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形和習性
麗麗魚體長5厘米,體形呈長橢圓形、側扁,頭大、眼大、翹嘴。雄體呈紅、橙、藍三色)頭部橙色、嵌黑眼珠紅眼圈,鰓蓋上有藍色斑;軀幹部有橙藍色條紋。背鰭、臀鰭、尾鰭上飾有紅、藍色斑點,鑲紅色邊;雌魚體色較暗,呈銀灰色,但也綴有彩色條紋,色彩奇妙娛目。腹鰭胸位,已演化成2根長絲體。
麗麗魚適宜生活的水溫為21~30℃,最適生長水溫23~26℃、對水質和餌料都沒有苛求,比較愛清澈的老水,因很膽小,水中應多設水草、石塊供它們隱蔽棲息。性溫和,高興時,常噴水作樂。宜與溫和愛靜的魚混養。
繁殖特點
麗麗魚體長4厘米時可選作親魚,雌雄魚的區別除花色不同外,雌魚諸鰭較短,背鰭圓鈍,雄魚背鰭鰭端較尖。宜在ph6.8~7.2,硬度9~10度的水中繁殖。雄魚自擇配偶。其他繁殖特性與厚唇攀鱸同,受精卵1天孵出魚苗,雌魚產卵後撈出,留雄魚守巢護幼。
雌雄鑑別
雄魚體型較大,體色紅、藍綠二色為主色,橙色襯之。其咽喉和腹部也呈亮藍綠色。頭部為橙色,嵌黑眼珠紅眼圈,分外有神。鰓蓋上部有邊緣不整齊的艷藍色,從鰓蓋末端直到尾柄基部為紅藍相間的橫向寬條紋。背鰭、臀鰭、尾鰭都有紅色邊緣,鰭上還飾有紅、藍色斑點。背鰭末端尖銳。雌魚體型嬌小,體色沒有雄魚美麗、較暗,常呈銀灰色,但也點綴有彩色條紋。各鰭較雄魚短,顏色也淺,但也有紅色的邊緣。背鰭末梢則圓鈍。性成熟時腹部膨脹。
在水族箱中的飼養方法
麗麗魚經常將頭伸出水面吞咽空氣,然後又迅速游進水裡吐小氣泡。這種熱帶魚生性善良,但卻很膽怯,特別是將它們放入一個新的水族箱中的頭幾天,如果不是飢餓所迫,往往躲在角落裡而不出來覓食。偶遇人們趨近,則會馬上迅速游散到水族箱的各角落圖覓避難。由於膽小,麗麗魚喜歡生活在水草和石塊的間隙和後面,而且怕強光,經常躲在暗處。所以,水族箱一定要多種些水草或種植大草,可以為它們提供合適的隱蔽場所,減輕該魚所常受到的驚嚇。麗麗魚比較喜歡生活在高溫的水域,故水族箱需要安置於稍有日光照射到的地方。這種魚對水質的要求不嚴格,但比較喜愛清澈的老水,適宜水溫為18~30℃,最適生長水溫為23~26℃。對餌料也不苛求,不擇食,可餵以乾飼料與活餌。
麗麗魚性溫和,可以和其他相同的熱帶魚混養。當外界安靜沒有干擾時,魚會從水底游上水面,在遊動中噴水發出“啪嗒”聲響,實是水中氧少,它在水中吸收來的氧量少,大部分是依靠鰓上的輔助呼吸器官迷器(labyrinthiform organ)更換氣體,以便直接從水面上的空氣中呼吸氧。所以其可在含氧量少的水域中生活很好,或當此魚被提離水面時,只要時間不太長,亦能生存。
布置魚缸
假山:在魚缸中置一假山,與嬉戲遊動的魚形成動靜結合的畫面,可大大增強景觀的主體感和層次感。假山石料種類很多,有太湖石、砂積石、水晶石、斧劈石、鐘乳石等。要儘量挑選石面比較光滑,沒有尖銳鋒利的尖突,並含石灰質較少的石料,精工製作後才可放入魚缸。其體積不宜過大,數量也不宜過多,僅作點綴增加立體感、層次感而已。水草:觀賞魚缸中的水草不僅可烘托活潑多姿的魚兒,點綴魚缸畫面,而且在陽光下進行光合作用,可提高水中溶氧量,有助於純化、改善水質。但是,它在夜間呼吸時會與觀賞魚爭奪氧氣。為此,在觀賞魚缸內也不宜多放水草,只要稀稀地栽植幾株,起到點綴美化魚缸的作用就可以了。
