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海號重巡洋艦

鳥海號重巡洋艦

鳥海號是日本二戰時期四艘一萬噸條約型重巡洋艦高雄級中的一艘,雖然下水時間比摩耶晚,但卻是高雄級三號艦。始建於1928年(昭和三年三月二十六日),於1931年(昭和六年四月五日)下水,並在1932年(昭和七年六月三十日)正式竣工。鳥海號在建成後一度擔任第二艦隊旗艦,並以此身份參加了昭和8年特別大演習。在緊接著的昭和8年特別閱艦式中擔任天皇御召艦比叡的先導艦(其餘三艘高雄級分別擔任供奉艦)。太平洋戰爭期間鳥海號先後參加過馬來半島戰役、印度洋海戰、中途島海戰、第一次所羅門海戰、第三次所羅門海戰、馬里亞那海戰、雷伊泰灣海戰和最後的薩馬島海戰。

基本信息

簡介

鳥海號重巡洋艦 鳥海號重巡洋艦

鳥海號是四艘一萬噸條約型重巡洋艦高雄級中的一艘。在四艘高雄級中,高雄號跟愛宕號都在昭和十四年(1939)完成了大改裝,摩耶號在戰爭後期改造成防空強化型,而鳥海號卻連一次接受大規模改裝的機會都沒有。鳥海號在建成後一度擔任第二艦隊旗艦,並以此身份參加了昭和8年特別大演習,出盡風頭。在緊接著的昭和8年特別閱艦式中擔任天皇御召艦比叡的先導艦(其餘三艘高雄級分別擔任供奉艦)。

開戰前鳥海號與摩耶號一起接受了小規模改裝,加強防空火力。但由於沒有接受大規模改裝,四聯裝的92式魚雷發射管,只是將老式的89式魚雷發射管進行改裝,使其可以發射93式氧氣魚雷。也沒有改善高雄級重心過高、復原性不良的問題。

參與的戰爭

太平洋戰爭開戰初期,鳥海號就擔任小澤治三郎司令官率領的第一南遣艦隊的旗艦,參加了馬來半島,印度洋的作戰.南雲中將率領的夏威夷襲擊機動部隊由前線歸來後,進擊印度洋,擊沉了英軍的重巡洋艦康沃爾號,多賽特郡號和輕空母哈密斯號,此時,由鳥海號率領的南遣艦隊則擊沉了盟軍的十六艘商船.

在中途島海戰中,本艦跟愛宕號組成第四戰隊第一小隊,屬於由近藤信竹海軍中將率領的攻略部隊本隊.在中途島大敗之後,艦隊實施重編,昭和十七年(1942)七月十四日,鳥海號被任命為由三川軍一中將率領的第八艦隊旗艦,派往所羅門海域.第八艦隊包含了兩艘古鷹級重巡古鷹號,加古號,和兩艘青葉級重巡青葉號,衣笠號.

同年八月八日半夜,往所羅門進擊的第八艦隊和美澳合編的艦隊發生了遭遇戰,這就是史稱第一次所羅門海戰的戰鬥.身為旗艦的鳥海號下令全軍突擊,由鳥海號先前發射的一架95式水偵投下照明彈照射目標,第八艦隊在近距離以魚雷和主炮與美國巡洋艦部隊交戰,美澳聯合艦隊此時方才發現大難臨頭.第八艦隊在20分鐘內即擊敗了瓜島海域的南區巡邏隊,並在其後的戰鬥中以探照燈照射目標,迅速擊敗了北區巡邏隊。結果擊沉了澳大利亞皇家海軍的重巡坎培拉號和美軍的重巡文森斯號,阿斯托利亞號,昆西號,重創美軍重巡芝加哥號,堪稱是日本海軍在太平洋戰爭中最漂亮的一役。當地時間0320,三川軍一下令艦隊返航。

之後鳥海號參加了第三次所羅門海戰,戰艦比睿號和霧島號在此葬身海底.然後又參加了馬里亞那海戰,著名的馬里亞那獵火雞.鳥海號此時回歸了第四戰隊序列。最後在昭和十九年(1944)十月24日突入了捷一號海戰(雷伊泰灣海戰)。但是,姊妹艦三艘相繼在巴拉望水道成了美軍潛艦鰷魚號和海鯽號的餌食.而鳥海號自身則是在薩馬島海戰中遭到美國轟炸機攻擊,被命中九枚炸彈,喪失全部動力,最後不得不由藤波號驅逐艦予以雷擊處分。

中途島戰役

中途島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場重要戰役,也是美國海軍以少勝多的一個著名戰例。其於1942年6月4日展開,美國海軍不僅在此戰役中成功地擊退了日本海軍對中途島環礁的攻擊,還得到了太平洋戰區的主動權,因此成為二戰太平洋戰區的轉折點。

