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富民

魏富民

魏富民 男 漢 中共黨員 大余縣內良九年制學校。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姓名:魏富民

魏富民 魏富民

性別:男

民族:漢

政治面貌:中共黨員

所在單位:大余縣內良九年制學校

進單位”及“校園文明建設先進單位”,由原來的C層管理單位上升為B層,特別是今年中招考試中,有56人升入重點中學,升學人數超過了一些人口數比內良多一倍以上的鄉鎮中學,優質生源數在全縣排名第六。這些成績的取得,人們都不約而同地說起他——魏富民校長。

治校經驗

“國將興,必貴師而興傅”。魏富民當校長的時間雖不長,但卻擁有豐富的教育管理經驗,他說,辦好學校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抓教師隊伍建設,極大地調動教師工作積極性。他從政治上關心教師,持之以恆地重視師德教育,不斷地向教師灌輸這樣一個思想:為人師表是一個教師的基本素質,育人要先育已;生活上照顧教師,體恤“民情”,教師遇到了困難,他總是耐心周到地幫助教師解決;業務上幫助,他要求教師一方面增強工作的責任感,另一方面要不斷地提高業務水平。新課程改革是我縣這幾年教育工作的重頭戲,魏校長始終站在課改的前沿,高瞻遠矚他說:“教學必須堅持以學生為本,發揮學生最大潛能,不求人人升學,但求個個成才”。每個學生都是生動活潑、有個性特點的人,任何時候,學生中都有先進,中間,後進狀態,先進的要加倍愛護關心,中間的要大力扶持,後進的要及時轉變。只要教師以學生為本,因材施教,分層教學,個個都可成長,冒尖的更加拔尖,中檔的可以大面積提高,後進的可以變先進,普通班可以不普通。魏校長一再強調,教師對學生一定要有愛心,要以身作則,身教重於言教。雖只是三十多歲的人,但他卻如同長輩,手把手地幫助教師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和業務能力,他總結出的“一看,二幫,三鼓勵”轉化後進生的方法,已深入教師心中並取得實踐效果。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他召集大家民主討論,建立健全了一整套規章制度,並通過切實可行的辦法,來保證制度的執行。學校工作事無巨細,均有人在負責管理,良好的校風校紀使得教學工作井然有序,教學質量的提高也就在情理之中的事了。

都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作為一校之長,無疑是學校的“總工程師”。學校是知識分子成堆的地方,作為一個校長,首先必須是一個好教師。當校長事務繁多,但他從不離開教學崗位,在教學中,他事事以身作則,凡是教師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就拿備課來說,他教了多年的物理,對教材已輕車熟路了,但他對教學的每個環節都從不輕易放過,還是精心地設計每堂課。用他的話說,教學的形勢在不斷變化,教學對象也在不斷變化,教師的教學工作也應該推陳出新,與時俱進,現在他已總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班主任工作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環節。為了幫助年青教師做好這項工作。他時常以自己當班主任的感受來手把手地指導教師提高班級管理水平。在學校管理中,魏富民十分注重與教師進行心與心的溝通。他說,內良不據天時,不占地利,但只要我們人和,我們的教學質量就會不斷提高。在校會上,在校園裡,時常可見他與教師談心的情形。你若來到學校,你會體會到校領導與教師間,教師與教師之間這種和諧關係恰如春風拂面。

凡是來過內良中學的人,一踏進校園,都會眼前一亮——一所普普通通的鄉村中學,它的校園建設是如此美麗:綠草如茵的草坪,蔥蔥蘢蘢的樹木,花叢中戲蝶飛舞,文化長廊別具特色……這種校園面貌的巨大變化,都源於魏富民倡導的“環境是教育資源”的理念。為了搞好校園建設,錢是最大的問題。為這,他奔走於各單位,走村串戶,終於爭取到一部分資金,為了使學校美化工作儘快實施,他硬是狠下心來,從學校有限的經費中投入大量資金,使校園建設得以順利進行。用水問題一直以來困擾著學校,魏富民校長帶著後勤人員,找水源,勘測路線,架設水管,通過與村民合資興建,為學校節省了大筆資金,也徹底解決了學校師生的用水問題,2002年根據學校形勢的發展及文明校園規劃的要求,他大膽採用“向老闆藉資”的方式砌起了校內的水溝、圍牆,建起了文化長廊,硬化了學校的主幹道,綠化、美化校園面積達1800平方米,校園成了花園。他還利用向教師“借雞生蛋”的形式,添置了幾十台電腦,建成了微機室,完善了辦公設施,學校的教學條件得到了很大的改觀。

作為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魏富民同志就是這樣時時刻刻用一個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他認真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模範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議,積極參加業務培訓和進修,克已奉公,清正廉潔,很多時候出差的差旅費都是自墊腰包。他立足崗位盡職盡責,勇於創新,使學校管理水平不斷得到提升。他連續多年被基層組織評為優秀黨員,多次被評為“縣優秀教師”。2004年被評為省、市師德標兵。

榮譽稱號

1991年被評為縣“優秀教師”

1994年被評為縣“優秀班主任”

1998年被評為縣“優秀教育工作者”

2001年被評為縣“優秀教師”

2003年被評為市“優秀教師”

2004年被評為縣“優秀校長”

2004年被評為市“師德標兵”

2004年被評為省“師德先進個人”

2005年被評為縣“優秀黨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