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國

黃國

春秋時期嬴姓侯國,《竹書紀年》載:"(夏)後相即位,二年,征黃夷。"商代黃夷已在淮水之濱建立國家,卜辭中有"伐於黃尹二羌"的記載,是後人祭祀先公黃尹,可見古潢(黃)國是商之同姓國。周人滅商後,黃人歸服,得以保留。從出土的東周時期黃國及相關的青銅器看,嬴姓黃國與娰姓曾國等一直保持婚姻關係。

歷史

黃國先民即夏商時期的黃夷。因黃國所處的特殊地理位置,被楚所亡是在情理之中。黃國文化在保留東夷本土文化因子的基礎上,深受中原文化的影響,並在器物製造技術、紡織技術、雕刻與繪畫技術方面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有些甚至超過當時的中原文化水準。其墓葬制度、生活習俗等方面自成一格,並對周邊地區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它既是一個文化的傳播區域,又是東西、南北文化的交匯與融合區域。

黃國作為侯爵國,史實見於《左傳》,始於魯桓公八年(公元前704年)。這時楚國方興,在楚地約會諸侯,黃、隨二國都沒參加,

結果,漢陽的隨國受到討伐,淮水的黃國由於相距較遠,躲過一劫,但也遭到楚國的斥責。魯莊公十九年(公元前675年),楚文王首次伐黃。

面對勢力已擴張到淮河中上游的楚國,黃國採取了依靠強齊抵禦強楚的策略。魯僖公二年(公元前658年),黃國參加了在宋地舉行的謀劃伐楚的齊國、宋國、江國、黃國等四國會盟。

第二年,四國又在山東陽穀盟會。

前655年秋天,黃、江二國伐陳。隨著齊國霸主地位的形成,淮域諸國紛紛叛楚附齊。極力北上爭霸的楚國當然不甘示弱,前655年就將黃國的姻親小國弦國滅掉,弦國國君逃到了黃國。

6年後,即前649年冬,楚國藉口"黃人不歸楚貢",出師由伐黃。

半年後,即前648年夏,黃國終於被楚成王帶兵滅國了。

黃國據《史記》與《黃國故城志》所載黃國建國創始人為贏姓伯益長子大廉字太康,建於公元前2148年春光州定城西十二里故城古隆鄉。黃夷南下中原,東夷少昊的後裔--黃夷的後代贏姓伯益長子大廉字太康建立了黃國。《原始社會晚期至夏朝商朝和西周時期稱黃邑,東周列國時期稱黃國。夏襄王四年癸酉(公元前648年)約傳衍五十代黃國裔孫,春秋末年被楚國吞併,地名依然稱黃邑。進入封建社會以後稱光州。

古黃國處於江淮之間,守東方諸國西入淮河上游的門戶,當南楚北進中原之要衝。地理位置非常重要。魯僖公十二年(前648)黃國為楚人所滅。黃國屬東夷之國,處於楚與中原之間,在其發展過程中,有機地融合了中原文化、東夷文化與楚文化。

族源

關於黃國的族源,據司馬遷《史記》所記,黃國為伯翳(伯益)之後:“秦之先,帝顓頊之苗裔孫曰女修。女修織,玄鳥隕卵,女修吞之,生子大業。大業取少典之子,曰女華。女華生大費,與禹平水土。已成,帝錫玄圭。禹受曰:‘非予能成,亦大費為輔。’帝舜曰:‘咨爾費,贊禹功,其賜爾皂游。爾後嗣將大出。’乃妻之姚姓之玉女。大費拜受,佐舜調馴鳥獸,鳥獸多馴服,是為柏翳。舜賜姓贏氏……其後分封,以國為姓,有徐氏、郯氏、莒氏、終黎氏、運奄氏、菟裘氏、將梁氏、黃氏、江氏、修魚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然秦以其先造父封趙城,為趙氏。” 司馬遷所提到的嬴姓之後在西周至春秋時期為諸侯者有江蘇的徐國、山東的郯國、莒國,安徽的終黎國,河南境內的黃國、江國,遷至陝西的秦國。對於贏姓之始祖,史載出於上古東方部族,為少昊的後裔。這是一個以鳥為圖騰崇拜的部族。

《左傳·昭公十七年》載郯子朝於魯,向魯人講述自己祖先的故事,讓孔子十分佩服,並虛心向郯子學習。郯國與黃國源出同一祖先,且並為嬴姓,可見關於史書對嬴姓族源的認定是可靠的。商族與嬴姓同為鳥圖騰氏族,早期應是東夷的一部分,為少昊後裔,其強大後分立為子姓,甲骨文(前6213、乙4642)記載,祭祀時“帝黃奭三羊”和“貞用於黃奭佑三牛”,說明黃奭是商族先公,根據現代商朝氏族齒序排列研究,後卜辭有“王固日,其於黃尹告”(甲骨文合集7.323),又有卜辭“貞:叀黃令口方”,說明黃是商代重要的官員可以號令口方,都說明商有同姓黃族。卜辭有“王在潢,貞王其星大兌”,卜辭中有"伐於黃尹二羌"的記載,是後人祭祀先公黃尹,可見古潢(黃)國是商之同姓國,是商時期的重要方國,它與商王朝保持著密切而融洽的聯繫。

贏姓遠祖當為東方部族的少吳氏後裔,至舜、禹之時,其近祖伯益(伯翳)與偃姓的皋陶同時受封于山東和淮河中下游地區,為贏姓,秦、徐、郯、莒、黃、江等方國同祖同宗。贏姓部族與東方其他部族被夏人、商人和周人視為東夷,黃國原為夏商時期活動於淮河流域的黃夷,在夏商的軍事壓力之下西遷至安徽與河南交界處,這便是周代時黃國的前身。