所羅門海戰

1942年7月31日,美軍艦隊從斐濟起航。8月6日晚,美軍登入編隊已到達距瓜島約六十海里的海域,藉助惡劣天氣的掩護,一直未被日軍發現。在登入編隊航渡的同時,駐埃法特島和聖埃斯皮里圖島的美軍航空部隊出動 B-17轟炸機對索羅門群島的日軍進行了壓制空襲,從紐幾內亞島起飛的美軍飛機則密切監視俾斯麥群島和紐幾內亞島東北部的日軍。

8月7日凌晨一時,登入編隊到達距瓜島十海里的海域,一分為二,代號X射線的部隊是由范德格里夫特指揮的第1、第5陸戰團,經薩沃島南水道進攻瓜島,代號Y射線的部隊是由副師長魯普斯塔斯準將指揮的四個營取道薩沃島北水道進攻圖拉吉島。另兩個營作為預備隊。六時許,掩護編隊的軍艦開始炮擊瓜島日軍陣地,隨後從航母起飛的艦載機飛臨瓜島,進行猛烈的轟炸和掃射。在艦炮和航空火力支援下,第一波登入部隊於九時四十分開始上陸,第5陸戰團團長亨特上校身先士卒第一個衝上灘頭,部隊緊跟在後衝上岸,逐步擴大灘頭,向縱深發展。隨後灘頭控制組上岸,組織後續部隊有序上岸。由於日軍的情報機關根本沒能預見到美軍的登入,因此島上的日軍毫無準備,而且島上的日軍雖說是工兵部隊,其實是修建機場的朝鮮勞工,沒帶什麼武器,少數警備部隊看到美軍大兵壓境,不敢抵抗就逃入叢林,所以美軍一槍未發就成功上岸,到日落時已有1.1萬餘人登上瓜島。但沒有準確的地圖,上岸後就在叢林中摸索前進,直到第二天早晨才到達機場,日軍慌忙扔下剛做好的早餐逃入叢林,美軍輕而易舉奪下機場,跑道已經有80%完工了,塔台、發電廠都已建成,還繳獲了大批糧食、建築設備、建築材料,最受歡迎的戰利品卻是幾百箱日本啤酒和一個完好的冷凍加工廠。儘管瓜島登入戰非常成功,但這是在日軍幾乎沒有防禦情況下取得的,如果日軍稍有準備,美軍必將遭受嚴重失利。在登入中暴露了不少問題,海岸控制組人手太少,不得不動用戰鬥部隊進行物資卸載;又如有的人在海灘上忙得喘不過氣來,有的人卻閒來無事可作,在海灘上曬日光浴或到叢林中打鳥。雖然有這樣那樣的不足,但美軍總算順利登上瓜島。

圖拉吉島卻與瓜島完全不同,登入的美軍經受了真正的戰火考驗。圖拉吉島是個天然的避風良港,島的東側有兩個小島:加武圖島和塔那姆勃戈島,像兩個哨兵保衛著圖拉吉島。英國殖民者戰前曾在這兩個小島建有簡易水上飛機機場,日軍占領這裡後,加以擴建完善,計畫建設成為可以監視整個索羅門群島的水上飛機機場。美軍高估了圖拉吉島日軍的實力,集中炮火進行猛烈轟擊,日軍急忙躲進掩體,美軍在炮火掩護下成功上岸,但向縱深推進不久就遇到了日軍頑強抵抗。而在兩個小島上,美軍卻低估了日軍,由於島嶼太小,日軍在海灘前沿組織防禦,加上美軍的炮火準備沒能摧毀日軍修築在堅固山崖上的工事,而登入艇下水又太早,從一萬多米外開始衝擊,使得日軍有充足的時間進入前沿工事,當美軍剛衝上岸立足未穩之際,就突然開火,美軍指揮官重傷,士兵傷亡慘重,被密集的火力壓在海灘上寸步難行,由於敵我距離太近,根本無法實施艦炮火力支援。直到幾小時後,後續部隊將81毫米迫擊炮送上岸,並召喚飛機提供航空火力支援,這才逐步開始向縱深推進。但日軍仍然憑藉在山洞中的工事頑強抗擊,美軍只得組織爆破小組從日軍火力死角衝上山頂,再居高臨下將炸藥和手雷扔進山洞,這才最終將其消滅。由於這三島戰鬥非常激烈,為儘快解決戰鬥,范德格里夫特將預備隊全部投入作戰,黃昏時分日軍殘部退守山谷,當天夜裡,美軍接連組織四次攻擊,將其大部殲滅。直到8日黃昏才肅清殘敵占領這三島。在兩天的激戰中,日軍除了二十三人被俘外,全部戰死,無一投降,初次讓美軍領教了武士道精神。美軍陣亡約一百人。

