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田耕作

小麥生長發育所需要的生活條件,光、溫取自氣候,而水,氣,養分等主要來自土壤。實踐證明,在肥沃土壤上即使當季少量施肥,也可獲得高產,而在瘠薄土壤上雖然增施肥料,也難以達到預期目標。因此,農田建設是小麥持續高產穩產的根本措施。

基本信息

措施

(一)建設高產、穩產麥田
1.小麥高產對土壤的要求,小麥適應性強,各種類型土壤均可種植,但要高產穩產,必須有綜合性能較好的土壤,主要表現是:
土層深厚,結構良好 耕層較深,有利於蓄水保肥,促進根系發育。土壤結構是指固體(有機體和無機體)、液體、氣體的組成比例,它與土壤水分、空氣,溫度、養分有著密切關係,如沙土、重粘土結構不良,難以形成高產。
有機質豐富,養分充足 有機質能直接為作物及微生物提供養分,並在轉化過程中形成腐殖質,既改變沙土的鬆散狀態和粘土的堅韌狀態,又能提高蓄水及通氣性能,並有利於耕作,所以是量度土壤肥力的重要內容。西南區高產麥田有機質應在2~3%以上,全氮0.2%,全磷0.12~0.25%、速效鉀40~100pppm,養分平衡。
土地平整,能灌能排 這是防止水、土、肥流失,保證田間作業質量,使小麥生長均勻一致,實現旱澇保收的重要條件之一,特別是丘陵山區更應重視土地平整工作。
最後,土壤酸鹼度(ph)對小麥生長也有影響。ph 6~8均可種植,但以6.8~7的中性土壤較宜。
2.低產田、土的改良,不同地區所謂低產田土是與高產相對而言,並無統一指標。據統計,西南三省中低產田土約為13.8~40.0%,根據其理化特性對於小麥生長發育的影響,歸納為以下主要問題,並提出簡要改良措施。
(1)山區、丘陵旱地,土層淺薄,又無結構,水土流失,跑水跑肥,形成旱、薄、瘦、蝕等特點。應以聚土種植為中心,逐年加深耕層,增施有機肥,強化培肥;橫坡種植,爛蓄水土,平整土地,坡改梯田等,提高土壤生產潛力
(2)黃、紅壤以及由它們發育成的水稻土,質地粘重,通氣不良,“天晴一把刀,下雨一包糟”,耕性很差;ph多為5~6,酸性較強,有效磷奇缺,形成粘、酸、冷、爛等特點。應在深耕曬垡、稿稈還田或增施有機肥的基礎上,客土摻砂,施用石灰,改良土壤結構,提高土溫。
(3)麥田濕害是小麥生產的又一障礙因素,尤其土質粘重,地勢低洼之地,在秋雨較多年份影響更大。應徹底搞好排水系統,降低地下水位,結合深溝高廂,實行炕土硒垡,或採用少耕免耕,以達到合理利用並戰勝濕害。
(二)耕作與整地
耕作整地可使耕層鬆軟,土碎地平,於濕適宜,促進小麥苗全苗壯,保證地下部與地上部協調生長,所以是創造高產土壤條件的重要環節。具體方法,因水田、旱地以及不同前作而不同。
1.稻麥複種的麥田整地 由於稻田長期浸水,土壤板結,通透性較差,所以要通過水旱輪作,乾濕交暫,促進土壤熟化。整地特點是,前作收穫較早時,應抓住宜耕期儘早翻耕,以利用初秋的高溫晴朗天氣,充分炕土曬垡播種前再行淺耕細耙,達到深軟細乎,上虛下實;前作為晚稻或雜交稻制種田,由於收播間距很短,應在水稻散籽時即開溝排水,力爭薄片曬垡,短期炕田;在不貽誤小麥適時播種的前提下,也可淺鏇整地,為小麥創造良好的苗床和生長基地。
