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家山村

黃家山村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85.9萬元。 該村現有農戶56戶,共鄉村人口267人,其中男性141人,女性126人。 2006年,全村共有603戶,總人口為2061人,其中勞動力人數有1204人。

基本信息

村情概況

全貌全貌

自然資源

黃家山有耕地總面積283.5畝(其中:水田258.1畝,旱地25.4畝),有水面面積1.13畝;主要種植烤菸、水稻等作物,擁有林地1060.56畝,其他面積651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08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沒有路燈。全村有57戶通自來水,有56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56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和10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54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52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96%和93%)。
該村到鄉道路為通路,交通方便,進村道路為土石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1公里,距離最的集貿市場3公里。全村共擁有拖拉機17輛,機車29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43戶,已完成"一池三改"的32戶;裝有太陽能5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271畝,有效灌溉率為95.5%,其中有高穩產田農田地面積225畝,人均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84畝。
該村到2008年底,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有49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4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85.9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53.9萬元,占總收入的62%,畜牧業收入13.4萬元,占總收入的15.5%(其中,年內出欄肉豬450頭,肉牛12頭)。林業收入5萬元,占總收入的5%,第二、三產業收入2.8萬元,占總收入的2.8%,工資性收入8.4萬元,占總收入的8.5%。農民純收入322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養殖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7 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22人,在省內5人,省外17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產業,產品主要銷售往省內,無完善的銷售渠道。 2008年烤菸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5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58%。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56戶,共鄉村人口267人,其中男性141人,女性126人。農業人口266人,勞動力154人,從事第一產業152人。該村以漢族民族為主,261人,少數民族1人,其中白族1人,全村人口按教育程度,中學103人,國小113人。
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7人,占人口總數的2.6%,參加農村合作醫療農戶56戶,共263人,參合率97%,享受低保5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3.1公里,距離鄉衛生院3.5公里。
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1個。人畜混居的農戶5戶,占農戶總數的9%。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界頭中心國小,中學生就讀到騰七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1公里,距離中學3.6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人數32人,其中小學生18人,中學生14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8年底,已簽訂農業承包契約60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83.5畝。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始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電網改造。

山東省墨市龍泉鎮黃家山村

村莊由來
在石門西南4公里處。據《黃氏族譜》載:明萬曆十七年(1589),黃氏來此立村,村西有一小山,亦為黃氏所有,稱黃家山。因名村為黃家山。據傳:黃姓遷來前,解姓居此,村名木橋夼。同治《即墨縣誌》載:黃家山社屬東移風鄉。
政區人口
全村有耕地面積1939畝。2006年,全村共有603戶,總人口為2061人,其中勞動力人數有1204人。
經濟發展
2006年,全村糧食總產量達到313噸,經濟總收入為1680萬元,人均純收入為5775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