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草芽

鶴草芽

鶴草芽,雙子葉植物薔薇科。多年生草本,高30~90cm,全株具白色長毛。根莖橫走,圓柱形。莖直立,單一或叢生,通常分枝。單數羽狀複葉,互生,小葉有大小2種,相見排列,長圓形,葉緣鋸齒狀,2面被有稀疏柔毛,下面有較多的黃色腺點,具柔毛;托葉卵形。果實倒圓錐形。莖基部圓柱形,木質化,淡棕褐色,上部莖方形,四邊略凹陷,綠褐色,有縱溝和稜線,莖節明顯,體輕,質硬,易折斷,斷面中空。葉灰綠色,皺縮而捲曲,質脆,易碎。氣微,味微苦。

基本信息

藥物簡介

鶴草芽鶴草芽

藥材名:鶴草芽
拉丁名:AgrimoniapilosaLedeb.var.Japonica(Miq.)Nakai
別名:狼牙草根芽

名稱考證:狼牙草根芽〔《中草藥通訊》(1):34,1972〕
科目來源:雙子葉植物藥薔薇科植物
藥用部位:龍芽草(仙鶴草)的冬芽。
性味歸經:苦、微寒入大腸經。
功效分類:驅蟲藥
功效主治:殺蟲,治絛蟲病。
用法用量:粉劑:成人30~50克,小兒0.7~0.8克/公斤,晨空腹一次頓服,無需另服瀉藥。浸膏:成人1.5克,小兒45毫克/公斤。鶴草酚結晶:成人0.7克。鶴草酚粗晶片:成人0.8克,小兒25毫克/公斤。以上三種均在晨空腹一次頓服,服後一小時半用硫酸鎂導瀉。

植物形態

鶴草芽鶴草芽
多年生草本,高30~120厘米。根莖短,基部常有1或數個地下芽。莖被疏柔毛及短柔毛,稀下部被疏長硬毛。奇數羽狀複葉互生;托葉鐮形,稀卵形,先端急尖或漸尖,邊緣有銳鋸齒或裂片,稀全緣;小葉有大小2種,相間生於葉軸上,較大的小葉3~4對,稀2對,向上減少至3小葉,小葉幾無柄,倒卵形至倒卵狀披針形,長1.5~5厘米,寬1~2.5厘米,先端急尖至圓鈍,稀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有急尖到圓鈍鋸齒,上面綠色,被疏柔毛,下面淡綠色,脈上伏生疏柔毛,稀脫落無毛,有顯著腺點。總狀花序單一或2~3個生乾莖頂,花序軸被柔毛,花梗長1~5毫米,被柔毛;苞片通常3深裂,裂片帶形,小苞片對生,卵形,全緣或邊緣分裂;花直徑6~9毫米,萼片5,三角卵形;花瓣5,長圓形,黃色;雄蕊5~15枚;花柱2,絲狀,柱頭頭狀。瘦果倒卵圓錐形,外面有10條肋,被疏柔毛,頂端有數層鉤刺,幼時直立,成熟時向內靠合,連鉤刺長7~8毫米,最寬處直徑3~4毫米。花、果期5~12月。

臨床套用

1、治療嗜鹽菌感染性食物中毒

鶴草芽鶴草芽
2、治療滴蟲性陰道炎、絛蟲病
3、治療梅尼埃綜合症
4、用於咯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
5、用於腹瀉,痢疾
6、用於脫力勞傷。
7、用於瘧疾,滴蟲性陰道炎。
8、用於瘡癤癰腫、痔腫,有解毒消腫作用,可內服亦可外用。

藥材形狀

鶴草芽鶴草芽

莖基部圓柱形,木質化,淡棕褐色,上部莖方形,四邊略凹陷,綠褐色,有縱溝和稜線,莖節明顯,體輕,質硬,易折斷,斷面中空。葉灰綠色,皺縮而捲曲,質脆,易碎。氣微,味微苦。

功能主治

絛蟲病。本品善驅絛蟲,對多種絛蟲都有作用,並有瀉下作用,有利於蟲體排出,為治絛蟲病的新藥。單用本品

鶴草芽鶴草芽
研粉,晨起空腹頓服即效,一般在服藥後5~6小時可排出蟲體。臨床上有仙鶴草芽浸膏,鶴草酚膠囊及鶴草酚的衍生物等多種製劑,治療絛蟲病效果顯著。此外,本品製成栓劑,治療滴蟲性陰道炎,有一定療效。本品亦可用治小兒頭部癤腫。

鶴草芽:殺蟲。用於滴蟲性陰道炎、絛蟲證。本品善驅殺絛蟲,並有瀉下作用,有利於蟲體排出,為治絛蟲病之要藥。單用本品,晨起空腹頓服即效,一般在服藥後5-6小時可排出蟲體。
仙鶴草/龍牙草:收斂止血,截瘧,止痢,解毒。用於咳血,吐血,崩漏下血,瘧疾,血痢,脫力勞傷,癰腫瘡毒,陰癢帶下。