黃國從夏朝2148公元前—春秋末年公元前648年存在了1500年黃國國君大廉字太康約延續繁衍50代子民。到周襄王四年(公元前648年)被楚國吞併以後,黃氏宗族存在了一千五百年整的貴族地位,變成了中華民族中的平民百姓,變成了自食其力的勞動者,融合在中華民族的大家庭之中,走上新的生活旅程。

地理位置

以黃國都城為中心的黃邑地區,地處河南、湖北、安徽三省邊界,沃野千里,山清水秀,水陸交通方便,農業發達,人民豐衣足食。當地農田盛產水稻、小麥、棉花等農作物和經濟作物,是長江以北,黃河以南的魚米之鄉。

據歷史資料記載,顓頊帝的都城在今河南省濮陽一帶。當時還處於原始社會後期階段,社會總人口少,社會生產力低下,人民所繳的賦稅和貢品不足於統治者的特殊生活費用。帝王的子孫人數太多,必須分封一大批王子王孫到全國各地為小王侯,食邑當地,由當地人民的賦稅和貢品,供給王子王孫的特權階層的生活。黃氏宗族就是在這種歷史背景之下來到黃國當統治者,過著統治者的貴族生活。夏、商、周曆代王朝,遵循先祖帝王分封制度,承認黃國的王侯地位,世襲相傳至公元前648年被楚國所滅之後,黃氏宗族結束了統治者的地位,與當地人民和睦相處,共謀生存,共謀發展。

河南省 潢川縣 黃國故城 衛星圖河南省 潢川縣 黃國故城 衛星圖

黃國故城位於河南潢川縣西北6公里處的隆古鄉。城址長方形,周長6700米

,城牆殘高5米-7米,時代為西周到春秋時期。在黃國故城西南約20公里的光山縣寶相寺一帶,發現黃國貴族墓地。1983年發掘出黃君孟夫婦墓,1988年發掘出黃季佗父墓。在黃國疆域內的羅山、光山、潢川等地都出土不少珍貴的黃國文物,時代多為春秋早期。現尚存三處城門豁口,是目前河南省東南地區發現的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座古城遺址。由於它在公元前648年被楚國所滅,迄今經過2650多年的改朝換代和災荒戰亂,時過境遷,古城荒廢倒塌,今天的黃國都城已經蕩然無存,已經掩埋在一片田野百植之中。

在黃國都城故址的一個小山崗上有一個小水池,池邊豎著一塊石碑,石碑上邊刻著“歷史文物重點保護單位,黃國宮殿天池,潢川人民政府立”。在黃國都城的西面,有戰國四君子春申君黃歇的墳墓,是公元1996年潢川縣黃氏宗親會重修的,其餘的古蹟蕩然無存。解放後發掘黃國都城時的700多件青銅器的歷史文物,被中國歷史博物館珍藏。

宗族後裔

隨年代的向前推移和黃氏宗族人口的增長,人口的增多,歷代分支繁衍,必須採取分支遷居的方式,來維持宗族的繁衍與發展的局面。因此,黃氏宗族根據中華民族的留長遷幼的方式,各房留長子往黃國繼承祖業,次子以下的兄弟外遷移居他鄉,另創基業,各自立自強,興旺發達。經過四千多年的歷代遷移傳播,大江南北,黃河之濱,長城內外,海內國外,五洲四海,處處都有黃氏宗親在居住,在創業,在發展。黃氏子孫,勤勞智慧,遵紀守法,艱苦創業,處處繁榮昌盛,丁財日熾,人文蔚起,形勢喜人。

黃國出土文物黃國出土文物

世界黃氏宗親總會第十屆第二次懇親大會在武漢市江夏區隆重舉行,來自美國、新加坡、泰國、韓國、馬來西亞等11個國家和地區以及國內福建、廣東、河南、上海等20多個省的1800餘黃姓後裔來江夏尋根問祖、投資興業。

戰國四君子之一的春申君黃歇是中國大姓“黃”姓的始祖。江夏,是海內外黃姓華人公認的總郡望和發祥地,故有“天下黃姓出江夏,萬派朝宗江夏黃”之說。數千年來,黃氏子孫以“忠、孝、義、和”為理念,自強不息、開拓進取,為宗族的興旺、國家富強做出了重要貢獻。

海外華人華僑中的黃姓族人興起了一股來江夏尋根謁祖的熱潮。武漢市江夏區政府以及江夏黃氏研究會順勢而為,採取系列措施擦亮“江夏黃”歷史文化品牌:重建黃氏大宗祠和春申君黃歇古墓;申報“天下黃姓江夏祭”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投資拍攝電影《春申君》等。此次大會的主要活動有:舉辦“天下黃姓江夏祭”祭祀活動;拜謁黃姓上始祖黃歇;召開世黃總會十屆二次懇親大會;召開首屆“江夏黃”經濟論壇暨項目推介會;舉辦《江夏崛起》大型文藝晚會;舉辦首屆“江夏黃”文化論壇書畫筆會等。活動中,江夏區重點向海內外黃姓企業家推介了中山艦旅遊綜合開發等16個項目。世界黃氏宗親總會成立於1980年,成立以來,每年分別在美國、台灣、菲律賓等地舉辦懇親大會,每屆三次,這是“世黃大會”30年來首次在中國內地舉行。

歷代國君

國君列表

1、黃熙侯 黃石

2、黃惠侯 黃宜(莊)

3、黃文侯 黃孟(泰)

4、黃昭侯 黃顯

5、黃惠侯 黃寬(莊)

6、黃景侯 黃亮(春)

7、黃成侯 黃安民(達)

8、黃武侯 黃前(簡)

9、黃穆侯 黃企生(遠)

括弧中為周天子所賜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