馬里亞納海戰

太平洋戰爭期間,美、日海軍於1944年6月在馬里亞納群島以西、菲律賓海以東海域進行的海戰。亦稱菲律賓海海戰。1944年初,美軍攻占馬紹爾群島後,決定繞過堅固設防的加羅林群島,直取馬里亞納,建立攻擊日本本土的前進基地,打開通往菲律賓的道路。日本海軍根據其"尋機決戰"的指導思想,制定"阿"號作戰計畫,企圖以馬里亞納群島、雅浦島、硫黃島的陸基航空兵,在菲律賓以東、帛琉群島以西海域削弱美海軍力量,隨後出動艦載機摧毀美國艦隊。雙方參戰兵力為:美國海軍第5艦隊(由R.A.斯普魯恩斯海軍上將指揮),主要艦隻140艘(包括航空母艦15艘、戰列艦7艘、巡洋艦21艘、驅逐艦69艘、潛艇28艘),艦載機956架;日本聯合艦隊第1機動艦隊(由小澤治三郎海軍中將指揮),主要艦隻55艘(包括航空母艦9艘、戰列艦5艘、巡洋艦13艘、驅逐艦28艘),艦載機360架及岸基飛機240架。

6月13日,日本第1機動艦隊從菲律賓塔威塔威島出航,被美軍潛艇發現並跟蹤。15~16日,美第5艦隊乘日海軍主力尚未到達攻擊陣位之機,出動艦載機對馬里亞納群島各機場實施突擊,擊毀日軍大批陸基飛機。18日,日艦隊駛抵馬里亞納群島以西約650海里處發現美國航空母艦編隊,19日黎明占領攻擊陣位,10時起在約300海里距離上分4個波次出動艦載機攻擊美艦隊,但受到美機和高炮攔擊,大部飛機被擊落。與此同時,美潛艇對日艦隊實施魚雷攻擊,擊沉航空母艦"大鳳"號和"翔鶴"號。20日,美艦隊向西追擊,下午在300海里距離上出動艦載機攻擊日艦隊,擊沉航空母艦"飛鷹"號。傍晚,日本第1機動艦隊奉命撤出戰鬥。戰役中,日軍航空母艦3艘、油艦2艘被擊沉,航空母艦4艘以及戰列艦、巡洋艦、油船各1艘被擊傷,損失飛機395架;美軍航空母艦2艘、戰列艦2艘、巡洋艦1艘受輕傷,損失艦載機126架。此役,日軍阻滯美軍戰略進攻的企圖被粉碎,其航空母艦編隊受到致命打擊,從而喪失了馬里亞納海域的制海、制空權,為美軍奪取馬里亞納群島戰役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雷伊泰灣海戰

1944年10月20日﹐美軍一支兩棲部隊進攻菲律賓群島中部的萊特島﹐這是雷伊泰灣戰役的開始。同一天﹐日軍一支部隊從萊特島東南部進入陣地﹐美軍的第七艦隊的潛水艇發現日軍第一攻擊部隊。

對抗日本自殺攻擊的美國艦隊

栗田的艦隊於10月24日進入萊特島東北的錫布延海。在錫布延海海戰中他受到美國航空母艦的攻擊,武藏號戰列艦被擊沉。栗田調頭撤退,美國飛行員以為他就此退出戰場,但晚間他再次調頭進入聖貝納迪諾海峽並於清晨來到薩馬島。

西村中將的艦隊於10月25日清晨三點進入蘇里高海峽正好撞到美軍的作戰艦隊。在蘇里高海峽海戰中扶桑號戰列艦和山城號戰列艦被擊沉,西村戰死,他的剩餘力量向西撤退。

哈爾西上將接到小澤的航空母艦艦隊到達的訊息後於10月25日派他的航空母艦追擊,在恩加尼奧角海戰中四艘日本航空母艦被擊沉,小澤的剩餘力量逃往日本。

栗田的艦隊於10月25日清晨六時到達薩馬島。此時哈爾西正在追擊小澤,在栗田的艦隊和美國的登入艦隊之間只有三支美國護衛航空母艦和它們的驅逐艦編隊。在薩馬島海戰中美國驅逐艦絕望的魚雷攻擊和無情的空中攻擊,以及天氣的不利使栗田以為他面臨美軍主力,因此他轉身撤出戰場。

基本信息

建造所 三菱長崎造船所

起工 昭和三年三月二十六日

下水 昭和六年四月五日

竣工 昭和七年六月三十日

標準排水量 11350噸

全長 203.76m

全幅 19m

速力 35.5節

航續力 14節/時8000浬

兵裝 20.3cm50倍徑主炮十門

12cm高角炮四門

40mm機炮兩門

次裝填裝置附61cm魚雷發射管八門

水偵三架,射出機二基

喪失:昭和19年(1944)10月25日

艦名由來:因為是重巡洋艦,所以依山名來命名,由來是位於秋田,山形縣境內的鳥海山,標高2230米

太平洋戰爭中的艦長:

渡邊滿七 (海兵42期) 昭和15.10.19

早川乾夫 (海兵44期) 昭和17.4.25

有賀幸作 (海兵45期) 昭和18.3.1

田中 穰 (海兵47期) 昭和19.6.6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