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涼州城內八景
它們是:文筆三峰、大雲曉鍾、魚躍龍門、滾龍石、夜雨打瓦、千里眼、七星劍、羅什倒影。
涼州城外八景
它們是:綠夜春耕,平沙夜月,天梯古雪,鎮西曉角,狄台菸草,金塔晴霞,黃羊秋牧,蓮花壺天。
城內八景
文筆三峰
文筆三峰是由羅什塔、清應寺塔、大雲寺塔組成的。三座高層建築像三支立於筆架上的筆,由此號稱"文筆三峰"。
清應寺
清應寺緊鄰大雲寺,在明以前叫北斗宮,有塔曰姑洗塔,最初創建於前涼王張軌曾孫張重華時。張重華於晉穆帝永和二年(346)六月繼王位,他舍其姑臧故城在當陽門內九宮後院空地,創立了北斗宮與姑洗塔。自晉至元,歷經千年有餘,中幾經興廢,於元末至正年間被戰火所焚。到明朝永樂年間,又在北斗宮的廢墟上,“敕建為清應寺。殿宇巍峨,廊楹繪絢,世稱古剎。”之後,歷經多次修葺、補建、彩繪,使殿宇寬敞、絢麗,煥然一新。直至1927年的涼州大地震中,被毀為廢墟,今已了無痕跡。
大雲曉鍾
大 雲 曉 鍾
梵天幽靜暮煙深,聲教常聞震遠音。
花雨一天雲外落,松風滿院月中吟。
南園歸雁驚尋侶,北渚眠鷗穩趁心。
吼罷蒲牢僧入定,更無響度綠蘿蔭。
武威大雲寺,原名宏藏寺,宋、西夏時期稱為護國寺。歷史悠久,規模宏偉,是聞名遐邇的佛教古剎,為東晉十六國時的前涼張天錫所建造。唐載初元年(公元689年),朝廷在全國頒《大雲經》,下詔各州郡修建大雲寺。涼州遂將宏藏寺改名為大雲寺。明洪武十六年(1383)日本僧人沙門志滿遠渡重洋,專程來涼州朝拜大雲寺,並主持募化重修,被傳為中日人民友好史上的一段佳話。明、清時期大雲寺香火不斷,遊人眾多,是涼州有名的遊覽勝地。
1、歷史遭遇
1927年4月23日武威發生8級地震時,大雲寺遭到嚴重損壞,唯有寺內的古鐘樓巋然獨存。解放後,文物部門 從別處搬遷來火神殿、春秋閣等古建築,與古鐘樓組成今日大雲寺規模。1993年3月,大雲寺被甘肅省人民政府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雲寺位於城東北隅。原為前涼國王張氏的宮殿。前涼王張天錫昇平年間,舍宮置寺建塔,此名為宏藏寺。唐武則天天授元年(690),天下諸州各置大雲經,遂改為大雲寺,後又改名為天賜庵。西夏時,改名為護國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西夏碑,就是天民安五年(1094)為重修寺院感通塔而立,即《涼州重修護國寺感通塔碑》。大雲寺是歷史上的名剎古寺,在古代不僅是國內遊人遊覽的重要勝地,也引起了國外僧人的高度重視。明洪武年間,日本僧人沙門志滿曾遠渡重洋,主持募化重修該寺院,被傳為中日友好史上的佳話。直到明清,仍然是香火不斷,興盛不衰。1927年大地震,寺院基本被毀,唯有鐘樓巋然獨存。古鐘樓為大雲寺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鐘樓建在9米高的磚包土台上,基底約125平方米。周圍繞廊,重檐山頂,五踩作斗拱。整個建築挺拔俊秀,高聳入雲,歷經維修,保存完好。
2、特色
古鐘樓上懸有大雲銅鐘。鍾呈黃色,通高226米,口徑115米,厚12厘米,重約5噸。鐘體上飾有圖案3層18 格。分上、中、下三部分,每部分又分6格。最上層飾飛天,頭戴花冠,耳飾明月,上身袒露,下著長裙,彩帶纏身,手托果盤,作翩翩飛翔狀,線條豐滿流暢;中層飾天王力士,威武有力,手持武器各異,頭戴塔耳帽,身穿盔甲,騎坐夜叉,旁立兩個小鬼,赤身短褲,神態各異,生動傳神;最下層飾龍,五彩雲紋,現已磨損不全。此鐘體積較大,聲音洪亮,形狀古樸精美,是罕見的古代鑄造藝術珍品。從鐘體造型和所飾圖案分析,為唐代遺物。乾隆二十五年(1761)重修大雲寺碑記稱此鍾“若銅、若鐵、若石、若金,兼鑄其中,真神物也。如響震之,則遠聞數千里,發人深省,為郡脈之一大助也。”每逢日出時分,霞光萬道,自西向東仰觀大雲鐘樓,見巨鍾通體被朝霞煨成紅色,四周透出道道瑞光金色。此刻,登上鐘樓擊鐘,鐘聲轟然,響徹雲霄。 大雲鍾是涼州人心目中的神鍾,每逢農曆傳統節日如正月十六、五月端五,眾多的遊人登上古鐘樓,放眼涼州全景,敲擊神鍾,祈求五穀豐登,國泰民安。現為國家一級文物。 1980年在鐘樓後面空地搬遷了建於明代正德元年的火廟大殿和原山西會館的清代建築春秋閣及兩廊,使之相得益彰,更為壯觀。1992年,省人民政府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魚躍龍門
