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麻雀科Passeridae是新成立的科,由過去的文鳥類(文鳥科,也可分成文鳥科和梅花雀科2科),鶺鴒科和岩鷚科的成員構成。麻雀科是舊大陸特別是舊大陸熱帶地區非常繁盛的一個科,但有些成員也分布到新大陸,還有一些成員被引進世界各地。
外形特徵
體形中等或形小;雌雄同色或異色;嘴基厚鈍,嘴呈粗而短的圓錐形,嘴緣光滑無缺刻;角質齶兩側縱棱的後端左右合併成“U”或“V”形;鼻孔裸露,近於前額而遠離嘴緣;跗蹠具盾狀鱗,翅長適中,初級飛羽9枚或10枚,若具10枚,則第一枚纖小,通常短於第二枚之半,尾方形或楔形。
生活習性
麻雀科是與人類伴生的鳥類,棲息於居民點和田野附近。白天四處覓食,活動範圍在2.5~3千米以內。在地面活動時雙腳跳躍前進.翅短圓,不耐遠飛,鳴聲喧噪。主要以穀物為食。當穀物成熟時,多結成大群飛向農田吃穀物。繁殖期食部分昆蟲,並以昆蟲育雛。繁殖力強。在北方,3~4月開始繁殖,每年至少可繁殖2窩。在南方,幾乎每月都可見麻雀科繁殖雛鳥。巢簡陋,以草莖、羽毛等構成,大都建在屋檐下和牆洞中。每窩產卵4~6枚。卵灰白色,滿布褐色斑點。雌雄輪流孵卵。孵化期11~12天。雛鳥全身裸露,15天以後才能出飛自行尋食。
亞種分化極多,廣布於我國南北各地,也廣布於亞歐大陸,是一種最常見的雀類。
一般麻雀科體長為14厘米左右,褐色。雌雄形、色非常接近。喙黑色,呈圓錐狀;跗跖為淺褐色;頭、頸處栗色較深,背部栗色較淺,飾以黑色條紋。臉頰部左右各一塊黑色大斑,這是麻雀科最易辨認的特徵之一,肩羽有兩條白色的帶狀紋。尾呈小叉狀,淺褐色。幼鳥喉部為灰色,隨著鳥齡的增大此處顏色會越來越深直到呈黑色。幼鳥雌雄極不易辨認,成鳥則可通過肩羽來加以辨別,雄鳥此處為褐紅,雌鳥則為橄欖褐色。
麻雀科為雜食性鳥類,夏、秋主要以禾本科植物種子為食,育雛則主要以為害禾本科植物的昆蟲為主,其中多為鱗翅目害蟲。由於親鳥對幼鳥的保護較成功,加上繁殖力極強,因此麻雀科在數量上較許多種鳥要多,這樣在莊稼收穫季節容易形成雀害。冬季和早春,麻雀科以雜草種子和野生禾本科植物的種子為食,也吃人類扔棄的各種食物。
除繁殖、育雛階段外,麻雀科是非常喜歡群居的鳥類。秋季時易形成數百隻乃至數千隻的大群,稱為雀泛,而在冬季它們則多結成十幾隻或幾十隻一起活動的小群。這種小生靈非常聰明機警,有較強的記憶力,這和其它許多小型雀不同,如得到人救助的麻雀科會對救助過它的人表現出一種親近,而且會持續很長的時間。在麻雀科居住集中的地方,當有入侵鳥類時它們會表現得非常團結,直至將入侵者趕走為止。麻雀科在育雛時往往會表現得非常勇敢,俄國作家屠格涅夫曾在他的短篇小說《麻雀》中記載過一隻親鳥為保護不慎墜地的幼鳥以其弱小的身體面對一隻大狗而不退縮的感人場面。如果你願意對麻雀科進行連續觀測,你會發現它們是非常可愛的小生命,特別是它們的集體行為是研究鳥類行為學的重要素材。
分類
麻雀科有386種,是鳥類第六大科,分為5個亞科,其中包括不少人們最熟悉的鳥類。
麻雀科
麻雀亞科
鶺鴒亞科
岩鷚亞科
織布鳥亞科
梅花雀亞科
食療價值
文烏科動物麻雀的肉。麻雀有秒雀、家雀、黃雀、瓦雀、賓雀。我國各地均有分布。獲得後,去毛和內臟,洗淨鮮用。
[性能]味甘,性溫。能補益精髓,補腎壯陽,縮小便。
[參考]含蛋白質、脂肪、鈣、磷、鐵等成分。
[用途]用於腎氣虛衰,精髓不足,眩暈耳鳴,腰膝酸軟,陽痿不舉,小便頻數或餘瀝不盡等。
[用法]煨食,入菜餚等。
[注意]陰虛火盛或陽強易舉者不宜食。
[附方]
