,觀音壓根兒就沒將如來的“御旨”當回事,讓她住南海,她偏要住在自己心愛的黃山。觀音怕如來再來騷擾,就索性將自己乘坐的蓮花寶座,點化成雄奇秀麗的山峰,這就是後來的蓮花峰。
開放時間
為使黃山景區生態能夠有效的、自然的休養生息,以期實現可持續發展,每年冬春時節(12月1號- 來年3月底)西海大峽谷、蓮花峰、天都峰都會進入維護期,其中蓮花峰和天都峰兩座山峰是輪流開放的,輪換周期為5年。2014年4月1日起,蓮花峰進入又一輪的封閉輪休封山期,天都峰同時開放給廣大遊客朋友登山,朋友們想登蓮花峰得2019年以後了。
黃山旅遊景點
光明頂 | 蓮花峰 | 排雲亭 | 天都峰 | 西海大峽谷 | 迎客松 | 白鵝嶺 | 丹霞峰 | 飛來石 | 翡翠池 | 翡翠谷 | 黃山溫泉 | 夢筆生花 | 齊雲山 | 潛口古建築群 | 人字瀑 | 獅子峰 | 始信峰 | 鰲魚峰 | 百步雲梯 | 百丈瀑[黃山] | 慈光閣 | 芙蓉谷 | 古城岩 | 花山謎窟 | 鯽魚背 | 龍源九龍瀑 | 雙龍松 | 松谷庵 | 松鼠跳天都 | 太平湖 | 唐模 | 天海 | 屯溪老街 | 臥龍松 | 五龍潭 | 玉屏樓 | 雲谷寺 | 步仙橋 | 程氏三宅 | 翠微寺 | 黑虎松 | 黃山野生猴谷 | 接引松 | 連理松 | 麒麟松 | 青鸞峰 | 仙女繡花 | 黃山一線天 | 白雲溪 | 寶塔峰 | 道人峰 | 浮丘峰 | 牯牛降 | 關公擋曹 | 虎頭岩 | 回音壁 | 轎頂峰 | 金雞叫天門 | 孔雀戲蓮花 | 立馬峰大石壁 | 龍爪松 | 牌坊峰 | 清涼台 | 清潭峰 | 三疊泉 | 扇子松 | 聖泉峰 | 十八羅漢望南海 | 石床峰 | 石人峰 | 石筍矼 | 石柱峰 | 書箱峰 | 蜀源村 | 曙光亭 | 松林峰 | 桃花峰 | 桃花溪 | 屯溪老大橋 | 烏龍亭 | 武松打虎 | 犀牛望月 | 仙女彈琴 | 仙人踩高蹺 | 仙人飄海 | 仙人曬鞋 | 仙人曬靴 | 岩寺文峰塔 | 雲際峰 | 雲門峰 | 硃砂峰 | 紫石峰 | 醉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