"魚躍龍門"又是怎樣一處美景呢?相傳每月初一、十五、二十五日,從西小南門放水,流水穿越西大街,澆鎮台衙門花園。十五日夜月明星稀,流水撞擊牌坊,激起層層浪花,月光照水,水濺牌坊,好像魚躍龍門。
滾龍石
"滾龍石"是指東城門樓柱頂石,石上刻有滾龍攀鳳,雕刻工藝超群,遊人為之驚嘆。
夜雨打瓦
在晴天之夜,如果你在武威南城門樓上聽,有雨打瓦片之聲,出來看,卻天氣晴朗,沒有下雨的跡象,你說,它是不是很奇妙。
武威南城門樓,又名昭武樓;始建於隋代,完善於明代。該城門樓有“夜雨打瓦”之傳說,每在寂靜晴朗之夜,樓內可聞雨打頂瓦之聲;是為涼州著名內八景之一。後經兵燹離亂,歲月風雨,人為毀損,及至20世紀末葉,城樓原狀盡失,僅餘高長不足10米之殘垣。時武威市政府(今涼州區)籌資1000多萬元重建,自1999年5月9日開工到2001年12月20日工程完工,約三年而成。
新建城樓占地2907平米,建築面積4825.85平米,總高39.60米,由兩部分組成,其中上部分為四層(含閣樓)重檐歇山頂仿明建築。雕樑畫棟,彩繪迴廊,古樸莊重,大氣堂皇;下部分為由仿古青磚砌成的底座(內含負一層),雄關巍峙,傲視廣漠。原城樓殘垣被包裹在底座之內。
武威南城門樓位置優越,高峻巍峨。登臨此樓,可居高眺遠,極目遼闊,襟風袖雲,追古撫今,蒼茫古涼州,繁盛新武威,盡收眼底,一覽無餘。
千里眼
千里眼是在北城門樓柱上有一節眼孔,從孔中可望見百里之外的民勤縣城。
七星劍
"七星劍"可不是與劍有關。而是說原來的涼州城沒有西門,也無西城門樓,只有幾處土堆似的女牆,每處站一人,土堆數不清,或七或八,號為七星劍。
羅什倒影
"羅什倒影"在羅什寺塔西面有一藏經樓。每到正午,日光直射,藏經樓與塔斜對,經樓門隙,塔成倒影,俗稱羅什倒影。
武威鳩摩羅什寺,已有1600年的歷史,是我國古代著名的西域高僧、佛經翻譯家鳩摩羅什初入內地弘法演教之處。寺內雄立的寶塔是為紀念鳩摩羅什而修建的,塔內供奉鳩摩羅什的舌舍利。鳩摩羅什寺是研究五涼文化的珍貴遺存,也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武威的一大奇觀。古人曾經盛讚羅什寺是“由來僧寶搖籃地”,因“弘法利生集英”而“天下名”。
1、歷史沿革
據史書記載,在後涼建國初年,呂光挾持西域高僧鳩摩羅什到達武威後,為了安頓他的身心,便下令召募各地能工巧匠,大興土木修建寺院,建好後,便命名為鳩摩羅什寺,讓鳩摩羅什住在其中,弘揚佛法。羅什法師圓寂後,他的弟子遵其遺囑,將他的“舌”舍利供奉於寺內,並在供奉“舌”舍利處造寺塔一座,也就是今天的羅什寺塔。建塔年代大約在公元450年前後。隋煬帝後期大亂,東突厥崛起達到“戎狄熾強,古未有也”的強盛程度。李軌占領河西,歸附於東突厥。涼州成為東突厥的勢力範圍。
大唐貞觀年間,大將軍尉遲敬德統兵遠征西域,行至武威地界,忽然他看到城內一座古塔頂上放射金光,宛若千佛降世;祥雲生處,花雨飛舞。他相信這一奇觀是一種神示:如此祥瑞之處必定是佛教的聖地。於是前往禮拜。敬德見到羅什寺塔後大生敬仰,遙想羅什法師功德,於是他下撥餉銀,召能工巧匠,親任監工,經一年多時間,寺塔完工。為彰此德,他在塔下立石碣為記,上刻“羅什地基,四至臨街,敬德記。”此碑至今仍完好保存,可為一段歷史明證。
盛唐時期,地處涼州鬧市區的羅什寺成為往返絲綢之路的西域使節、各國僧侶薈萃交流的地方,對中西方宗教文化和思想交流貢獻巨大,意義深遠。天寶十四年(755年)唐朝爆發內戰安史之亂,吐蕃趁機擴張,公元764年,涼州被吐蕃占據。公元849年,唐重占秦、原、安樂、維、扶、河、渭等州,公元851年,漢人張議潮占據河西、隴右,歸附於唐朝,唐朝再次占據武威涼州。 後梁開平二年(908), 六穀蕃部溫末派人到後梁進貢, 其首領杜論悉加、 杜論心被封為左領軍衛將軍 同正,蘇論乞祿為右領軍衛將軍同正,之後六穀蕃部分裂成許多部族聚落。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吐蕃部族在西涼府設定西涼府折逋葛支、西涼府六穀部首領潘羅支等自立政權。太宗至道二年(996年)秋七月,北宋轄管西涼府,領姑臧、神鳥、番禾、昌松和嘉麟5縣。仁宗明道元年(1032年),李元昊攻占甘、涼二州,從此,河西屬西夏版圖。仁宗景祐三年(1036年),在武威置西涼府,屬甘肅軍司(治甘州)轄。其下所置史無記載。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元世祖在永昌府置永昌路,降西涼府為州。永昌路(今涼州區永昌鎮)屬甘肅行省,轄領西涼州和莊浪縣兩個縣級政權。
