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鳩摩羅什寺位於武威市涼州區北大街大什字北側,始建於東晉後涼時期(公元386年至403年),是中國佛經大翻譯家鳩摩羅什進入內地時曾經駐錫過十七年的地方,有1600多年的歷史。
據史書記載,在後涼建國初年,呂光挾持西域高僧鳩摩羅什到達武威後,為了安頓他的身心,便下令召募各地能工巧匠,大興土木修建寺院,建好後,便命名為鳩摩羅什寺,讓鳩摩羅什住在其中,弘揚佛法。羅什法師圓寂後,他的弟子遵其遺囑,將他的“舌”舍利供奉於寺內,並在供奉“舌”舍利處造寺塔一座,也就是今天的羅什寺塔。建塔年代大約在公元450年前後。
大唐貞觀年間,大將軍尉遲敬德統兵遠征西域,行至武威地界,忽然他看到城內一座古塔頂上放射金光,宛若千佛降世;祥雲生處,花雨飛舞。他相信這一奇觀是一種神示:如此祥瑞之處必定是佛教的聖地。於是前往禮拜。敬德見到羅什寺塔後大生敬仰,遙想羅什法師功德,於是他下撥餉銀,召能工巧匠,親任監工,經一年多時間,寺塔完工。為彰此德,他在塔下立石碣為記,上刻“羅什地基,四至臨街,敬德記。”此碑至今仍完好保存,可為一段歷史明證。
盛唐時期,地處涼州鬧市區的羅什寺成為往返絲綢之路的西域使節、各國僧侶薈萃交流的地方,對中西方宗教文化和思想交流貢獻巨大,意義深遠。
到了唐末、宋、元年間,漢族和西域少數民族頻繁的戰亂,涼州在很長時間裡成為西域吐蕃領地,與漢文化長期隔絕,異教徒頻頻侵襲。唐代開元末年的安史之亂後,涼州被吐蕃長期占據。宋朝時忽必烈將涼州劃撥到高昌地界做為牧場。至此,涼州地界上從漢晉六朝以來的所有遺蹟,如羅什寺、靈鈞台等,這些昔日被詩人王維、岑參詠歌頌讚的地方,都已失去了早期的歷史面目。
明朝開國初年,社會逐漸穩定,積極有所發展,涼州城內的廟宇樓閣開始進行恢復性修繕,但羅什寺因為毀為一片瓦礫之地,一直沒有進入修繕範圍。到了明朝永樂元年(公元1402年),有一個在張掖從軍的鄱陽軍夫石洪,客居涼州。發現“寺堂基址,瓦礫堆阜,榛莽荒穢丘不存”的羅什寺廢墟時,心存悲涼,萌生了要在廢墟上建一幢房屋的想法,並擇定吉日,破土動工,工匠們就在地下挖出一塊銀牌,上面清楚地鐫著“羅什寺”三個大字,石洪到這時才知道這是姚秦朝代為三藏法師鳩摩羅什建造的羅什寺舊址,大感意外,於是他決心重新修繕鳩摩羅什寺,以護先祖羅什法師之金身。明永樂二年秋八月,羅什寺重建正式動工,到年底就完成了正殿的修建,第二年完成全部修復工程,雕塑彩繪,一應俱全。明永樂十三年末,又修復了觀音殿和羅漢殿。
在明朝後期,羅什寺被朝廷欽定為陝西涼州大寺院。明英宗正統十年二月十五日,朝廷為羅什寺頒發《大藏經》,並下了聖諭,聖諭中說:“刊印大藏經,頒賜天下,用廣流傳,茲以一藏,安置陝西涼州大寺院,永允供養。”此諭現完整保存於武威市博物館。
清朝康熙二十八年,羅什寺又有過一次大型的修繕,這是明永樂元年以後又一次比較大的修復工程,據《重修羅什寺碑記》記載,經過這次重修的羅什寺“前後三院,煥然一新,乃五涼之福地;壯麗改觀,誠河西之勝地也。”
1927年農曆四月二十三日,武威發生七點七級大地震,涼州的許多名勝古蹟被毀壞殆盡,城內的羅什寺、大雲寺、清應寺無一倖免,全被毀為瓦礫之地,號稱“文筆三峰”的羅什寺塔、大雲寺塔、清應寺塔均被搖倒,唯羅什寺塔殘存半截。到了一九三四年,武威國民政府在原址上重修了羅什寺塔,使歷史古蹟得以保存。
