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麗瓷器

高麗瓷器

高麗瓷器,是高麗王朝(918—1392)時期燒制的、朝鮮珍貴文化財富之一。高麗瓷器按顏色和裝飾技法可分青瓷、白瓷、黑瓷、栗瓷、鑲嵌瓷器、扮裝瓷器、畫金瓷器等多樣種類。它在10世紀從青瓷和白瓷開始發展起來,經11—12世紀的全盛期,持續到了13—14世紀的各種豐富多彩的發展時期。

形式

高麗瓷器有盅、瓶、碗、碟、壺、花盆、火爐、硯台等,不僅品種繁多,而且形狀奇特、新穎。高麗人把瓷器的

高麗黑瓷高麗黑瓷

形狀大多模仿了動植物的模樣。通過壺、碟、盅等高麗瓷器模仿了魚、龜、龍、鴛鴦、甜瓜、荷花、葫蘆等形狀的事實也可以看出這一點。用各種物質的形狀仿造器皿的柄、把、頂蓋的也不少。如按菊花或龍頭樣仿造壺或壇的柄,按竹竿或葡萄嘟嚕樣仿造壺的把手,按獅子、鴨、雁樣仿造香爐或壺的頂蓋等就是其實例。

特點

高麗瓷器最具特點的,可以說是其明亮優美的色彩。高麗瓷器自古以其獨特色彩博得了世人的好評。代表高麗瓷器的色彩,是青(翡翠)色。它是既有光澤又有高尚得使人勾起深沉情趣的隱約柔和的青色。高麗人選擇既放晴的蒼天樣明亮又給人以溫暖感覺的翡翠色、符合朝鮮民族情趣和生活感情的固有而獨特的色彩,燒制了高麗瓷器。

高麗瓷器的色彩,是根據泥土和釉子的成分比 、其互相關係、爐的性能、柴火的質量、陶匠的熟練程度,變成青綠色、青灰色、綠灰色、黃綠色等美妙的顏色。所以美麗的翡翠色是只有陶匠長期的經驗和熟練、高超的技能才能獲得的。因此,又說秘色,意為只有高麗幾個有名陶匠所固有的“保密”色彩。

高麗瓷器與色彩一起,其花紋亦獨特、優美而著稱於世。花紋有在湖畔絲絲垂下的柳枝、雙雙遊玩的野鴨、團團升起的雲團、翩翩翱翔的白鶴、盛開的各種花卉、蔥蘢的松樹等,栩栩如生地反映了優美自然風景。所有高麗瓷器的紋飾,溫潤而顯造型藝術形象。紋飾的造型美、纖細而精巧,與高麗人熟練地活用各種形象技法有關。

工藝

高麗人對陶瓷工藝採用嵌螺鈿法和鑲金銀絲螺鈿法技術,以廣泛使用了鑲嵌花紋手法。所謂鑲嵌手法,就是按紋樣在陶瓷表面挖槽,槽里填充各種顏色的泥土,然後塗上釉子燒成的。這樣就能產生花紋的立體感。

鑲嵌法的燒制過程

鑲嵌法在爐中燒制的過程,白土變成白色、紫土變成黑色、辰砂變成紅色。這是高麗人首次創造發明的。尤其鑲嵌青瓷由於其翡翠色釉子明亮柔和的色彩和隱約可見的花紋,使人勾起彩色畫上是不可能見到的獨特美感。高麗瓷器之優美體現了那個時代的貴族統治階級的強大影響下出現的,但是雅致的高麗瓷器顯然具有高麗貴族的獨特風格。與之成對照的是,朝鮮白土瓷器的簡單、凝重的美則與注重實用甚於奢華的朝鮮軍人和非軍人上層階級的生活方式和態度有直接關係。作為優秀民族遺產擁有高麗瓷器,是朝鮮民族的驕傲。

高麗青瓷

優美精緻的高麗青瓷是高麗王朝瓷器中的代表作,它是受中國唐宋青瓷影響而發展起來的,是貴族物質、文化生

青瓷辰砂荷花紋鑲嵌葫蘆形壺青瓷辰砂荷花紋鑲嵌葫蘆形壺

活的象徵。部分上品可與中國宋代汝窯媲美。統一新羅時代生產高溫灰釉陶,高麗時代青瓷發展迅猛,受越窯影響較深。10世紀末期大量宋瓷輸入後,受中國北方汝窯和南方龍泉窯影響最深,高麗青瓷開始呈現深沉的綠玉式格調,刻劃花以菊花紋唐草紋為主要裝飾紋樣,造型以典雅清秀取勝,已不見宋瓷的大膽誇張。12世紀始,高麗青瓷發展達到高峰,釉色綜合了汝窯、龍泉窯的工藝特色,產品近似於龍泉窯、汝窯的梅子青、艾葉青、粉青、天青、月白等色,最主要成就在於燒出了美麗絕倫的翡翠色調。器形薄輕乖巧,與雕刻的牡丹、蓮荷、唐草、竹節、水禽等圖案紋飾巧妙結合,更顯和諧與完美。仿生瓷是高麗瓷的魅力所在,人物、鴛鴦、獅子、鴨子、麒麟、摩羯、龍鳳、魚龜等動物形象的水注、硯滴、香熏、筆架等和南瓜、石榴、竹節、荷花,葫蘆等植物形象的各式器皿,栩栩如生,精雕細刻,反映出高麗民族崇尚自然的藝術傳統。

高麗青瓷的生產是由宮廷直接派官員“窯直”管理的。尤以全羅南道康津郡大口面沙堂里和全羅北道扶安郡保全面柳川里的窯場最著名。其青瓷產品只供上層貴族,器物務求華麗,重質不求量,不惜工

