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八”烈士陵園
“四、八”烈士陵園是全國第一批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 保全革命舊址 棗園革命舊址
“四.八”烈士陵園 位於延安市區北7公里處的李家。“四、八”烈士陵園是全國第一批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陵園背枕青山,松柏環繞,面對延河,莊嚴肅穆。1946年4月8日,參加重慶國共和談的中共代表王若飛、秦邦憲等乘坐美式運輸機由重慶飛返延安。因雲霧蔽日,飛機迷失方向,誤撞山西興縣黑茶山,包括4名美軍機組人員在內的17人全部遇難,史稱“四、八”烈士。“四、八”空難,震驚中外,舉國悲慟,全國興起哀悼活動。4月11日,中共中央及延安各界組成有毛澤東、朱德、劉少奇、任弼時、林伯渠、習仲勛、李鼎銘等26人參加的治喪委員會。邊區參議會決定,休會一日,通令全邊區降半旗三日,停止娛樂活動一月。4月19日,延安各界三萬餘人隆重追悼並公葬諸烈士,當時,烈士們被安葬於延安東關飛機楊西北角。1947年,國民黨胡宗南部隊進犯延安,對陵園進行了嚴重破壞。次年,延安光復,邊區政府修復了陵園。1957年,中共中央決定重建“四、八”烈士陵園,並將張浩、關向應等人入園安葬,陵址遷往王家坪,“文化大革命”中,陵園又遭劫難。1971年烈士遺骨被遷往城北李家現址。1992年5月12日,國務院李鐵映前往陵園弔唁,目睹陵園荒蕪僻陋情景,當即指示撥款維修。經過擴建整修,陵園宏偉壯觀,面貌煥然一新。陵園占地3.6萬平方米,依山傍水,兩側對稱,具有中國陵園的建築特色。寬闊的青石台階從山下直抵墓園,隨著台階的上升,人們不由得肅然起敬。一座漢白玉紀念塔高聳在墓園中間,塔高19.46米,寓意1946年,塔身後部呈4層階梯式,塔下有8級台階,象徵4月8日。塔尖上有象徵中國共產黨的鐮刀斧頭圖案,金光閃爍,塔頂最高一層四面嵌著四顆鎦金五角星,代表中國人民的事業。塔身正面嵌著毛澤東手書的“為人民而死雖死猶榮”的鎦金大字。正面塔座上雕砌著一隻漢白玉花環。塔座右側勒記“四、八烈士遇難碑記”。陵園最高處是烈士墓台,台分三層。王若飛烈士墓居陵園中軸線頂端,處於陵園的核心地位。然後依次為“四、八”遇難烈士和在延安時期犧牲的重要領導人和知名人士,如秦邦憲、關向應、葉挺、張浩、鄧發、黃齊生、楊松、張思德、張寒暉等。黃土有幸埋忠魂,“四、八”烈士陵園是中國共產黨最早的一座高規格的烈士陵寢地,它已成為全國著名的烈士紀念地,每年清明節和烈士祭日都有四面八方的人士前來弔唁。1996年4月8日,“四、八”烈士殉50周年之際,近百名烈士子女、親屬及延安時期的老一輩革命家的後代和延安各界數萬民眾在此隆重集會悼念先烈,原國家主席楊尚昆敬獻了花圈,全國政協副主席萬國權等領導同志參加了紀念活動。這裡已成為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的重要地點。圖片列表
門票價格 交通提示 - 市內乘1路、2路公共汽車至蘭家坪,再步行半小時即到或乘中巴車、計程車直接到達.
相臨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