適量鵝卵石:觀賞魚缸底部鋪設觀賞魚缸底部不宜全部鋪設鵝卵石,尤其是黃砂或白雲石。因為有的觀賞魚,如金魚,活動量較大,尤其是大金魚,遊動時會將黃砂翻上來,影響水體的透明度。同時,投餵給金魚吃的餌料,特別是沉性餌料,很容易沉人石子間隙中,時間久了,容易變質發臭。
另外,如果在缸底全部鋪設鵝卵石、白雲石或黃砂等,會阻礙過濾泵工作時使水形成對流,影響魚糞、殘餌順利進人過濾器的嘆管,從而降低過濾器純化水質的功能。因此,美化點綴金魚缸,也只能在底部零星地放上幾顆,多則十幾顆鵝卵石就行了。
同科魚類
珍珠馬甲魚(Trichogaster leeri)原產於泰國、馬來西亞及印尼,是一種常見的淡水熱帶觀賞魚。它的分類地位是鱸形目,攀鱸亞目,毛足鱸屬。該屬中還有兩種常見的熱帶觀賞魚——藍三星和藍曼龍,珍珠馬甲魚的體形較藍三星和藍曼龍稍小一些。
攀鱸亞目的魚類具有鰓上器,珍珠馬甲魚可以利用褶鰓直接呼吸空氣,因此能忍受較為惡劣的水質條件。存活的下限溫度為14℃,食性為雜食性但偏動物性。它的色彩美麗(尤其是繁殖季節的雄魚),容易飼養,所以廣受水族愛好者的歡迎。
形態特徵
珍珠馬甲魚的成魚體長可達12cm左右,全身遍布銀色的細碎斑點,一條黑線從吻端穿過眼徑直達尾柄末端;臀鰭較長而寬,占到2/3體長,其上面也有閃閃爍爍的亮斑;腹鰭胸位且演化成長絲狀(該魚的一大特點),長絲狀的腹鰭可以靈活轉動,有觸覺功能,可感知和辨別食物。雄魚胸部至吻端的色澤呈黃色或橘紅色,繁殖期間尤其明顯,十分美麗;雌魚的色澤暗淡些。
生活習性
該魚原先生活在水草豐茂的水域,其適溫範圍在20~30℃,最適生長水溫24~28℃,pH值6.5~8.5,硬度3~20°dGH。它的性情溫和,尤其是雌魚;雄魚在交配後有攻擊雌魚的傾向,而在平時雄魚之間也鮮有爭鬥。該魚不能與性情兇猛的魚類混養,否則會因受驚嚇而致體色黯淡無光,甚至不吃食;其成魚也不能與體型纖小的脂鯉科魚類(如紅綠燈等)混養,它也會追逐吞食這些小魚。
繁殖
1、親魚的準備和雌雄鑑別
珍珠馬甲魚經過10個月以上的飼養,體長可達6cm以上,性腺開始成熟。據筆者觀察,體長在6~8cm的二齡魚,其繁殖成功率最高,體長超過10cm的個體可能是已經過了青春期,繁殖成功率反而較低(在良好的水族箱環境中珍珠馬甲魚的壽命可超過5齡)。
2、產卵環境
繁殖前先把雌雄親魚隔離飼養20d以上,用水蚤等活餌飼餵。繁殖時視魚體大小把一對親魚放在0.5m×0.4m×0.3m~0.8m×0.5m×0.4m的產卵缸中,水溫調控在25~30℃(最好比平時稍高1~2℃);DO>5mg/L,pH值6.8~7.5,水的硬度為5~10°dGH。珍珠馬甲魚的受精卵為浮性卵,孵化時要求有泡沫巢,故在產卵缸中應放置一些浮在水面上的水草,使雄魚所吐的泡沫集中,有利於泡沫巢的形成。雖然性腺發育良好的雄魚也可在沒有水草的缸角吐泡沫築巢,但放置水草後,所築的泡沫巢直徑更大,一般可達5~8cm;而且水草能誘發親魚較快地進入發情狀態。由於放置的水草須經嚴格消毒,且有時因缺少光照而腐爛,筆者採用直徑5厘米左右的泡沫塊代替水草,效果良好。
