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量平衡
正文
水文學中的重要原理之一。指一定地區或水體在一定時段內鹽分輸入量與輸出量之差等於該地區在該時段內鹽分的變數。鹽分的輸入量主要包括由大氣降水、風、地面水(包括灌溉水)和地下水的水平入流帶來的鹽量;由當地岩石風化物質、化肥及農藥帶入的鹽量等。鹽分的輸出主要包括由灌溉排水、地面水和地下水的水平出流帶走的鹽量;植物吸收和農林產品帶走的鹽量等。各項輸入量和輸出量以噸/公頃或千克/畝計。一個地區或水體在一定時期內輸入的鹽量大於輸出的鹽量,為正平衡。正平衡表明該地區或水體的鹽分處於積累過程,它將造成土壤鹽漬化或水質的礦化度增高。輸入的鹽量小於輸出的鹽量,稱負平衡,負平衡表明該地區或水體處於淋溶或淡化過程。過度淋溶會使土壤貧瘠。中國山東省徒駭河、馬頰河流域1953~1975年平均每年輸入的鹽量為110.13萬噸,其中降水輸入鹽量72.0萬噸,從黃河引水輸入鹽量 38.13萬噸;輸出的鹽量為74.0萬噸,其中汛期輸出48.0萬噸,非汛期輸出26.0萬噸;淨輸入鹽量 36.13萬噸,是正平衡的一個實例。美國梅西亞河谷1931~1937年的鹽量平衡(如表),可作負平衡的實例。 影響鹽量平衡的因素主要有:①水文、氣候條件和水文地質條件。在季風氣候區,降雨集中在汛期,徑流量大,排鹽量也隨著增加。因此,一般夏季脫鹽、冬春積鹽,在地下水埋藏淺、礦化度高、蒸發量大的地區,易產生土壤鹽漬化(見潛水蒸發)。②灌溉方式和人工排水措施。一般灌溉期土壤脫鹽,非灌溉期積鹽。人工排水(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帶走的鹽分,在鹽量平衡中起決定性作用。
運用鹽量平衡原理,能夠研究河流水質變化、湖泊鹽化過程和流域或灌溉區的積鹽或脫鹽狀況。
準確測定一個地區各項輸入和輸出的鹽量是鹽量平衡計算的關鍵,這有賴於建立足夠稠密的水質監測網和提高觀測儀器的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