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魯迅藝術文學舊址位於延安城東北5公里橋兒溝,現保存有天主教堂一座和石窯洞數十孔。屬1961年國務院頒布的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38年2月,毛澤東、周恩來、林伯渠、徐特立、成仿吾、艾思奇、周楊聯名公布《創立緣起》,指出“藝術、戲劇、音樂、美術、文學是宣傳鼓動與組織民眾最有力的武器;藝術工作者——這是對於目前抗戰不可缺少的力量。因此培養抗戰的藝術工作幹部在目前是不容稍緩的工作。”為紀念已故文豪,定名為魯迅藝術學院,發展
1938年2月,毛澤東、周恩來等人倡議在延安成立一所以魯迅先生的名字命名的藝術學院。3月,魯迅藝術學院(後改為魯迅藝術文學院,簡稱“魯藝”)在延安北關雲梯山麓的文廟台一帶(今延安軍分區和延安機械廠一帶)開始上課。4月10日,舉行成立典禮。魯藝院長康生,副院長趙毅敏、沙可夫。院內設戲劇、音樂、美術3個系。從1938年8月起,增設文學系,以後又成立了一些研究室和實驗話劇團等。
1939年8月,魯藝遷至橋兒溝。11月18日,吳玉章任院長,周揚任副院長。
1940年5月,毛澤東題寫了“魯迅藝術文學院”的新校名和“緊張、嚴肅、刻苦、虛心”的八字校訓。
1941年6月,魯藝確立正規學制,成立戲劇、音樂、文學、美術4個部。
1943年3月,魯藝奉命合併到延安大學,成為延安大學文藝學院。由延大副校長周揚兼任文藝學院院長。
1945年8月起,魯藝師生先後奉命陸續離開延安,前往華北和東北地區。11月,周揚率魯藝離開延安,到達河北張家口。1946年5月,在東北改稱魯藝文工總團,下設牡丹江、合江、松江、通化4個魯藝文工團。同年9月,魯藝一部分師生來到黑龍江佳木斯,成立東北大學文藝學院,肖軍任院長。延安魯藝工作到此結束。
魯藝是中國共產黨在延安開辦的第一所培養各種高級和中級文化藝術人才的學院。魯藝先後編排上演了《白毛女》等歌劇,《兄妹開荒》等秧歌劇,《黃河大合唱》等音樂作品,並編輯出版了《文藝戰線》、《草葉》等文藝刊物,組織了多次有影響的美術作品展覽。魯藝是新中國文學藝術事業的基地和搖籃之一。據統計,從1938年3月至1945年11月,魯藝共畢業學員685人,其中文學系197人,戲劇系179人,音樂系162人,美術系147人。
魯藝在橋兒溝舊址,即中共六屆六中全會舊址,已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舊址現存教堂一座,即魯藝禮堂。魯藝各系及工作人員住過的石窯洞52孔(包括2個過洞),瓦房15間。
旅遊貼士
門票價格相臨景點
延安市主要旅遊景點
概況 | 延安市位於陝西省北部,地處黃河中游。“延安”之名約始於隋大業三年(公元607年)設立的延安郡,距今已歷1393年,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又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和延安精神教育的三大教育基地。 |
景點 | 花木蘭陵園;黃帝陵;軒轅廟;壺口瀑布;清涼山;寶塔山;南泥灣;楊家嶺革命舊址;鳳凰山革命舊址;王家坪;棗園;瓦窯堡;洛川會議革命舊址;延安紀念館;萬花山;秦直道;魯迅藝術文學舊址;吳旗革命舊址;保全革命舊址;新聞出版革命紀念館;瓦子街戰役烈士陵園;杜公祠;延安南區合作社紀念館;洛川谷咀黃土風情度假村;安塞博物館;陝甘寧邊區政府禮堂舊址;“四·八”烈士陵園;九龍泉;劉志丹烈士陵園;王家灣革命舊址;謝子長陵園;富縣塔;石宮寺石窟;萬鳳塔;千佛寺石窟;石泓寺石窟;延安國家森林公園;洛川黃土國家地質公園;中國大陸第一口油井;湫燕山;勞山森林公園;鐘山石窟;洛川民俗博物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