明朝開國初年,社會逐漸穩定,積極有所發展,涼州城內的廟宇樓閣開始進行恢復性修繕,但羅什寺因為毀為一片瓦礫之地,一直沒有進入修繕範圍。到了明朝永樂元年(公元1402年),有一個在張掖從軍的鄱陽軍夫石洪,客居涼州。發現“寺堂基址,瓦礫堆阜,榛莽荒穢丘不存”的羅什寺廢墟時,心存悲涼,萌生了要在廢墟上建一幢房屋的想法,並擇定吉日,破土動工,工匠們就在地下挖出一塊銀牌,上面清楚地鐫著“羅什寺”三個大字,石洪到這時才知道這是姚秦朝代為三藏法師鳩摩羅什建造的羅什寺舊址,大感意外,於是他決心重新修繕鳩摩羅什寺,以護先祖羅什法師之金身。明永樂二年秋八月,羅什寺重建正式動工,到年底就完成了正殿的修建,第二年完成全部修復工程,雕塑彩繪,一應俱全。明永樂十三年末,又修復了觀音殿和羅漢殿。
在明朝後期,羅什寺被朝廷欽定為陝西涼州大寺院。明英宗正統十年二月十五日,朝廷為羅什寺頒發《大藏經》,並下了聖諭,聖諭中說:“刊印大藏經,頒賜天下,用廣流傳,茲以一藏,安置陝西涼州大寺院,永允供養。”此諭現完整保存於武威市博物館。
清朝康熙二十八年,羅什寺又有過一次大型的修繕,這是明永樂元年以後又一次比較大的修復工程,據《重修羅什寺碑記》記載,經過這次重修的羅什寺“前後三院,煥然一新,乃五涼之福地;壯麗改觀,誠河西之勝地也。”
1927年農曆四月二十三日,武威發生七點七級大地震,涼州的許多名勝古蹟被毀壞殆盡,城內的羅什寺、大雲寺、清應寺無一倖免,全被毀為瓦礫之地,號稱“文筆三峰”的羅什寺塔、大雲寺塔、清應寺塔均被搖倒,唯羅什寺塔殘存半截。到了一九三四年,武威國民政府在原址上重修了羅什寺塔,使歷史古蹟得以保存。
1938年,羅什寺宅地被武威第四中學占用,拆除了殘存的佛像。1956年,武威專區撤併於張掖專區,武威縣人民政府改稱武威縣人民委員會,坐落於北大街羅什寺的武威幹校遷往張掖後,縣人委為了解決公、檢、法三機關辦公分散、住房擁擠、關押犯人不便等問題,決定將公、檢、法三機關遷至幹校,也就是羅什寺舊址。武威市公安局入住後,將看守所設在羅什塔下面,寺院舊址則成為武威市公安局、檢察院、法院的辦公場所,殘存殿堂改建成辦公室。
改革開放以來,鳩摩羅什寺引起海內外各方人士的廣泛關注。從1995年開始,先後有不少海內外團體慕名前來考察武威鳩摩羅什寺。其中影響較大的有香港寶林禪寺方丈及北京、上海、天津、福建、廣東、江蘇、浙江、陝西等地的僧俗考察團以及台灣圓光佛學院、新加坡、日本、韓國、澳門、美國、泰國、緬甸等國內外佛教團體和個人參訪朝拜。特別是1998年4月,中國佛學院“絲綢之路考察朝拜團”,由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的34名法師來武朝拜鳩摩羅什寺,在國內外產生了巨大反響。武威鳩摩羅什寺的修復重建已勢在必行。
1998年原武威市人民政府根據武威市佛教協會的要求,批准修復鳩摩羅什寺。同年,經甘肅省宗教局批准,成立了鳩摩羅什寺籌建處,羅什寺正式開放為佛教活動場所。2000年修復工程經省建工設計院設計,經原武威地區行署計畫處以武地計投(2000)105號和原武威市計畫委員會武計發(2000)45號檔案批覆,開始動工修建。修建中的鳩摩羅什寺已是涼州區佛教界規模最大的佛教寺院,今年接待的海內外香客與遊客人數累計已超過二萬人次。
2、建築格局
前身
據唐朝《敬德碑》記載,羅什寺原址“羅什地基,四址臨街”,規模相當宏大,有上中下三院,前有牌樓、山門、過殿(天王殿),主要建築有大雄寶殿、華嚴三聖殿、拜殿與兩廊,還有觀音、羅漢、金剛和36代祖師殿,並藏有御賜《大藏經》。後歷遭兵災人禍,文革期間殿堂被改用;唯羅什舌舍利塔保存完整。
現狀
修復鳩摩羅什寺
