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鴯鶓科(Dromaiidae)在動物分類學上是鳥綱古顎總目鶴鴕目下中的一個科。只有鴯鶓一種,也是大家比較熟悉的種類,棲息於開闊地帶,也以擅長奔跑而著名。也被稱作澳洲鴕鳥。
鴯鶓科僅鴯鶓(Dromaiusnovaehollandiae)。分布於澳大利亞大陸(3個亞種分布於澳大利亞北部、東南部和西南部,另一個亞種曾棲息於塔斯馬尼亞島,現已絕滅),鴯鶓是一種古老的鳥類,也是澳大利亞的國鳥,國徽獸之一。性情較溫和,易於飼養,被廣泛引入其他國家。
生理特徵

鴯鶓體型介於非洲鴕鳥和美洲鴕鳥之間。形似鴕鳥而較小,頭高1.6m左右。體重超過45千克,是僅次於鴕鳥的最大鳥。
鴯鶓體高90~100cm;體重40~50kg。性成熟年齡為18~22月齡。嘴短而扁,羽毛灰色或褐色。翅膀退化,足三趾,腿長善走。產於澳洲森林中,吃樹葉和野果。是僅次於鴕鳥的最大鳥;棲息於開闊森林與平原,羽毛髮育不全,具纖細垂羽,副羽甚發達,頭、頸有羽毛、無肉垂。
鴯鶓屬於季節性繁殖的鳥類。產蛋期在中國南方為每年的10月中旬到翌年的4月,繁殖期內可產蛋30~50枚。
飼養管理
鴯鶓善奔跑,喜群居,飼養密度一般為每隻15~20m2,繁殖群每隻30m2左右。鴯鶓的跳躍力不強,可採用1.5m高的鐵絲網或籬笆牆進行圈養,繁殖期可按公母比為1∶2~3進行單圈飼養。
平胸總目(古頜總目)鳥類
平胸總目(古頜總目),包括鴕鳥目、美洲鴕鳥目、鶴鴕目、無翼目、[共鳥]形目(Tinamiformes)5目。 |
鶴鴕目鳥類
界: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Vertebrata) | 綱: 鳥綱 (Aves) | 總目: 古顎總目(Paleognathae) | 目:鶴鴕目 (Casuariiformes) | |
鶴鴕目是世界上第二大的鳥類,僅次於鴕鳥,翼非常退化,比鴕鳥和美洲鴕鳥都小得多,和美洲鴕鳥一樣,也有三個腳趾,分布於澳大利亞和紐幾內亞等地,有兩科四種。 | |
鶴鴕科(Casuariidae) | 有鶴鴕,單垂鶴鴕和侏鶴鴕三種,棲息於熱帶森林中。鶴鴕又叫食火雞,頭頂上有角質盔,內趾有一長而鋒利的爪,據說可以踢死人。 |
鴯鶓科(Dromaiidae) | 只有鴯鶓一種,也是大家比較熟悉的種類,棲息於開闊地帶,也以擅長奔跑而著名。也被稱作澳洲鴕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