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貢獻
從事血吸蟲中間宿主釘螺形態、生態及其殺滅措施的研究和防治業務指導、技術培訓工作等40餘年。1951年——1957年在中央衛生研究院華東分院工作時,創建大型養 螺室為工展實驗研究及教學工作創造條件。在制定釘螺密度調查法中提出以一平方市尺為調查單位,全國運用至今。1958年支邊廣西,發現岩深地區血吸蟲病流行特點及釘螺分布規律。創用改變水情及地貌的生態學滅螺措施及方案。為在1987年全廣西達到完全消滅血吸蟲病指標作出貢獻。
主要著作
前後發表中項文論文30餘篇。《山區滅螺方法及研究》及《消滅血吸蟲病的研究》分別於1987年獲全國醫學衛生科學大會成果獎及廣西科學大會優秀成果獎。1985年發表《廣西岩溶地區消滅血吸蟲病試點縱向觀察》的論文,1988年被邀請在法國貝比讓大學舉行的“法中身吸蟲病專題討論會”上作報告。1989年獲廣西醫藥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1990年該成果被國家科委及中央衛生部評審為有準廣套用價值的科技成果。曾參加編寫及任科學顧問,攝 制血防乎教記錄電影片《春風楊柳遍壯鄉》(由廣西電影製片廠製作及發行)及自編《廣西消滅釘螺的技術措施》的錄像帶(英語版)。先後於1985年獲中共中央血吸蟲病防治領導注組頒發的“全國防治血吸蟲病先進工作者”稱號,1991年獲衛生部、農業部、水利部頒發的“全國血吸蟲病防治先進個人”稱號、獎章、獎品及證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