工程於2001年7月1日正式全面啟動,至此,武威迎來了振興起衰的光輝一頁,使千年古剎重放異彩。修復的主要工程有:山門、大雄寶殿、藏經樓、多功能般若講堂、鳩摩羅什祖師紀念堂、鳩摩羅什佛學院、鳩摩羅什佛教文化研究所、鳩摩羅什三藏院、關房、念佛堂、佛教教育視聽圖書館、佛教書畫院、佛教博物館、佛教慈濟中心等。
大殿正面供釋迦牟尼佛、迦葉、阿難,背面是千手千眼觀音菩薩,高5米,功德金是98萬元。殿內設萬佛閣,供奉壹萬零八百尊銅佛像,流芳千古,與世長存,每尊佛像高19公分,功德金分為兩種,鎦金銅佛每尊5000元,貼金銅佛每尊3000元。佛像由寺院統一訂製,在佛像下制銅牌,刻供養人芳名,與寺長存,祝願齋主過去者永離苦海,求得解脫;消災增福,全家吉祥;將來者往生西方,九品蓮生。
3、寺廟活動
鳩摩羅什寺舉行舌舍利塔修復開光儀式
2013年6月9日,甘肅武威千年古剎鳩摩羅什寺舉行了舌舍利塔的修復開光儀式。距今1600多年的鳩摩羅什舌舍利塔是第五次大規模修繕,古剎修繕資金200多萬元全部來自於中國內地、泰國、印度等海內外信徒的捐助。鳩摩羅什在中國國佛教傳播時期與真諦、玄奘、不空並稱四大佛經翻譯家,被譽為“譯經泰斗”。
城外八景
綠夜春耕
綠 野 春 耕
孚甲早分穡事興,膏腴成畝各西東。
杏花人趁鋤梨雨,乳哺鴉鳴柳陌風。
王稅待靡收穫後,雲耕先入畫圖中。
邊陲廣有桑麻樂,祈谷占年處處間。
“綠野春耕”為涼州八景之一。武威處於一二階梯的大坡地的地形,動植物資源豐富,農耕發達,風光綺麗,綠野的景色表達方式比較含蓄,背景是高山、流水、河谷,畫面的主題是一片開闊的田野,朝霞初起,在清晨溫暖的陽光下,農夫正趕著牛從地平線的遠處徐徐迎面走來。
大地好象還未甦醒,空氣中充滿著朝露的水氣,揚塵和還沒有散盡的晨霧在陽光中融合在一起,襯托著牛群的身影,幾道霞光,將大樹的背影投射在地下,土地被描繪的感情豐富,使人感到親切。
這裡沒有權貴的舞會,沒有華麗的建築,沒有輝煌的海洋,沒有繽紛的花圃,沒有令人心醉的“情調”,沒有喧囂的城市文明,摒棄一切高雅的庸俗,採菊南山下,悠然自得,還原人本來的面目,這算不算風景? 用自己的興去感受自然,從大自然感受到真正的美。
平沙夜月
平沙夜月
雁塞沙沉一掌平,夜來如水漾輕盈。
雕落寒隈河欲曙,兔眠深窟月長明。
黃昏每晃三秋影,一碧無垠萬里晴。
在晚上,騰格里沙漠上空的月亮覺醒地笑著,在炙熱的黃土上,聖人續寫了真經,傳承了華夏文明。詩佛王維寫下了壯麗雄闊的邊塞詩,那大漠指的就是騰格里沙漠,那長河指的就是民勤的石羊河。平整的騰格里沙漠上,聖潔的月亮迎著晚風徐徐升起,在大漠上空放著仁慈的祥光。晚上,在大漠裡,觀賞天上的月亮,總會讓你體悟五蘊皆空的佛理,總會讓你開闊眼界,體會聖人的孤獨感, 讓你體悟諸法空相與緣起性空的佛理。事實上,覺悟的聖人始終在無為而治,聖人以柔克剛,無為而治,是上善之士與上德之士,聖人在功德土上茁壯成長,自在生活,吉祥如意,幸福安康。
天梯古雪
天 梯 古 雪
虎踞龍盤數重天,雲借蒼松上嶺顛。
群峰玉砌高攬月,鑿龕古壁禪靜參。
秋來春去萬年雪,時是滄海亦桑田。
白首從容千里望,黃沙樹綠亘相連。
天 梯 古 雪
神龍西躍駕層巒,萬古雲霄玉臂寒。
晶瑩不讓乾坤老,霜鬢徒驚歲月殘。
未便屯膏空積素,融流分潤六渠寬。
“天梯古雪”為涼州八景之一。天梯山是祁連山支系,因山道崎嶇,峰巒疊嶂,形如懸梯,故名天梯山。山巔白雪皚皚,常年不化;山間泉水叮咚,草木叢生,風光綺麗天梯山石壁上有我國開鑿最早的石窟之一---天梯山石窟,窟下有寺大佛寺,也稱廣善寺也是我國早起石窟藝術的代表,是雲岡石窟、龍門石窟的源頭,在我國佛教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距今已有1580多年的歷史。
晚冬的時候,在張義堡燈山村,瑞雪鋪地,銀裝素裹,一片吉慶與祥和的大乘景象。天梯山的大佛手指西方極樂世界,導引著眾生走向極樂世界,佛陀念念為善, 以六度,六和敬,八正道,十善業,以及八關齋戒為基本理論,為冬日裡的芸芸眾生,講經說法,講解大乘菩薩道文化,從而讓眾生衣食無憂,開心快樂,積極繫念三寶,積極踐行戒定慧三學,從而覺悟成佛,證得佛果,八相成道,證得無上正等正覺,永具安樂及安樂因,成為長生的聖人。
鎮西曉角
鎮 西 曉 角
