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產地分布
產於新疆西南部(葉城、于闐)及崑崙山北坡。生於河谷山坡,海拔3000-3300米。報春花科點地梅屬植物
點地梅屬,報春花科,約100種,分布於北溫帶,我國約60種,產西北和西南,他處少見。一年生或多年生、矮小草本;葉各式,全部基生或旋疊狀排列於枝上;花小,白色或紅色;萼5裂;花冠高腳碟狀或近輪狀,管短於萼,裂片5,喉部有環紋或有摺與裂片對生;雄蕊5,內藏;子房球形,花柱短;蒴果卵狀或球形,5裂。本屬和Primula屬很相近,惟冠管短於花萼,且於喉部收縮。 |
主根細長,具少數支根。地上部分由多數根出條組成疏叢;根出條深褐色,下部節間長5-10毫米,節上有枯葉叢;上部節間短或葉叢疊生其上,形成長1-1.5厘米的柱狀體。生於河谷山坡,海拔3000-3300米。
點地梅屬,報春花科,約100種,分布於北溫帶,我國約60種,產西北和西南,他處少見。一年生或多年生、矮小草本;葉各式,全部基生或旋疊狀排列於枝上;花小,白色或紅色;萼5裂;花冠高腳碟狀或近輪狀,管短於萼,裂片5,喉部有環紋或有摺與裂片對生;雄蕊5,內藏;子房球形,花柱短;蒴果卵狀或球形,5裂。本屬和Primula屬很相近,惟冠管短於花萼,且於喉部收縮。 |
冒都點地梅(Androsace bisulca Bur. et Franch.),報春花科、點地梅屬植物,分布於中國大陸四川、西藏等地。
基本信息 植物形態 產地分布 相關物種波密點地梅,多年生草本,植株由著生於根出條上的葉叢形成疏叢。產於西藏東南部。生於潮濕的南坡,雪崩槽中,海拔3000-3500米。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生長分布 相關物種亞東點地梅,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期7月,產於西藏南部地區。
基本信息 性狀 分布 相關的種南疆點地梅(Androsace flavescens Maxim.)是報春花科下的三屬之一的點地梅屬之一的一個物種。因主要生在在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南部而得名。
基本信息 性狀 分布 相關的種天山點地梅,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期6月。產於新疆西部(伊犁地區)。
基本信息 性狀 分布 相關的種睫毛點地梅,多年生草本,株形為半球形的堅實墊狀體,由多數根出條緊密排列而成。產於西藏南部(工布江達、錯那、定結)。生於山頂草甸,海拔4000-5300米...
基本信息 性狀 分布 相關的種江孜點地梅產於西藏(拉薩、江孜、定結、日喀則和謝通門)。生於乾旱的砂質山坡,海拔4000-4500米。模式標本采自日喀則。
形態特徵 產地生境 相關物種地梅蓮葉點地梅蓮葉點地梅(原變種)裂葉點地梅鱗葉點地梅綠棱點地梅卵葉點地...。高山上的陽光十分強。點地梅的葉子能利用陽光合成糖類,這些糖在寒冷的冬季...。也可在冰天雪地中生存。園林用途點地梅植株低矮,葉叢生,平鋪地面,適宜岩石...
形態特徵 產地分布 生長習性 園林用途 繁殖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