1,雀肉粟米粥:麻雀5隻,粟米100g,蔥白少許。先將雀肉用食油炒熟。再用米酒1杯略煮,加水適量,下粟米同煮,待米將熟時,下蔥白及油、鹽、花椒調味。空腹食。
源於《養老奉親書》。本方取雀肉補虛助陽,米酒同煮以助其溫熱補益之性;粟米能養胃氣;蔥溫陽,尚可為雀肉輔佐。適用於腎虛陽衰,腰膝酸軟,體倦乏力,小便頻數,或腎虛陽痿。
2,椒鹽雀肉:麻雀3~5隻,用植物油煎熟,放少量花椒粉、食鹽拌勻,嚼食,酒送下。
本方用麻雀肉補腎壯陽,油煎之香熟可口,調以椒、鹽,其味更美,以酒送下,猶可助其溫補之性。用於腎虛陽痿精少或早泄等。
藥用級保護
麻雀科的肉、血、腦髓、卵,古人都作藥用。古人認為麻雀肉微溫無毒,有“壯陽、益精、補腎、強腰”的作用,但實際藥用價值甚微。
今天從動物保護和對生命尊重的角度,食用麻雀肉的劣行已漸漸淡出了人們的生活。
該物種已被列入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我國主要種類及分布
白腰雪雀
•中文名:白腰雪雀
•物種分類:鳥類→雀形目→文鳥科
•拉丁名:Montifringillataczanowskii
•英文名:White-rumpedSnowFinch
•屬中文名:雪雀屬
•國內分布:白腰雪雀是我國特產鳥類,分布於我國青海東北部祁連、青海湖、東部大通河、天峻、貴南、門源、南部玉樹,西藏南部亞東、帕里、卡拉、班戈,西南部改則、革吉、普蘭、東部芒康和昌都地區,四川西北部石渠、德格、西部甘孜、巴塘和北部若爾蓋等地。
•國外分布:國外僅偶見於錫金。
•是否藥用動物:否
•是否經濟動物:否
•Iucn2003:LC.IUCN2003:Notlisted
•遷徙:留鳥
•生境:棲息于海拔3000-4500m的高山草地、草原和有稀疏植物的荒漠和半荒漠地帶,是一種耐寒的高山、高原草地荒漠鳥類。
•體型:體重♂20-43g,♀20-40g;體長♂140-180mm。
•食性:主要以草子、植物種子等植物性食物為食,也吃昆蟲等動物性食物,特別是繁殖期間喜吃昆蟲。所吃昆蟲種類主要有蝗蟲、象鼻蟲、步行蟲、甲蟲等。
•習性:成對或小群活動,棲息環境較為穩定,尤其是繁殖期間,冬季進行小範圍的遊蕩或垂直遷徙,成群在雪地上,有時也到居民點附近牲畜棚中活動和覓食,善於在地上奔跑、跳躍。飛翔甚有力,但飛行高度較低,通常離地10m左右,每次飛行距離不遠。善鳴叫,尤其是繁殖期間,叫聲似“duid、duid”或“Jie、Jie、Jie”。
•繁殖:繁殖期5-8月。繁殖期間雌雄鳥甚為活躍,雄鳥常圍繞著雌鳥鳴叫,並相互追逐。也有報告說在求偶期間,雄鳥還進行像百靈鳥一樣精巧的炫耀飛行和在地上作求偶跳舞表演,同時還發出一種像擊鼓似的歌唱聲。營巢於岩石洞穴、廢棄房屋牆洞和鼠兔廢棄的洞穴中。由於經常出入於鼠兔洞中,而鼠兔又很少攻擊它們,故被人們稱之‘鳥鼠同穴’。實際上它們並非同時居住在一起,雪雀僅利用鼠兔的棄洞或盲洞營巢和休息。巢由枯草莖葉構成,內墊有羊毛、鼠毛等獸毛和鳥類羽毛。5月曾在青海門源鼠兔洞中發現一巢,離洞口約1.5m,外徑19cm,內徑8.5cm,高10cm,深6cm;巢內有卵5枚,卵白色,大小為23.2-24.6mm×17.0-17.3mm,重3.4-3.7g。
黃胸織布鳥
•中文名:黃胸織布鳥
•物種分類:鳥類→雀形目→文鳥科→織布鳥屬
•拉丁名:Ploceusphilippinus
•英文名:BayaWeaver
•屬中文名:織布鳥屬
•國內分布:國內分布於雲南西南部雙江、耿馬、景東和南部西雙版納、思茅、普文等地。