天寶開元法曲新,層樓臥聽曉吹頻。
風飄律呂星初落,露浥旌旗塞不塵。
悲感胡笳十八拍,號令鐵甲五千人。
久知幕府軍容肅,拱衛神京半屬秦。
鎮西曉角,在西部有一個物產豐饒的小鎮,這個小鎮叫黃羊鎮。在中國的大西部,黃羊鎮是一個小鎮,但在涼州,黃羊鎮是一個大鎮。黃羊鎮地處祁連山邊緣,與古浪縣相互接壤,是絲綢之路上的重鎮,是涼州的經濟樞紐地帶,改革開放以來,這裡的生態得到了保護,田間地頭,誦經聲源源不斷,鳳鳥成群,牛羊唱著歡歌,農民體悟著大道,鎮上的村民順應天時地利人和,順應陰陽五行,順應風水,依託無為法,三法印以及四依法,精進地學習著聖人的真經,絕大多數人持戒修福,積極放生,堅持念佛,供養十方三世諸佛菩薩與聖人,為涼州八景注入了巨大的善力與活力。涼州人自古以來具有頑強的生命力,無論嚴寒酷暑,還是風雨大雪,涼州人總能克服困難,實現心中的遠大理想與大善願。在清晨,東邊的太陽冉冉升起,位於西邊的黃羊鎮人,曉知聖人的天命,深知天馬的大功德,更曉得大道的生化規律。黃羊鎮人清晰地聽見了牧羊人的吶喊聲與時代的號角。這說明,黃羊鎮人在講經說法的過程中,持佛戒修身,進入了大涅槃境界,具足聖人的大神通與大智慧。黃羊鎮人,既是大慈大善之人,又是大正,大和,大真之人,黃羊鎮人和藹可親,溫柔慷慨,擅長布施,有山羊的性情,值得隨喜讚嘆。黃羊鎮人具有聖人的大福田,大境界與大壽數,黃羊鎮人發出了時代的最強音。他們喚醒了涼州人,從此,讓西部兒女走向聖潔的富裕路。
狄台菸草
狄台菸草
荒台昔日說屯師,路出河湟到澗湄。
千載勛名存面具,九層遺蹟在邊陲。
色侵古陌春生暖,煙鎖重城月上移。
五姓紛爭無尺土,爭如名勝動人思。
狄台,又名狄青台、招討台、雙陽台,為明清時期著名的“涼州外八景”之一,相傳為宋代狄青所築,故址在武威“城東五里”,即今武威市涼州區金羊鎮窯溝村。因為此台春風碧草,朝雨寒煙,人稱“狄台菸草”,又因滴淚台下,感動草木,故又稱“狄台眼草”。
關於狄台,武威民間有兩種傳說。一種說法是狄台乃北宋名將狄青擔任招討使時,在涼州練兵所築的點將台。另外一種說法是,北宋名將狄青擔任招討使西征西夏時,在涼州偶遇雙陽公主,倆人情投意合,但由於戰亂只好分別。此後,雙陽公主常立於台上含淚東望狄青,因淚水滴於台下,草亦被感動,故又有“狄台眼草”之說。但不管哪種傳說,都說明了狄台築於北宋時期,都與狄青有關。
明洪武年間,江蘇人丁昂謫戍涼州,曾寫過《狄台》一詩。詩云:“招討台荒四百年,涼州風月幾悽然。白旄無復麾西塞,故壘仍前駐北川。每歲春風齊碧草,有時朝雨起寒煙。至今冷落空遺址,不見遊人一醉眠。”此詩中將狄台稱為招討台,是因傳說此台為狄青擔任招討使時所築。而且從詩中明確得知,至明初,歷經四百年的狄台早已經荒蕪不堪,成為一處被人冷落的遺址。
清乾隆時,陝甘總督楊應琚(1696-1766) 在《涼州懷古》一詩中也提到了狄台。詩云:“休屠城古狄台新,小雨濛濛浥塞塵。神鳥至今留廢縣,靈池作伴繼前人。水從豬野千渠潤,柳旁蓮山幾樹春。二十二門猶在否,賢於內郡吏民親。”
乾隆年間,武威人張玿美將“狄台菸草”當做武威八景之一,並題詩說:“荒台昔日說屯師,路出河湟到澗湄。千載勛名存面具,九層遺蹟在邊垂。色侵古陌春生暖,煙鎖重城月上移。五姓紛爭無尺土,爭如名勝動人思。”此詩將狄台的人文歷史與蒼涼景色有機結合起來,既寫出了狄台的千年滄桑,又讓人感到一種歷史的厚重。經張玿美的渲染,狄台聲名鵲起。
曾經與張玿美共同編纂《五涼全志》(乾隆十四年刊印)的曾鈞寫有《涼州賦並序》一文,其中有“其古蹟,則台名竇狄,或號靈鈞”之句,這裡的“竇”指竇融台,“狄”就指狄青台。
就這樣,狄台從最初的民間傳說,歷經宋、元、明各朝,至清乾隆年間成為武威影響較大的一處歷史遺蹟。
但傳說畢竟是傳說,不論是狄青點將練兵也好,雙陽公主淚灑碧草也罷,都無法與真實的歷史接軌——據考證,歷史上的狄青從未來過武威。
狄青(1008-1057),山西汾陽人,北宋著名將領。十九歲從軍,曾參與過北宋與西夏的戰爭,“凡四年,前後大小二十五戰,中流矢者八”,屢建奇功。史載狄青上陣對敵,效仿古蘭陵王,頭戴金色銅面具,以增威儀。作戰時“臨敵被發、帶銅面具,出入賊中,皆披靡莫敢當”,故被稱為“銅面將軍”。