3、繁殖行為
性腺發育良好的雄魚在入缸後1~3d內開始吐泡沫築巢,一般約需2~5h左右把巢築好,然後開始追逐雌魚;此時雄魚的色彩變得十分鮮艷,雌魚體色也比平時要鮮艷一些。雄魚在雌魚面前顫動著身體,翩翩起舞,倘若雌魚性腺發育良好,經幾次追逐後便與雄魚相互配合,有時甚至出現雌魚主動追逐雄魚。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雄魚個體比雌魚小,繁殖往往不能成功,或者雌魚不能把卵全部產光。如果是雌魚性腺發育不很成熟,雌魚會到處躲避雄魚,此時須及時把雌魚撤走,否則雌魚會受傷。
雄魚把雌魚引到泡沫巢下,捲曲身體裹住雌魚,然後雙雙腹部朝上排出精、卵。如此多次反覆可把卵全部產光,受精卵被包裹在泡沫中。一般體長6~8cm的雌魚可產卵1000~2000粒,卵徑大約0.5mm左右。
4、孵化
雄魚有護卵習性,會照顧泡沫巢中的卵及剛孵出的仔魚,見有卵從泡沫巢中掉下來,馬上用口接住,再吐出安置在巢中。此時雄魚不讓雌魚靠近泡沫巢,會不斷驅趕雌魚。為避免雌魚受傷,故在雌魚產卵後須及時將其移走。筆者的做法是把交配產卵後的雌雄魚都移走,讓卵獨自孵化;經1 d後,原先色澤較淡的卵變黑,再過1d,仔魚破膜而出;出膜後約經1~2d,仔魚的卵黃囊基本消失,仔魚開始平游攝食。
飼養
1、仔魚培育
剛平游的仔魚十分細小和嬌嫩,體長不足4 mm。此時若缺乏適口餌料,會嚴重影響成活率。因仔魚的口徑很小,不能用豐年蟲無節幼體作開口餌料,需要體型更小的輪蟲。在沒有適口的輪蟲時,可用蛋黃水或自己培育的纖毛蟲投喂,但效果不甚理想。
2、幼魚飼養
體長1.5cm以上的幼魚可投餵經30目網布過篩的小水蚤,隨著個體的長大,投餵的水蚤無需過篩;也可投餵動物蛋白含量在35%以上的乾飼料。珍珠馬甲魚不象藍曼龍那樣愛吃,生長也較慢。
防病
1、仔魚階段
該魚繁殖量較大,在一般情況下魚缸中仔魚的密度較高,因仔、稚魚階段褶鰓尚未發育完全,大量投餌易引起缺氧死亡,所以應微微充氣。
2、幼魚階段
體長在1.5~2.5cm時易患腸炎,尤其投餵水蚤等活餌,未經消毒且投餵過量時最易發生。
3、成魚階段
此階段的珍珠馬甲魚易得弧菌病,主要症狀是:全身浮腫,鱗片豎起,腹部明顯腫大,在操作不當或長途運輸後容易發生。珍珠馬甲魚對運輸操作敏感性較強,一不小心會導致大量死亡。故須注意仔細操作,避免擦傷,裝載密度低一些,水中不能放食鹽(該魚對鹽度很敏感)。發病時可用氯黴素0.5mg/L在缸中潑灑,連用3~5d。
熱帶魚
熱帶魚出生於熱帶水域,但在近熱帶和與之交界處的南北溫帶水域,凡有觀賞價值的魚類品種,也歸入了熱帶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