•國外分布:國外分布於巴基斯坦、尼泊爾、錫金、印度、斯里蘭卡、孟加拉國、緬甸、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
•是否藥用動物:否
•是否經濟動物:是
•經濟用途:嗜食稻穀,經常竊食,危害很大,是為當地的害鳥之一。此鳥可供觀賞,供籠養用,化害為益。
•Iucn2003:LC.IUCN2003:Notlisted
•遷徙:留鳥
•生境:主要棲息於開闊的原野、河流、湖泊、水渠、蘆葦、沼澤等較為潮濕的地區,也出沒於水稻田、果園和庭院中樹上,不喜歡山地、森林和荒漠。
•體型:體重♂19-30g,♀21-26g;體長♂132-157mm,♀135-155mm;嘴峰♂15-18mm,♀15-18mm;翅♂66-78mm,♀66-76mm;尾♂46-55mm,♀44-56mm;跗蹠♂18-21.5mm,♀19-22mm。
•食性:以稻穀、草子、果實、種子等植物性食物為食,繁殖期間也吃蝗蟲、甲蟲、鱗翅目和鞘翅目昆蟲及昆蟲幼蟲、小型軟體動物等。
•習性:常成群活動,通常呈數隻或10多隻的小群,但秋冬季節有時呈數十隻甚至上百隻的大群,特別是在稻穀成熟季節,常數十隻或上百隻的大群飛到農田覓食,給穀物收成帶來一定損失。性活潑而大膽,不甚怕人。常在枝間跳躍和鳴叫,叫聲單調、尖細,似‘chit、chit、chit’。
•繁殖:繁殖期4-8月。常成群在一起營群巢於樹上,匡邦郁1960年4月在西雙版納勐養附近的3棵大樹上共找到26個巢,其中一棵樹斜立於水塘邊,樹枝多伸向水面,其上共有6個巢,有一個巢離水面大約2m,另一棵上有12個巢,還有一棵樹上有8個巢。在巴基斯坦,曾發現一個多達200個的巢群,分散在鄰近的7棵樹上,最多的兩棵樹上有巢56個和63個(Roberts1992)。巢由撕成線條狀的草葉或水稻葉編織而成,結構極精巧,形狀亦很奇特,呈袋狀或梨狀。懸吊於喬木樹側枝枝條上。營巢由雄鳥獨自承擔。雄鳥製取葉片絲的方法很特別,當需要營巢材料時,雄鳥飛到高草叢或水稻田中,徑直咬住稻葉或草葉基部,然後朝空中向上飛,葉片則被撕裂成線條狀。雄鳥首先用葉片絲纏繞在枝條上編織巢柄,然後向下編織實心的巢頸,由此再逐漸擴大成圓形,然後再向下延伸編織,當巢編織到一半、形狀像一個倒置的杯時,雄鳥開始試圖吸引雌鳥,如果吸引不來雌鳥,則所編織的巢即廢棄。雄鳥吸引雌鳥時,多站在已築好的半個巢上,一邊迅速地扇動兩翅,一邊發出它特有的帶有點喘息聲的歌唱。這一表演,常常刺激群體中其他雄鳥也跟著炫耀表演起來。但是雌鳥通常只飛到巢已完成一半的雄鳥旁,而未完成一半的巢,雌鳥不光臨。當一個雌鳥選中了一個巢以後,它就飛到這個雄鳥巢上,與雄鳥結成對,此時雄鳥才開始完成球形的產卵室和巢底側面的一漏斗狀出入口,雌鳥也銜取一些細草作為卵室的內墊材料。巢的大小據在雲南景東對2隻巢的測量為:巢柄長17.0cm和20.0cm,巢身長16.0cm和21.5cm,巢外徑16.5cm×18.2cm和17.0cm×8.0cm,巢口外徑9.4cm×2.3cm和10.0cm,巢口內徑8.5cm×6.5cm和9.0cm×7.0cm,巢內高10.5cm和9.5cm,巢內徑15.5cm×6.5cm和9.0cm×7.0cm,巢室深6.5cm×6.0cm,巢室內徑7.5cm×6.0cm。雲南南部測量的4巢明顯較大:外徑平均為35.7(32-41)cm×14(14-14)cm,巢頸長9.5(4-18)cm×4.6(3-8)cm,巢口外徑平均6.8(6.4-7.4)cm,巢口內徑平均5.3(4.7-5.8)cm。