據《宋史·狄青傳》記載,狄青參與了北宋與西夏之間的第一次戰爭(1038-1042年),但其活動的區域包括延州(今延安一帶)、金湯城(今陝西吳起縣與志丹縣一帶)、宥州(今內蒙古自治區鄂托克旗一帶)、安遠(今甘肅天水甘谷縣)、秦州(甘肅天水一帶)、涇原路(今甘肅隴西、平涼及寧夏的六盤山以東一帶)、渭州(甘肅平涼一帶)等地,並沒有到過涼州。而當時涼州做為“西夏輔郡”,在西夏王朝具有非常重要的政治、經濟和軍事地位,西夏自然派重兵駐守,因此整體上處於敗勢的宋軍,其勢力不可能前出到涼州一帶。
至於狄台是狄青擔任招討使之後修築的傳說,也經不起歷史的推敲。史書記載,狄青於慶曆二年(1042年)10月升任涇原路經略招討副使,但在這期間,宋夏雙方長達三年的第一次交鋒已經告一段落,開始議和。1042年6月,西夏李元昊派遣西夏皇族李文貴前往宋朝京城東京議和,雙方自1043年開始進行正式談判,1044年,北宋與西夏達成和議,史稱“慶曆和議”。這次平等和議換來了宋夏將近20年的和平。宋夏訂立和議後,狄青被召入京,屢任侍衛馬軍副都指揮使,拜彰化軍節度使(今甘肅隴西、平涼及寧夏固原一帶),1052年,被擢任樞密副使。1064年,宋夏戰事重起,但那時,狄青已經去世了。因此,在狄青擔任招討使期間,自然也不存在狄青西征西夏之事,更不可能兵臨涼州城下。
而傳說中的雙陽公主,則來自於清代無名氏著的小說《五虎平西演義》,又名《狄青演義全傳》。該演義是清末民初頗為流行的長篇通俗小說。其故事純屬虛構,情節大概是:狄青奉旨去征伐印唐、上乘二國,索取珍珠烈火旗與日月驌驦馬。中途迷路,誤入鄯善國境,鄯善國雙陽公主(又名八寶公主)愛慕狄青英俊,招為附馬。在雙陽公主的協助下,狄青獲得旗、馬,急於回宋朝交旨。但雙陽不忍放行,狄青不得已戴上金面具,嚇退雙陽,雙陽含悲而歸。後來人們根據《五虎平西演義》中的情節,創作出了京劇《雙陽公主》(又名《珍珠烈火旗》)、越劇《狄青三取烈火旗》、潮劇《八寶追夫》《狄青出塞》、紹劇《追狄》、婺劇《崑崙女》等多個劇目,再加上電視連續劇《狄青》的演繹,導致“雙陽與狄青”的故事影響深遠。
基於以上史料,狄青是不可能到涼州修築狄台的,自然也不存在“雙陽與狄青”的故事。其“狄青台”之名估計是時人道聽途說,以訛傳訛形成的。對此,武威籍著名方誌學家張澍(1776年-1847年)可能考慮到其中存在謬誤,因此在其著作《涼州府志備考》中沒有將狄台收入其中。
那么,狄台究竟是何人所築?讓我們把目光再投向千年前的涼州,去尋找有關狄台的蛛絲馬跡。
党項族興起後,從986年開始,不斷向北宋用兵,戰爭逐漸蔓延到河西一帶。原居住在涼州的吐蕃六穀族首領多次向北宋表示聯合進攻党項,但北宋朝廷每次都以“路途遙遠,難以約期”為藉口拒絕。996年7月,涼州吐蕃首領到北宋都城開封貢馬,再次請宋朝派官員到涼州鎮守,宋太宗為了“藉西涼為腹背攻制”,便派殿直丁惟清以到涼州買馬為藉口,探聽涼州的虛實。《西夏書事》記載:“丁惟清奉詔往西涼市馬,比至而境大稔,因為所留。至是土人請立帥,太宗即以惟清知府事。”1003年11月,党項族突襲涼州,丁惟清率軍民奮力抵抗,最後由於寡不敵眾被殺害。
丁惟清在武威駐守了八年時間,根據當時的嚴峻形勢,已經占據寧夏靈州的党項人,隨時會從東面進攻涼州,因此丁惟清在城東主持修築敵情瞭望台或點將台是有可能的,而且“丁”與“狄”讀音比較接近,也許是人們在口口相傳時把“丁惟清”誤說成了“狄青”,把“丁台”訛傳為“狄台”,由於史料有限,已無從考證。
丁惟清死後不久,六穀吐蕃又設計打敗党項人,重新收復涼州,後來,甘州回鶻又攻占涼州。直到1032年,經過與六穀吐蕃、回鶻、北宋近30年的反覆爭奪,党項族人終於牢固地占據了涼州,並於1036年設定了西涼府,從此統治涼州達190多年。原來占據涼州的吐蕃六穀部無力抵抗西夏,歸附青海吐蕃宗哥部。此後,他們以宗哥為根據地,在涼州一帶和西夏進行了近40多年的拉鋸戰。為了加強對涼州的防禦能力,防止吐蕃的進攻,1068年5月,西夏對涼州城垣及周圍寨堡進行了大規模的修建。作為一處軍事工事,估計狄台也在維修之列。此後,狄台再無修葺,至明、清時已破敗不堪。
狄台作為一處千年遺址,是當年北宋、西夏、吐蕃、回鶻爭奪涼州的一個縮影,我們在考辨之餘,理應善加保護,不要讓這座千年古台被歷史遺棄,被人為冷落。
金塔晴霞
金 塔 晴 霞
金光照曜矗扶登,七級千尋萬縷騰。
碎寶造成晴晃日,四龍呵護迥超乗。
仰窺碧落紅塵遠,俯瞰青塍紫氣蒸。
