鰣(Macrura reevesi)屬鯡形目,鯡科,鰣亞科,鰣屬。俗名:時魚、三來魚、三黎魚。英文名:Hilsa herring , seasonal shad , Reeves’ shad 。
瀕危等級:瀕危。
體甚側扁,呈長橢圓形,頭中等大,吻尖。口大,端位,口裂傾斜,下頜稍長;上頜正中有一缺刻,與下頜骨正中的突起相吻合。上頜後端達眼後緣下方,眼有發達的脂眼瞼。鰓耙細長且密。鰓孔大。假鰓發達。鰓蓋膜不與鰓峽相連。鱗片大而薄,上具細紋;尾鰭基部有小鱗片覆蓋;胸鰭、腹鰭基部有大而成長形的腋鱗;腹面有大形、銳利的稜鱗,排列呈鋸齒的邊緣。無側線,體背和頭部呈灰黑色,中上側略帶藍綠色光澤,下側及腹部銀白色;腹鰭、臀鰭灰白色,其它各鰭暗藍色。
鰣為溯河產卵的洄游性魚類,因每年定時入江而得名。平時生活于海中,每年2月下旬至3月初,生殖群體由海洋溯河作生殖洄游,在5-7月,當水溫達28℃左右時,即在江河的支流或湖泊中有洄水緩流、沙質底的江段繁殖。產卵時間多在傍晚或清晨,生殖後親魚仍游歸海中。幼魚則進入支流或湖泊中覓食,至9-10月才降河入海。鰣魚在長江的產卵場,比較集中在波陽湖及贛江一帶,少數逆水而上到洞庭湖入湘江,極少數上溯到宜昌附近。在珠江,則主要在西江下游江段產卵,上溯可達廣西桂平。鰣魚為濾食性魚類,主要以浮游生物為主食,有時亦食硅藻及其它有機物的碎屑;但在生殖洄游期間,親魚很少進食。性成熟年齡一般為3+齡。
我國近海分布極廣,黃海、東海、南海都有分布;淡水中分布於長江、珠江、錢塘江、閩江等水系。
鰣魚個體較大,常見個體為1-1.5公斤,最大個體可達8+齡,體長達616毫米,體重3.5-4公斤。它肉細脂厚,味極腴美,其內臟含脂量為18-21.7%,鱗片與皮膚間滿含油脂,鮮味濃重,營養豐富。鰣魚蛋白質含量為11.4-16.9%,脂肪為11.1-17.0%;還富含鈣、鐵、磷等,故在烹製時特彆強調“清蒸鰣魚不刮鱗”。鰣魚歷來就是長江、錢塘江、珠江等水系下游的名貴魚類,在古代就被作為納貢之物,清蒸鰣魚,馳名古今中外。沿江各地鰣魚到達的時間各各不同,漁汎也有遲早,如江蘇江陰是“穀雨見鰣魚”;安徽是“清明早,芒種遲,立夏、小滿正當時”;江西峽江是“端午吃鰣魚”;而在廣東珠江三角洲一帶為農曆3月吃鰣魚。錢塘江則從立夏至端午節之間。江蘇、上海視鰣魚為長江淡水四大名魚之首。
鰣魚肉性味甘、溫,有滋體強身之功效,蒸食能補虛勞。將魚蒸出之魚油,塗於水火燙傷處,療效甚佳。
鰣魚在溯河產卵過程中,常結成大群。長江下游在1970年以前常年產量為500噸左右,1974年高達1500噸。由於過度捕撈繁殖親魚和索餌肥育的幼魚,造成補充群體急劇減少。此外,鰣魚的主要產卵場贛江的平流梯級樞紐工程的興建,阻斷了鰣魚的產卵洄游路線,破壞了產卵場。由於數種原因,鰣魚的資源急劇下降,從20世紀80年代始,鰣魚的種群數量已處於瀕危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