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行政區劃:轄村民委員會5個。
人口情況:鄉鎮總戶數169戶,鄉鎮總人口612人,鄉鎮從業人員313人。
六通情況:通電的村5個,通電話的村5個,通公路的村3個,通自來水的村5個,通有線電視的村5個。
經濟指標:2005年,國內生產總值1173.67萬元,財政總收入120萬元,財政支出11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639元。
文教衛生:醫院、衛生院1所,醫生數6人,病床8張。
旅遊景點:天騰溫泉、野牛溝岩刻、哈什哈爾國際狩獵場。
鄉鎮風景

鹽池灣,亦名夏日格勒金,意為太陽的光芒,這裡也真正是太陽照耀的金色大地。鹽池灣海拔達3800米,以典型的草甸草原為主,這裡有聞名遐邇的哈什哈爾國際狩獵場,有風景優美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還有千古流傳的七十二道金溝。從肅北蒙古族自治縣縣城出發,翻過黑大坂,越過平草湖,很快便到了距縣城80公里的鹽池灣自然保護區。這裡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年均氣溫零下3-5攝氏度左右,全年無霜期只有60天,境內野生動物有野氂牛、盤羊、白唇鹿、猞猁、雪雞、岩羊、雪豹、藏原羚、黑頸鶴、白天鵝等國家一、二類保護動物,甘肅省僅有的兩個國際狩獵場之一的哈什哈爾就在保護區內。一望無際的綠草地上,點綴著面面明鏡似的水窪,在藍天白雲下濯濯閃光,美麗的白天鵝舉翅凌空,珍貴的黑頸鶴悠閒覓食。每年的5月份各種鳥類都在這裡匯集,成了一個“鳥的天堂”。來到鹽池灣鄉做客,當地牧民會先端上熱氣騰騰的奶茶和饃饃,不一會兒又端上了手抓羊肉,當地人都說草原上的羊,“喝的是冰川水、吃的是中草藥”,是絕對的綠色食品。
經濟發展

畜牧業發展
鹽池灣鄉在畜牧業工作中堅持科技養畜、生態畜牧業的發展的思路,重點在結構調整、抗災保畜、良種引進等關鍵性措施的落實上下功夫,出實招、乾實事、求實效,有力地促進了畜牧業增效、牧民增收。該鄉結合各村所處地理環境、自然氣候、草場類型,調整畜牧業結構,採取鄉、村、牧戶各拿一點的辦法,從外地引進澳大利亞細毛綿羊、錫林郭勒肉用型綿羊、阿拉善阿爾貝斯絨山羊、遼寧蓋縣絨山羊等優質山綿羊種畜320隻,組織協調各村牧戶之間也進行調換優質種畜工作。通過這些措施,使該鄉良種化率達到85%以上,山羊個體產絨量由2000年的250克增加到450克。鹽池灣鄉組織引導牧民實施科學養畜,多方籌集資金115萬元,修建鋼架透光塑膠板膜暖棚56座,使該鄉的羔羊成活率由61%提高了86%,同時也大大降低了牧民的勞動強度。投資64.75萬元,對原有的大別蓋抗災育草基地進行了擴建,修建引水渠5000米,圍欄封育500畝,修築蓄水壩一座,修建房屋四間,草棚一座,開發種植牧草350畝,育草基地年產優質牧草25萬斤,基本滿足了本鄉牧民的保畜需求。
項目發展

基礎建設
在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鹽池灣鄉爭取國家投資845萬元,啟動了肅鹽公路擴改建工程;集資57.75萬元修建了黨河源頭的“富民橋”,結束了黨河源頭無過河橋的歷史;集資8萬元修通了疏勒草場盤山便道。這些工程的實施,為民眾的生產生活提供了極大的方便,促進了經濟的發展。還拿出一部分資金興辦了集體公益事業。爭取國家投資150萬元,建成了16千瓦太陽能發電站,解決了鄉機關用電難的問題;爭取投資20萬元,對鄉機關職工宿舍、食堂、辦公設備等設施進行了改造更新;自籌30多萬元,在縣城新建了鄉駐縣辦事處,購置車輛、辦公自動化設備和攝像照相器材;自籌資金3萬元,新建日光節能溫室1座,在海拔3200米的高原種上了新鮮蔬菜,解決了機關幹部和當地居民的吃菜問題;投資4.73萬元,完成了鄉文化廣播電視設備模擬轉數位訊號安裝工程,極大豐富了邊遠牧區鄉鎮廣大幹部民眾的精神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