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陽戲簡介
[2]鳳凰陽戲是正月陽春演出的歌舞小戲,曲調唱腔都從山歌小調發展演變而來。音樂豐富多樣,技巧通俗簡單。表演帶有濃郁的生活氣息,表現出獨特的地方風味。鳳凰陽戲具有當地的民族風格和特點,是湘西具有很大影響的地方劇種。鳳凰陽戲歷史
[1]鳳凰陽戲創始於清朝乾隆年間,最初來源於民間流行的民族歌舞、說唱表演藝術。到清道光年間鳳凰陽戲發展成“二小陽戲”、有小丑、小旦兩種角色,劇情非常簡單,小丑髮型類似“沖天鑽”,鼻畫“蛤蟆圖”,以輕快、俏皮、風趣著稱;小旦則男扮女裝,妝飾嫵媚嬌艷,以活潑、俏麗、風韻馳名。到清鹹豐年間,鳳凰陽戲進一步發展成為“三小陽戲”,有小丑、小旦、小生三種角色,表演開始形成固定劇目,技藝明顯提高。到清同治年間,鳳凰陽戲開始使用服裝、道具,並形成更複雜的折子戲劇種。至清朝光緒年間,三小戲有了更大的進步和發展,在角色的創作上發展為三生、三旦、一醜、一淨共八種角色扮演的戲劇,稱為“八頂網子”行當,現當代鳳凰陽戲已基本成型,並流行影響於整個湘、鄂、川、黔邊區。民國時期,鳳凰陽戲已成為在湘西具有很大影響的地方戲劇種,著名陽戲藝人譚子發、劉益龍各自組團結社,在湘黔邊境流動演出,使陽戲成為擁有雄厚實力的本家政子。1957年,鳳凰縣正式成立了陽戲劇團,鳳凰陽戲得以保存下來[3]。
鳳凰陽戲特點
[1]鳳凰陽戲角色齊全,套路完整。有老生、正生、小生等“三生”,有老旦、正旦、小旦等“三旦”,有小丑、有大花臉或三花臉等“淨”角,服裝、道具齊全。鳳凰陽戲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和特點,第一是具有地方性,它的唱腔道白是當地的口語,土氣十足,打擊音樂還有酬神還願的痕跡。第二是現實性,反映了地方民眾的生產。第三是民眾性,陽戲產生於民眾的現實生活之中,它的唱腔樸質粗獷。
鳳凰陽戲詞曲通俗易懂,唱腔節奏明快,劇情詼諧有趣,充分表現了鳳凰的風土人情,深刻展示了粗獷樸質的民族風格,極富藝術感染力,深受廣大民眾的喜愛[4]。
鳳凰陽戲劇目
[1]鳳凰陽戲劇目繁多,內容非常豐富。最流行的主要有《嫁嫂失妻》、《收租搶親》、《上天梯》、《撿菌子》、《打豬草》、《盤花》、《江邊洗》、《丁狗八講書》、《化子盤學》、《磨盤山》、《三仙傳道》等劇目。 鳳凰陽戲,劇目繁多,內容豐富。現今流行的傳統劇目有《三仙傳道》、《四姐鬧東京》、《孟姜女》、《香蓮闖宮》、《大審白玉霜》、《火燒繡樓》、《龍王女》、《龐氏女》、《蘭子》、《檢菌子》、《檢田螺》、《掐菜苔》、《盤花》、《汾水河》、《三寶舞龍》、《收租搶親》、《斷機教子》等70多個。移植節目有《芙奴傳》、《春草闖堂》、《郎配》、《恩仇記》、《三里灣》、《李雙雙》、《徐九經升官記》、《縣官失官》、《淚灑相思地》等。
鳳凰陽戲在山野中綻放
這是一個只有24人編制的小劇團,團長名叫楊勝平,乍眼看去頗像小品演員范偉,自1957年建團以來,他是第五任團長。現在,劇團已經發展成為一個擁有流動舞台車、多功
能劇院、三處大型民俗風情表演場所,聘請了80餘名演職人員的表演團體。
楊勝平不健談,關於陽戲的得名,記者從他口中得到兩種說法,一是種田人、種陽春人演的戲,藝人大多是農民,並且長期在農村演出,所以稱之為“陽戲”;另一種是,因為儺戲與陽戲同班演出,儺戲是為娛樂鬼神而演,故又稱“陰戲”,陽戲顯然也有還儺願的酬神演出,但在庭前扎台唱陽戲,主要是娛人,故稱之為“陽戲”。而湘西鳳凰山間的老人卻習慣將陽戲稱為“柳子戲”或“楊花柳戲”,民間老百姓甚至還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寧舍飯和酒,不捨楊花柳”。
一、“可與黃梅戲相媲美”
據介紹,陽戲形成於清嘉慶、道光之間。由湘西各地民歌、民間小調、花燈和儺堂巫師舞唱演變而來。發展過程中受辰河戲的影響,由沒有行當,到分“二小”、“三小”以至多行當;由演故事,到唱小戲,演大本戲;由清唱到配打擊樂伴奏,加過場音樂;由矮台演出到高台演出,這才正式成了高台戲班演出的劇種。早期的陽戲主要活躍在山間田野,雖在清末民初進入了城市,但其演出活動大都還是季節性的,班社也多是臨時組合,藝人是半農半藝、半工半藝,演出場地主要是草台、祠堂、廟台、堂屋。
