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質特點
魏縣適宜的土壤氣候條件,孕育了魏縣鴨梨獨特的品質,以個大皮薄、色艷肉細、核小渣少、酸甜適宜、
歷史淵源
魏縣歷史悠久,人傑地靈,公元前195年(漢高祖12年)設魏郡置魏縣。鴨梨是魏縣的傳統特色產業,早在公元10-12世紀的北宋時期就有大面積栽培,公元6世紀時的南北朝著名科學家賈思勰在其《齊民要術》中對魏縣鴨梨種植情況作過詳細描述。清朝知縣毛天麒曾留下“長風響梨葉,秋光遍原埠”的詩句。生產情況
魏縣地處河北省最南端,位於河北、河南、山東三省交界處,是一個以鴨梨為主的果樹大縣,

榮譽認證
魏縣鴨梨以傳統的優勢和優良的品質而名揚海內外,並獲多項殊榮。魏縣鴨梨在1985年獲得河北省果品品質鑒評會鴨梨品系第一名,1995年被首批百家中國特產之鄉命名宣傳組委會命名為“中國鴨梨之鄉”的基礎上,2001年又被中國國家有關部門命名為“中國鴨梨之鄉”。自2001年開始,先後獲“河北省優質產品”,兩次“河北省名牌產品”,“中國名優果品”,連續五屆中國北方農副產品暨農業技術交易會“名優農產品”,首屆中國國際林業產業博覽會優秀展品銀獎;魏縣也先後獲得了“河北省優質梨生產基地縣”,“中國鴨梨之鄉”,“全國經濟林建設先進縣”,“全國特產之鄉建設先進單位”,“河北省無公害果品工作先進單位”,“十五期間林業技術推廣工作先進單位”,“科教興林活動年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實現了歷史性突破。2001年魏縣被河北省確定為優質梨生產基地縣。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根據《地理標誌產品保護規定》,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組織了對魏縣鴨梨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申請的審查。經審查合格,批准自2007年10月22日起對魏縣鴨梨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公告2007年第158號)。保護範圍
魏縣鴨梨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以河北省魏縣人民政府《關於對魏縣鴨梨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的請示》(魏政呈[2006]45號)提出的範圍為準,為河北省魏縣所轄行政區域。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鴨梨。
(二)立地條件

土壤類型以中性沙壤土為主,另有輕壤土、壤質潮土和壤質褐土,pH值為6.6至8.4,通氣性良好,有機質含量≥0.8%。地下水位在20米以下。
(三)苗木培育
選用品種純正、優質豐產、生長健壯、無檢疫性病蟲害的鴨梨樹作采穗母株,以杜梨作砧木,嫁接繁殖。
(四)栽培管理
1、授粉樹品種:授粉樹品種為紅梨、白面梨、銀白梨。
2、栽植時間和密度:栽植在春季土壤解凍後進行,密度≤750株/公頃。
3、水肥管理:采前30天禁止澆水。以有機肥為主,每公頃施有機肥≥45000kg,配合施用無機肥。
4、整形修剪:以冬剪夏剪相結合,保證樹體通風透光,盛果期樹每公頃留枝量控制在75萬至105萬個,花芽量≤45萬個。
5、花果管理:
(1)疏花、疏果:盛花前完成疏花,留低序位花。3至4個枝留一個果,總留果量應在每公頃21萬至24萬個。產量≤45000kg/公頃。
(2)授粉:以人工授粉為主,主要授低序位花。
(3)套袋:落花後20天開始套袋,一個月內完成。全部套袋。
6、果實採收:直接進入市場銷售的採收期為花後160天至170天。庫存鴨梨生育期不低於155天。
(五)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果形倒卵圓形,果形端正,果梗基部處果肉呈鴨頭狀,凸起明顯;成熟時果皮黃白色,果肉白色,表面光潔,果點小;果皮薄微有蠟質,肉質細、脆、嫩、汁液多、石細胞少,酸甜適中,貯藏後有濃郁香氣。
2、理化指標:單果重≥200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果實硬度6.5kg/c㎡-8kg/c㎡,總酸≤0.16%,固酸比≥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