2.旱地小麥的整地 要立足於逐年加深耕層,結合增施有機肥,提高保蓄水肥的基礎上,根據不同複種形式進行整地。即前作收穫較早者,如春玉米、高粱、菸草等,收穫應首先淺耕滅茬,然後深翻炕土,使殘茬腐爛並接納秋雨,雨後淺耙,減少蒸發,另一類如甘薯棉花等,收穫時間緊迫,如果用常規之法,勢必貽誤播期,這是西南區小麥低產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一方面推行在前作後期行間鬆土保墒,種麥時再耕細整平,另一方面提倡挖薯,平地、施肥、播種等連續作業,保證小麥適時播種。
(三)少耕、免耕與半旱式栽培
1.少耕與免耕 所謂少耕、免耕,是與傳統的整地而言,減少整地次數,降低整地強度,而對於田濕土粘,耕作困難,又易破壞土壤結構的麥田,免去不必要的甚至有害的耕作,所以這是對小麥整地技術的一個發展和完善。據對稻茬麥免耕研,其增產機理可以歸納如下,
(1)保持良好士壤結構與水分 免耕未打亂土層,保持了水稻土原有孔隙,避免濕耕造成的粘閉現象。免耕與翻耕相比,耕層土壤容重分別為i.15~1.20及1.34~1.40,水、氣比較協調。
(2)利於提高播種質量 在保證適時播種的前提下,由於田面平整,利於挖窩或開溝點播,貫徹種植規範,避免了粗耕爛種所造成的深籽、叢籽、露籽,達到苗齊,苗勻、苗壯。
(3)根系發達,抗倒力強 土壤結構較好,有利於根系發展和吸水。據多點調查,免耕單株次生根數比翻耕平均多16.0%;灌漿期用32P示蹤測定,標記後第8天,脈衝數高出63.01%。
(4)壯苗早發,增產顯著 免耕田有較好的土壤生態環境,幼苗出時快,分櫱早,生長優勢明顯。在各個生育時期,免耕的葉面積指數均高,群體光合能力強,單位面積增產5~20%。
定位研究(4年)以來,對後作水稻未發生不利影響,但長期免耕後與土壤肥力、病蟲害的關係如何,尚須繼續進行探索。此外,免耕田雜草較多,後期也易脫肥,所以應有適當的配套措施。
2.半早式栽培 小麥半旱式栽培是水田自然免耕的重要環節。它是在半旱式水稻收穫後,利用原壟埂稍加修正後播種小麥。下濕、爛泥田廂寬170~200厘米,一般為27~40厘米,溝寬33~40厘米,溝深27~33厘米。用溝中稀泥覆蓋稻茬和肥料後,晾曬1~2天后播種,並以乾渣糞或細土蓋種。小麥生育期間,溝內保持一定水位(前期距廂面12~15厘米,後期18厘米),以使壟面不乾,既有利於小麥生長,又能保證水稻及時栽插,是冬水田利用改良的一條有效途徑。
半旱式小麥生產水平,一般可達旱作條件下70~80%以上,個別土壤類型還高於旱作水平,因而在西南三省已推廣種植較大面積。其增產原因,除一部分與少耕、免耕相同外,突出作用在於改變了土壤的水熱狀祝。一方面壟溝把小麥根系深度擴大了10厘米左右,而且壟面通透狀況好,又有毛管上升水,水氣協調;另一方面壟溝使土體表面積增大,白晝較平作溫度高1.2~2.0℃,最大可達4℃,夜間比平作降低0.3~0.7℃,土壤受光面積增加約200~400平方米/畝。在良好的水,熱、氣條件下,促進了微生物的活動和有機質的分解,提高了土壤供肥能力。
由於半旱式栽培供肥能力較強,前期應適當控氮,以免增多無效分櫱,但後期容易脫肥,所以應在增施有機肥的基礎上,補施氮、磷肥。此外,半早式栽培的起壟作埂,播種施肥等花工較多,需要提高機械化程度和其他配套技術,進而提高此類中低產田的小麥生產水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