目前,陽戲的傳統劇目約有150餘個,內容主要是反映普通的人倫物理、家庭生活、勞動故事、男女愛情和妖狐鬼神故事。按照角色行當的情況,陽戲劇目可分為小陽戲和大陽戲兩類。而劇目主要來源於四個方面:一是歷史上陽戲藝人積累的劇目。有陽戲藝人自己編演的,也有地方小戲共同流傳的,這類劇目是陽戲劇目的主體。二是來自儺堂戲的劇目。如三女戲——《孟姜女》、《龍王女》、《龐氏女》。三是來自花燈的傳統劇目,如《撿菌子》、《掐菜苦》、《盤花》、《打豬草》、《扯筍子》等。四是移植地方大戲或木偶戲的劇目。如《白蛇傳》、《平貴回窯》、《游龍戲鳳》等。另外,新中國成立之後,創作了現代陽戲《斗笠灣》、《婦女代表》、《邊城霧》、《送蜜》、《金鞭岩》、《桃花灣》、《愛扯謊的婆娘》和神話劇《春哥與錦雞》以及歷史劇《羅大將軍》等劇目。 著名戲曲專家、中國戲曲研究院副院長張庚這樣評價陽戲:“此劇種很有特色,稍加整理即可與黃梅戲相媲美。”
二、“在這裡不是吃青春飯”
上世紀90年代初,在鳳凰縣陽戲劇團曾經有四名陽戲專業科班出身的演員,有兩人畢業回來後僅演了兩年就沒幹了。而自從幾年前龍仙蛾被音樂家譚盾發現後,便去了上海音樂學院深造,當年的四大科班,現在僅剩下31歲的劉建軍,不久前,他剛剛被提升為劇團的副團長。
“一個人了,想想當年,我們那一撥陽戲班的同學來自全省各地,共40多人,現在也都沒有了聯繫……”13歲就開始接觸戲曲的劉建軍生在有著“茶燈之鄉”美稱的鳳凰水田鄉,從小就受到當地戲劇的影響,幾乎是信仰給了他堅持的理由,“我們是沒有機會上省里演出,只要有機會,我們就一定能拿獎!” 小劇團的生存難,最直接的表現就是演員的青黃不接。“現在的年輕人,錢少了不願意乾,沒積極性了……”劉建軍說的有些無可奈何,“我們現在這一批還能演,但到了下一代呢,還能不能延續下去,真的很難講……”
而21歲的田培卻有著不一樣的看法。漂亮活潑的她被大家親切地稱為“小甜甜”。1997年進入吉首藝校舞蹈專業學習民族舞,2001年進入鳳凰陽戲劇團,2002年在全州新劇(節)目會演中憑藉在《白螺女》中“鯉魚精”的出色表演“一夜成名”。她顯然對自己現在的處境非常滿意,“就和自己的同學比吧,我很多藝校的同學畢業後都在外面跑場子,而我現在的工作很穩定,除了可以餬口之外,還可以得到大家的認可……” “如果給你一個去外面發展的機會你願意去嗎?”“我還是願意留在劇團,畢竟我是鳳凰人,在這裡不是吃青春飯,不同的年齡可以演不同的角色。”面對外界的誘惑,小姑娘看的很開。
三、一年演出800場
沈從文說:“到湘西不看陽戲,等於只到了半個湘西。” 而在採訪過程中,記者得到了一組這樣的數據:2005年下鄉演出120場以上、縣城內80多場、張家界“魅力湘西”專場綜藝晚會300多場、天下鳳凰大酒店篝火堂300多場,保守估計劇團一年的演出竟達到800場左右!“文化局給的任務是一年演出200場,我們遠遠超過了這個數字……”劉建軍說得非常自豪。
談到劇目的創作,劉建軍顯得有些不好意思,“現在一年也只能出2、3個新劇目,不過我們有專門的收集小組,到各個鄉、村、組去收集……”由於劇團沒有專業的編劇,很多時候大家就只能從雜誌上找,從京劇、湘劇上移植,但是對於以前傳統的鳳凰本地劇目,劇團即便天天演、年年演,老百姓們卻都百看不膩,這或許正是鳳凰陽戲的魅力和生命力所在之處。 在劉建軍18年的從演生涯中,最感動的一次是1995年臘月去鳳凰縣兩頭羊鄉高山村送戲,“當時是為了慶祝他們通電,要連演幾場,我們背著棉被進山,誰知道半路竟遇見了鄉親們,他們專門下山來幫我們搬東西,一些很大歲數的老人家也擠在裡面,搶著幫我們搬道具。” 也正是從他的口中我們知道,只有過年的時候,劇團的演員們才有可能有搭台的演出,平常能找個空地就開鑼,馬路上、田埂上,都演出過。最小的一次是在一個不足20來平米布滿了石垛子的地方演出……
參考資料:
http://www.fhzf.gov.cn/ShowArticle.asp?ArticleID=2308
http://www.zgfh.net/21yx.asp
http://www.17zjj.com/news/news_show.asp?articleid=1912
http://www.unitenix.com/2006/2-7/1523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