高到天門璀璨處,鐸聲清出白雲層。
金塔灌頂寺是公元十二世紀四十年代,藏傳佛教薩迦派第四代法王,薩迦班智達——貢嘎堅贊與蒙古汗固西路軍統帥闊端舉行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涼州會盟”時修建的。
蒙古汗固至元朝,由於藏傳佛教薩迦班智達法王、八思巴等來涼州,藏傳佛教第一次傳入漢地。涼州的藏傳佛教空前盛行。薩班按佛教天地生成的理論創建的涼州四部寺,是以涼州城為中央,象徵須彌山,東西南北四部寺(東白塔寺、南金塔冠頂寺、西蓮花寺、北海藏寺)象徵世界四大部洲。
金塔灌頂寺位於祁連山北麓,甘肅省武威市城西南十五公里處,是涼州藏傳佛教薩迦派四部寺之一。三面環山,形勢奇偉。當年,這裡松柏參天,香火甚盛。在元代寺內有金塔景象、奇異壯觀。每到傍晚時分,夕陽的餘輝染紅了祁連山脈,也染紅了金塔寺院,特別是落日的彩霞和寺內的高塔交相輝映、霞光萬道,寺院上空就出現一片紫色的彩霞,構成了一幅絢麗奇妙的圖畫,因而,金塔灌頂寺乃名副其實的涼州八景之一。
金塔灌頂寺的塔高聳入雲,閃爍金光,又與祁連山的雪光交相輝映,夕陽的光芒縈繞寺院,奇妙無窮,給人以另一個世界的感覺。再從塔向下俯視,但見青青的田畦里閃爍著一縷縷紫色的雲霧,祥光漂浮,仿佛到了神仙般的世界。到了黃昏,又出現一番獨特的景致。清代詩人郭楷在《上元節金塔灌頂寺作》中描寫到:“黃昏月出光如磨,遊人去矣山禽多”。在暮色蒼茫時,流戀忘返的遊人不得不離去,月光明亮,景色迷人。此時真可謂夜瀟人靜、星光閃爍,那山中鳥鳴之歡叫聲,金塔河潺潺的流水聲,同寺內咣咣之晚鐘聲,彼此間遙相呼應,匯成一支清脆、幽雅、深沉、和諧的佛樂曲,為寺院增添了一番特殊的情趣。
金塔灌頂寺是元代時期西藏薩迦派法王薩迦班智達、八思巴為皇帝、皇妃及大臣、官員等多次傳授灌頂的地方。宗教政策恢復後,由西藏薩迦祖寺第七十五代大上師魯珠嘉措親臨,繼續為有緣者灌頂、傳法。
原寺院宏偉壯觀,所有的佛塔(吉祥佛塔)毀於1927年的大地震,其諸多佛殿、佛像、佛經和壁畫多毀於1966年以後。為重現歷史遺蹟,供眾人瞻仰,追思前輩的光輝業績,經地方政府同意,由西藏藏傳佛教薩迦派上師,藏醫院博士生導師慈成堅贊大師及弟子奇正藏藥董事長雷菊芳籌資修建,供奉銅質鍍金法輪、寶幢、祥麟寶瓶、藏式唐卡壁畫(描繪的是蒙古王闊端、薩迦班智達、八思巴之子等傳記)和高1.6米的銅質鍍金薩班坐像。
金塔灌頂寺,現有曲南嘉尊者及隨同弟子們進駐弘法續建,相信在建設中金塔灌頂寺,在眾多信徒的資助下,不久將是一座宏偉壯觀的新寺院呈現在我們面前。
黃羊秋牧
黃 羊 牧 秋
一線中通界遠荒,長川歷歷抱西涼。
草肥秋色嘶蕃馬,霧遍山原擁牧羊。
蘇武廿年持漢節,嫖姚萬里拓秦疆。
幾回聽處橫吹笛,楊柳春風憶夕陽。
蓮花壺天
武威蓮花山氣勢雄偉,氣象深邃,周圍有8峰環列,形如蓮瓣,建築依山而建,始建於西漢(西域佛教主要是古印度從古道即後來霍去病打通的古絲綢之路傳到長安的,其實在公元前1年 已經有了古道,後來匈奴人阻道,漢武帝才派衛青、霍去病打通古道即絲綢之路,其實古絲綢之路上的佛教遺址比中原地區的寺要早至少200年,劉秀批准建立的洛陽白馬寺是中國第一個承認的官方寺院,攝摩騰、竺法蘭是第一任祖師),西漢沒有寺院這個稱謂,西漢時期名靈岩陀,東漢改天竺寺,兩晉改靈岩寺、清應寺,十六國叫大寺,隋唐時期改名蓮花山大寺,北宋改西竺寺,西夏涼州做陪都時改名多次,元初改蓮花山寺,後來又改正光寺,大明改善應寺,清朝多次改名,而今山下寺院叫接引寺(1978年-2014年),山上的遺址叫蓮花山大寺。明代成化乙酉三月全部重修, 已醜十月重修完畢。清代前期、中期、後期大量增修擴建,寺廟體系更趨完善,尤其是嘉慶年間兩江總督牛鑒三次去遊玩捐贈數目巨大,三次去他的恩師處( 科畦村二組)拜謁,並題寫下大量匾額。民國時期又有修繕,後來土匪占山,解放軍解放大西北時。上山將土匪剿滅。如今其可見的廟宇遺址多達72多座,1000多間,歷朝歷代的匾額不計其數;有寺廟宮觀,殿閣樓塔、庭院堂舍等建築,是古絲綢之路上佛道二教的勝地,其位於山下始建於戰國的旱灘坡古墓群更是龐大宏偉。