現代研究

1.化學成分:含鶴草酚,仙鶴草內酯,仙鶴草醇、芹黃素,兒茶酚、鞣質等。鶴草酚為間苯三酚類衍生物,現已能人工合成,是滅絛蟲的有效成分。
鶴草芽鶴草芽
2.藥理作用:鶴草酚主要作用於絛蟲頭節,對頸節、體節亦有作用,能抑制蟲體的糖原分解,對蟲體細胞的無氧和有氧代謝及蟲體細胞代謝產物琥珀酸的生成均有顯著的抑制作用;鶴草酚有促進動物體內血吸蟲轉移,蟲體萎縮,退化,甚至殺死成蟲的作用;對蛔蟲有持久的興奮作用,對陰道滴蟲、血吸蟲、瘧原蟲囊蟲等,亦有抑殺作用。
3.臨床研究:鶴草芽浸膏製劑“殺絛靈”,成人1.5g,晨空腹頓服,同時服酚酞0.2g導瀉,兒童40mg/kg,治療豬肉絛蟲病10459例,結果排出帶頭節者5826例,驅蟲率為55.71%(河北醫藥,1981,2:17);鮮鶴草芽250g,糯米適量煮粥,去渣,加糖頓服,每日1劑,連服3~5劑,治小兒頭部癤腫(四川中醫志,第1卷,1980,75)。鶴草芽粉10g,加水150ml,文火煎煮5分鐘,含漱,每日3次,7日為1療程,治療愛滋病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12例,總有效率為83.3%(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1998,11:33)。另有用鶴草芽治療滴蟲性腸炎、滴蟲性陰道炎、囊蟲病等。

名家論述

《履巉岩本草》:“葉,治瘡癬。”

鶴草芽鶴草芽
寶慶本草折衷》:“莖葉,治金瘡,止血,熟搗傅貼之。”
《滇南本草》:“調治婦人月經或前或後,紅崩白帶,面寒背寒,腰痛,發熱氣脹,赤白痢疾。”
《生草藥性備要》:“理跌打傷,止血,散瘡毒。”
《百草鏡》:“下氣活血,理百病,散痞滿,跌扑吐血,崩痢,腸風下血。”
《綱目拾遺》:“葛祖方:消宿食,散中滿,下氣。療吐血各病,翻胃噎膈,瘧疾,喉痹,閃挫,腸風下血,崩痢,食積,黃白疸,疔腫癰疽,肺癰,乳癰,痔腫。”
《本草求原》:“葉蒸醋,貼爛瘡,最去腐、消腫,洗風濕爛腳。”
《植物名實圖考》:“治風痰、腰痛。”
《偽藥條辨》:“治瘰癧。”

相關藥物

鶴草芽栓,本品為鶴草芽浸膏製劑。
【製法】取明膠744g研成粗粉,用水579g浸泡4小時,置水浴中加熱至熔融,趁熱加入甘油2066g,攪拌均勻,置水浴中備用。取對羥基苯甲酸甲酯0.5g,對羥基苯甲酸乙酯1.5g,用乙醇適量溶解,緩緩加入溫熱的鶴草芽浸

鶴草芽鶴草芽
鶴草芽膏(45%)11g中,混勻,加入上述熱的甘油明膠基質中,充分攪拌均勻,於浴上置靜。待泡沫消失後,趁熱灌注模具中,共製成1000粒,冷卻,即得。
【性狀】本品為黃色或黃棕色的鴨舌狀栓劑。
【鑑別】(1)取本品1枚,剪成小碎塊狀,加無水乙醇15ml,不斷攪拌約5~10分鐘,濾過,取濾液5m加入1%三氯化鐵乙醇溶液1~2滴,即顯棕色。(2)取上述無水乙醇溶液2ml,置乾燥的試管中,加硫酸3~4滴,直火加熱,內容物變紅色,遇時逸出酯的香氣。
【含量測定】取本品10粒,精密稱定,置水浴融化,混勻,放冷。精密稱取適量(約相當於酚類物質50mg),置小燒杯中,加醋酸15ml,置水浴中加熱,使基質溶解,全量移入分液漏斗中,待冷,分次加入乙醚?20,15,10ml)提取。合併乙醚提取液,用醋酸(20,15,10ml)洗滌三次,再用水洗至pH4~5。用氫氧化鈣飽和溶液(20,1510,10ml)提取,至提取液無色為止。合併提取液,加稀鹽酸調節PH值至1~2,用氯仿(15,10,10ml)分次用力振搖提取,合併氯仿提取液,用20ml水洗滌一次,分取氯仿液,置105℃恆重的蒸發皿中,在水浴上蒸乾後,再於105℃乾燥8小時,精密稱定重量,即為供試品中含酚性物質的量。
【功能與主治】殺滴蟲,消炎、止癢。用於陰道滴蟲感染,滴蟲性陰道炎,因陰道滴蟲所致白帶增多,外陰瘙癢等症,對子宮宮頸糜爛有一定療效。
【注意】外用藥,禁內服;月經期停藥。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