頭一年的雄鳥就企圖營巢,但很少有成功的,一般都在2齡時開始營巢。每窩產卵3枚,偶爾有多至5枚或6枚的,有的認為6枚卵或許是2個雌鳥所產。卵白色、光滑無斑,大小為18.9-22.3mm×13.7-15.2mm。黃胸織布鳥屬一雄多雌制,雄鳥和雌鳥的結合很短暫,當完成交配雌鳥開始孵卵以後,雄鳥即離開雌鳥,開始營造新的巢和吸引新的雌鳥與之交配產卵。據報導,在一個繁殖季節,一個雄鳥最多成功地營造了5個巢和吸引了5個雌鳥與之交配產卵。孵卵由雌鳥單獨承擔,孵化期14-15天。雛鳥晚成性,雌鳥獨自育雛,經過16-17天的餵養,幼鳥即可離巢
山麻雀
中文名:山麻雀
•物種分類:鳥類→雀形目→文鳥科→麻雀屬
•拉丁名:Passerrutilans
•英文名:CinnamonSparrow
•屬中文名:麻雀屬
•國內分布:國內分布於華東、華中、華南、西南和長江流域等地,北達黃河下游、山東半島、河北南部、山西南部、陝西秦嶺、寧夏徑源和甘肅南部,西至青海東部、四川和西藏東部,南至雲南、廣西、廣東、香港、福建和台灣等地。
•國外分布:國外分布於阿富汗、巴基斯坦、克什米爾、尼泊爾,錫金、不丹、孟加拉國、印度阿薩姆、緬甸北部和越南北部、朝鮮、俄羅斯薩哈林島、庫頁島及日本北部。
•是否藥用動物:否
•是否經濟動物:是
•Iucn2003:LC.IUCN2003:Notlisted
•遷徙:留鳥,部分遷徙
•生境:棲息于海拔1500m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腳平原地帶的各類森林和灌叢中,在西南和青藏高原地區,也見於海拔2000-3500m的各林帶間。多活動於林緣疏林、灌叢和草叢中,不喜歡茂密的大森林,有時也到村鎮和居民點附近的農田、河谷、果園、岩石草坡、房前屋後和路邊樹上活動和覓食。
•體型:體重♂15-21g,♀16-29g;體長♂120-140mm,♀113-138mm;嘴峰♂10.4-12mm,10.2-12.8mm;翅♂68-73mm,♀62-72.3mm;尾♂47-54mm,♀42-52mm;跗蹠15.6-19mm,♀15.4-19mm(指名亞種)。
•食性:山麻雀屬雜食性鳥類,主要以植物性食物和昆蟲為食。所吃動物性食物主要為昆蟲,其中較常見的有金花甲、金龜甲、叩頭甲、蜷象、蜻蜓幼蟲、鱗翅目幼蟲、象鼻蟲、瓢蟲、螞蟻、蟬、蚊、銅綠金龜甲等鞘翅目、鱗翅目、膜翅目、半翅目、蜻蜓目等昆蟲和昆蟲幼蟲。植物性食物主要有麥、稻穀、蕎麥、小麥、玉米以及禾本科和莎草科等野生植物果實和種子。
•習性:性喜結群,除繁殖期間單獨或成對活動外,其他季節多呈小群,在樹枝或灌叢間飛來飛去或飛上飛下,飛行力較其他麻雀強,活動範圍亦較其他麻雀大。冬季常隨氣候變化移至山麓草坡、耕地和村寨附近活動。
•繁殖:繁殖期4-8月。營巢于山坡岩壁天然洞穴中,也築巢在堤壩、橋樑洞穴或房檐下和牆壁洞穴中,也有報告在樹枝上營巢和利用啄木鳥與燕的舊巢。巢主要用枯草葉、草莖和細枝構成,內墊有棕絲,羊毛、羽毛等,雌雄鳥共同參與營巢活動。巢的大小在四川馬邊崖壁天然洞穴中找得的2巢測量,外徑分別為6.4cm×8.8cm和9cm×13cm,內徑5.2cm×6.1cm和7cm×9cm,高9.7和6cm,深2.8和2.5cm。每窩產卵4-6枚,1年繁殖2-3窩。卵白色或淺灰色、被有茶褐色或褐色斑點,尤以鈍端較密,常在鈍端形成圈狀,卵的大小為17-21.1mm×13.0-14.8mm,卵重7.9-8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