歷朝歷代的大肆擴建造成的後果是山上大量的、長了上千年的松樹柏樹被砍,山越來越光禿,環境惡化嚴重。歷代流傳,每逢農曆五月十三日,是諸神諸佛的狂歡日,是各行各業人集會祭拜自己祖師爺的日子,,蓮花山上舉辦盛大廟會法道會,河西地區城鄉民眾紛至沓來,燒香拜佛,求子還願,游山玩景,經營生意。山上建築群歷朝歷代屢遭損毀,災後均得到善士們的資助維修,直到50年代後期,建築物 仍保持原有大部分,1960年前後,為號召破四舊打到牛鬼蛇神,將山上1000多間廟宇人為拆除破壞,大量的木料被當劈柴燒或者蓋了房子(主要是柏樹馮良),荒而今好多民居都有從山上拆下來的木料,就這樣毀於一旦,至今山上山下,留有殘垣斷壁等殿宇1000多處。2000多年經歷了歷史的滄桑毀了修,修了毀,造成了嚴重的環境問題,大量的祁連山松柏被砍,水土流失,植被破壞,山上山下全部光禿禿的,在建國前山下山上還是有大量樹木的,建國後大肆砍伐已經面目全非了,尤其是1958年、1960年饑荒時期廟宇廢棄損毀開始,主要在1966年毀壞最多數量龐大無從知曉,到1970年全部毀壞,1978年重修直到2014年。
野老才三戶,邊村少四鄰。
婆娑依里社,簫鼓賽田神。
灑酒澆芻狗,焚香拜木人。
女巫紛屢舞,羅襪自生塵。
這是唐朝大詩人王維到武威蓮花山所做的《涼州郊外游望》。印象中,唐詩,給人的是美感,王維,給人的是清麗;這一首卻好象不是唐詩,也不象唐詩中的邊塞詩。
化塔屹中起,孤高宜上躋。
鐵冠雄賞眺,金界寵招攜。
空色在軒戶,邊聲連鼓鼙。
天寒萬里北,地豁九州西。
清興揖才彥,峻風和端倪。
始知陽春後,具物皆筌蹄。
這是唐朝天寶年間,高適任河西節度使哥舒翰幕僚,駐足武威。與朋友竇侍御遊覽蓮花山,作《和竇侍御登涼州七級浮圖之作》一首。這是一首工穩的五言排律,詩中運用了諸多佛教名詞和凝練的詞語。浮圖即佛塔,七級浮圖即七層高的佛塔。化塔,高僧去世被火化,化塔為埋佛骨所建的塔。屹,即高地。躋,上升的意思。鐵冠,指塔頂是鐵鑄的。金界,即金剛地,指佛寺所在地。招攜,猶招邀之意。空色,佛教用語,意指僧人。鼓鼙,古代軍中的樂器。地豁,地勢開闊。清興,意為清明盛世。才彥,有才學的人。端倪,事物從微小開始。陽春,溫暖的春天。具物,萬物。筌,捕魚器,蹄,捕兔器。詩的大意是,建在蓮花山山頂上的佛塔,獨立高聳指向雲天。七層的佛塔和鐵鑄的塔頂,遠遠望去十分雄偉壯觀,這佛地美景,吸引著無數遊客前來遊覽。從佛殿窗戶傳出僧人們抑揚頓挫朗讀佛教經典的聲音,漫山野遍,人聲鼎沸,還有那軍隊練武的鼓聲鏗鏘。站在這西部景點蓮花山,放眼望去,土地廣闊,使人豁然開朗,但北方初春的涼州大地,仍然有些天寒。政治開明、社會太平,就會尊重人才,春天雖然有些寒冷,但這是萬物萌生的開端。溫暖的春天過後,所有的植物都將在燦爛陽光的照耀下,茁壯成長。詩中,高適把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希望的,一覽無餘地展現在我們面前,使我們在今天仍然能感到盛唐蓮花山的輝煌。詩中使用大量的佛教辭彙,顯示了高適先生對佛教的諳熟和高超的寫作水平。古往今來,詠寫蓮花山的詩作不少,但全國知名的詩人,只有高適先生所寫的這一首,也是時代最為久遠的一首,因而顯得十分珍貴。
山色遙看近卻無,招提處處綴瓔珠。
藥泉汲水供茶灶,松石點蒼入畫圖。
宗室臥遊辜勝景,匡廬結社得吾徒。
歸來四載嬰殘疾,剛到壺天氣象殊。
這是《武威縣誌.文藝志》中所載清代張昭美《夏五游蓮花山四首》詩之三。蓮花山是祁連山一個分支,位於武威城西南13公里處。晴朗之日,登臨山頂,引頸西南極目而望,但見大山環列,層巒疊障,似龍騰虎躍,莽莽蒼蒼,險峻雄偉。縱目於東北,則是一馬平川、麥黍飄香的武威綠洲。因山上舊時建築規模宏偉,殿宇相接,山泉秀麗,景物宜人,歷來為武威遊覽勝地。 據清代張昭美修《武威縣誌》載;“蓮花山……層巒合抱,疊起如蓮,泉水縈寺,駕椽為覽灌園。又有水可療病,俗號‘藥泉’。”又記;“善應寺,在城西蓮花山。成化年救賜重修。兼有西竺、彌勒、觀音、準提、三官、無量、靈官、黑虎等寺觀;山腹有塔,在諸寺巔。”《重修蓮花山無量殿功德薄》載:該殿元、清時曾兩次毀於山火。可見蓮花山上諸多寺觀最遲建於宋元時期。據考證,明時亦有重修,到清朝增修擴建更趨完善。可惜由於地震等自然因素的破壞,部分建築坍塌,至今只有一磚塔高入雲霄,數十里外也可明辨。除此之外,其餘建築已蕩然無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