1938年,羅什寺宅地被武威第四中學占用,拆除了殘存的佛像。1956年,武威專區撤併於張掖專區,武威縣人民政府改稱武威縣人民委員會,坐落於北大街羅什寺的武威幹校遷往張掖後,縣人委為了解決公、檢、法三機關辦公分散、住房擁擠、關押犯人不便等問題,決定將公、檢、法三機關遷至幹校,也就是羅什寺舊址。武威市公安局入住後,將看守所設在羅什塔下面,寺院舊址則成為武威市公安局、檢察院、法院的辦公場所,殘存殿堂改建成辦公室。
改革開放以來,鳩摩羅什寺引起海內外各方人士的廣泛關注。從1995年開始,先後有不少海內外團體慕名前來考察武威鳩摩羅什寺。其中影響較大的有香港寶林禪寺方丈及北京、上海、天津、福建、廣東、江蘇、浙江、陝西等地的僧俗考察團以及台灣圓光佛學院、新加坡、日本、韓國、澳門、美國、泰國、緬甸等國內外佛教團體和個人參訪朝拜。特別是1998年4月,中國佛學院“絲綢之路考察朝拜團”,由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的34名法師來武朝拜鳩摩羅什寺,在國內外產生了巨大反響。武威鳩摩羅什寺的修復重建已勢在必行。
1998年原武威市人民政府根據武威市佛教協會的要求,批准修復鳩摩羅什寺。同年,經甘肅省宗教局批准,成立了鳩摩羅什寺籌建處,羅什寺正式開放為佛教活動場所。2000年修復工程經省建工設計院設計,經原武威地區行署計畫處以武地計投(2000)105號和原武威市計畫委員會武計發(2000)45號檔案批覆,開始動工修建。修建中的鳩摩羅什寺已是涼州區佛教界規模最大的佛教寺院,今年接待的海內外香客與遊客人數累計已超過二萬人次。
主要景點
前身
據唐朝《敬德碑》記載,羅什寺原址“羅什地基,四址臨街”,規模相當宏大,有上中下三院,前有牌樓、山門、過殿(天王殿),主要建築有大雄寶殿、華嚴三聖殿、拜殿與兩廊,還有觀音、羅漢、金剛和36代祖師殿,並藏有御賜《大藏經》。後歷遭兵災人禍,文革期間殿堂被改用;唯羅什舌舍利塔保存完整。現狀
修復鳩摩羅什寺 工程於2001年7月1日正式全面啟動,至此,武威迎來了振興起衰的光輝一頁,使千年古剎重放異彩。修復的主要工程有:山門、大雄寶殿、藏經樓、多功能般若講堂、鳩摩羅什祖師紀念堂、鳩摩羅什佛學院、鳩摩羅什佛教文化研究所、鳩摩羅什三藏院、關房、念佛堂、佛教教育視聽圖書館、佛教書畫院、佛教博物館、佛教慈濟中心等。
大殿正面供釋迦牟尼佛、迦葉、阿難,背面是千手千眼觀音菩薩,高5米,功德金是98萬元。殿內設萬佛閣,供奉壹萬零八百尊銅佛像,流芳千古,與世長存,每尊佛像高19公分,功德金分為兩種,鎦金銅佛每尊5000元,貼金銅佛每尊3000元。佛像由寺院統一訂製,在佛像下制銅牌,刻供養人芳名,與寺長存,祝願齋主過去者永離苦海,求得解脫;消災增福,全家吉祥;將來者往生西方,九品蓮生。
鳩摩羅什
鳩摩羅什(梵語 Kumārajīva )(公元 344 ~ 413 年),音譯為鳩摩羅耆婆,又作鳩摩羅什婆,簡稱羅什。其父名鳩摩羅炎,母名耆婆,屬父母名字的合稱,漢語的意思為“童壽”。東晉時後秦高僧,著名的佛經翻譯家。與真諦(499—569)、玄奘(602~664)、並稱為中國佛教三大翻譯家。另說還有義淨(635—713)(又說為不空(705—774))並稱為四大譯經師。
鳩摩羅什,原籍天竺,生於西域龜茲國(今新疆庫車縣)。幼年出家,初學小乘,後遍習大乘,尤善般若,並精通漢語文,曾遊學天竺諸國,遍訪名師大德,深究妙義。他年少精進,又博聞強記,於是備受矚目和讚嘆。公元383年前秦大將呂光攻破龜茲時被俘,次年被押往後涼。在東晉後秦弘始三年(公元401年),姚興派人迎至長安(今陝西西安石井阿姑泉歡樂谷)從事譯經,成為中國一大譯經家。