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
謂敲木魚和誦經念佛之聲。
出處
唐嚴維《宿法華寺》詩:“魚梵空山靜,紗燈古殿深。”參見“魚唄”。
魚梵,謂敲木魚和誦經念佛之聲。
謂敲木魚和誦經念佛之聲。
唐嚴維《宿法華寺》詩:“魚梵空山靜,紗燈古殿深。”參見“魚唄”。
魚山梵唄【 yú shān fàn bài】屬佛教三學的“定”學傳統的佛教音樂;是印度五明之聲明學的中國化漢語念經梵唄標準的原聲;是解決漢梵單奇、重複唱...
魚山梵唄發展歷程 魚山梵唄的保護傳承 魚山梵唄傳承保護五大要素 魚山梵唄功德意義及影響梵唄(參見魚山梵唄)就是和尚念經的聲音,是中國佛教音樂原聲的特稱。 中國最早的梵唄,是三國魏明帝太和四年(230),陳思王曹植游魚山,感魚山之神制,於是...
梵唄簡介 梵唄在中國的傳播歷程 梵唄種類 梵唄發展史 後世影響“魚山梵唄久稀傳,法曲遙聞亦勝緣。 魚山梵唄始稱“魚山梵”或“魚山唄”,後世簡稱“梵唄”。 目前,魚山梵唄的蒐集、整理、保護與傳承工作正在進行中。
梵魚寺位於釜山的名山金井山麓,是距今約1300年前的新羅(BC59-AC932年以慶尚道地區為中心的國家)文武王(661-681)18年(678年)時期...
簡介 歷史2006年6月創立東阿縣佛教協會,啟建魚山梵唄寺。魚山梵唄寺即意為讚嘆歌詠、清淨離欲之修行道場。2008年被國務院批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保護單位。
地理位置 魚山梵唄來歷 梵唄始祖 建寺 歷史考證地理志《增東國與地勝覽》中,對梵魚寺的來由是這樣記載的:金井山的山脊上有一井,呈金色,有金色魚乘五色雲自天而下至井內玩耍,故得名金井山、梵魚寺。
概述 建築結構 特色項目 傳承意義 現狀山東魚山梵唄寺(參見魚山梵唄寺)位於今山東東阿縣城南20公里處。梵,是印度語“清淨”的意思;唄是印度語“唄匿”的略稱,義為讚頌或歌詠。梵唄寺,意為讚頌歌...
魚山---佛教音樂發源地 魚山梵唄寺---“梵唄祖庭”《布衣知縣梵如花》講述乾隆年間,一個愛惹事的知縣的故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