率弟子僧肇等八百餘人,譯出《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妙法蓮華經》、《金剛經》、《維摩詰經》、《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佛說阿彌陀經》、等經和《中論》、《大智度論》、《十二門論》和《百論》和等論,共七十四部,三百八十四卷。其中《大智度論》是《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的釋論,又稱為《摩訶般若釋論》,包括《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全文三十多萬字,鳩摩羅什對《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的解釋六十多萬字,共一百多萬字。幾乎對佛教全部關鍵名詞都給出了詳細、深入淺出的解釋,堪稱佛經入門級必讀經典。無現存梵本,也沒有藏文譯本,僅有漢文譯本。由於譯文非常簡潔曉暢,妙義自然詮顯無礙,所以深客群人的喜愛,而廣為流傳,對於佛教的發展,有很大貢獻。所介紹之中觀宗學說,為後世三論宗之淵源。佛教成實師、天台宗,均由其所譯經論而創立。著名弟子有道生、僧肇、道融、僧叡,時稱“什門四聖”。道桓、曇影、慧觀、慧嚴、僧肇、竺道生、道融、僧叡,被稱為“什門八俊”。另有道生,僧肇,道融,僧叡,釋僧,釋曇影,釋慧嚴,釋慧觀,釋道常(恆),釋道標被稱為什門十哲。
中國之佛教由鳩摩羅什而面目一新。有鳩摩羅什因而有良好之譯本,系統之教義,佛典漢譯之泰斗。
關於鳩摩羅什的傳記,最主要的有三篇:南朝梁僧祐撰《出三藏記集》卷十四的《鳩摩羅什傳》;梁慧皎撰《高僧傳》卷二的《晉長安鳩摩羅什》和《晉書》卷九十五《藝術傳·鳩摩羅什》。此外,在佛教典籍中亦有部分摘要記載。以上三篇文獻,《出三藏記集》與《高僧傳》內容大部相同,少部分有差異。而《晉書》內容是以上兩篇的摘錄和縮編,但有很大的增添和刪減。
鳩摩羅什在長安前後住了近12年,依照《出三藏記集》的記載,共翻譯出佛經35部、294卷。鳩摩羅什與法顯、玄奘、義淨、鑒真等一樣,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高僧,是中國佛教史乃至思想文化史上的一位非常傑出的人物。他譯出的佛經在內容的表達、詞語的套用等方面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簡單地講,那些印度佛教最主要最重要的經典,鳩摩羅什都通過翻譯把它們介紹到了中國,對中國的佛教發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從鳩摩羅什的經歷,可以看出作為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她的歷史和文化,是各個民族共同創造的。
鳩摩羅什及其弟子含辛茹苦歷經12載,譯出經典74部384卷,這些經卷對中國和世界佛教都產生過巨大而深遠影響。他與義淨、唐玄奘被尊稱為歷史上佛教三大翻譯家。鳩摩羅什成為中國翻譯史上的里程碑。
寺廟活動
鳩摩羅什寺舉行舌舍利塔修復開光儀式
2013年6月9日,甘肅武威千年古剎鳩摩羅什寺舉行了舌舍利塔的修復開光儀式。距今1600多年的鳩摩羅什舌舍利塔是第五次大規模修繕,古剎修繕資金200多萬元全部來自於中國內地、泰國、印度等海內外信徒的捐助。鳩摩羅什在中國國佛教傳播時期與真諦、玄奘、不空並稱四大佛經翻譯家,被譽為“譯經泰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