青瓷柳條水鳥紋鑲嵌淨水瓶青瓷柳條水鳥紋鑲嵌淨水瓶

本,廣泛採用青瓷堆花(化妝土堆花)、透雕(鏤空雕)、象嵌(鑲嵌)、辰砂(高溫銅紅釉)、象嵌描金(鑲嵌描金)、鐵繪(褐彩)等高難度的精工技巧,或單獨使用,或多種工藝綜合於一器。仁宗長陵出土的青瓷瓜形瓶及方形台有類於宋代青瓷的高雅寧靜,而青瓷透雕七寶香爐、青瓷透雕唐草紋盒、青瓷鑲嵌透雕龜甲紋套蓋、青瓷透雕雙龍筆插、青瓷龜形水窪注、青瓷堆花蓮荷唐草紋水注的華麗精巧,已超過宋瓷,足與金銀工藝爭勝。

高麗鑲嵌青瓷的鑑定

高麗鑲嵌青瓷是朝鮮瓷器的一大特色在成型的坯胎上用刻有紋飾的模具捺於胎上,或用木竹鐵等工具刻畫約2毫米深的凹槽,根據圖案需要填塗白色或黑色化妝土,再經修胎後施以青釉,人窯燒制,便形成這個別具特色的陶瓷品種高麗鑲嵌青瓷的生產年代主要在12世紀下半期至13世紀上半期,時間跨度不到100年,相當於中國的金代和南宋時期 鑲嵌青瓷最早可能源於金銀嵌銅工藝漆器木器嵌螺鈿工藝筆者認為,高麗鑲嵌青瓷工藝可能源於中國山西的渾源窯這是因為,根據渾源窯窯址出土的鑲嵌青瓷殘片看,其鑲嵌工藝和高麗鑲嵌工藝是一致的,這些殘片所在的地層屬於金代地層,但從其圖案風格上看,又具有明顯的遼代特點,因此應屬金代早期器物而時代上要早於高麗鑲嵌青瓷出現的年代另外,從高麗與遼金的關係史來看,兩國之間關係密切,交流頻繁,高麗鑲嵌青瓷的鑲嵌紋飾中的主題紋飾如鶴紋水禽紋等明顯受到了遼代的影響

面對真偽混雜的高麗鑲嵌青瓷,如何鑑定呢?從考古及傳世品資料來看,大致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鑑定 造型

高麗鑲嵌青瓷從造型上大致可分為食器酒器文房用具及生活用具常見瓶壺罐盤碗盞托盒枕等其造型總體上比較渾厚,線條柔和流暢以梅瓶為例,以曲線美見長,小盤口狀的瓶口很有特色而大多數仿品缺乏應有的曲線美,造型或多或少有些僵硬呆板特別是在器物的口沿和底足的處理上,仿品遠沒有真品自然流暢高麗鑲嵌青瓷的口沿厚薄適中,多為斜直口:圈足較矮淺,足牆厚薄適中:口唇至腹壁的線條流暢柔和而仿品口沿不是過薄,就是過厚;口唇和器壁連線處的線條僵直,多呈明顯折角:圈足多稍高於真品,足牆多薄於真品

胎釉

真品胎土呈灰色或灰黃色,少數精品胎質堅硬,用手輕叩,聲音渾厚凝重多數器物胎質不甚堅硬,其時代應為高麗晚期物品胎體堅硬的精品時代稍早,其分量適中,而多數胎質較松者分量稍輕現代一部分仿品由於胎土淘洗過於精細,火候過高,整個胎體瓷化程度較高,胎土明顯泛出白瓷質,或青灰色,由於瓷化程度高而使胎體明顯重於真品,用手指輕叩,有金屬之聲;另有一部分仿品,胎質過於疏鬆,造型雖較厚笨,但胎體分量過輕而顯得失調 高麗鑲嵌青瓷中極少數精品的釉色呈青翠色,多數精品呈淡天青色晚期一些粗品釉色較差,青中泛灰也有一部分粗器放在砂床上直燒,背火的一面釉色較好,著火一面釉色較差或極差但不論是精品還是粗品,其釉面均較肥厚,光潤自然,柔和悅目一些大件器皿還會出現釉面不太均勻和積釉的現象,如安徽省博物館收藏的青瓷鑲嵌龍紋罐就具有上述特點在傳世品中,多年使用使釉面有許多自然磨損的痕跡;而出土品多數由於受地下水土沁蝕,土沁已深入器物的胎釉仿品釉面多數較稀薄,玻璃質感強烈,火氣很旺,光亮刺目從釉色上看,多數國內仿品青中泛黃:朝鮮仿品青中泛藍,色澤要重於真品有的仿品為了去掉浮光而採用強酸咬蝕,反而使釉面完全失去了光潤的效果,顯得晦暗滯澀另有一些仿品為了達到仿造出土器物的效果,採用短時埋在土裡或糞坑中的辦法,這樣形成的土沁淺浮,一洗即掉,在開片處土沁只是淺淺地滲入,而形成一道黃線,但不能深入肌里

高麗鑲嵌青瓷的釉面絕大多數布滿不規則的開片,並且開片多呈堆狀分布早期的高麗鑲嵌青瓷釉面的開片相對要少一些,12世紀以後,開片則越來越繁密由於鑲嵌於胎上的白色或黑色化妝土收縮率大於胎體,故燒成器物後,鑲嵌部分往往低於其他部位,並且順著鑲嵌的紋理形成開片這種開片有別於其他開片,在鑲嵌紋飾的開片處迎光望去,往往會有雲母片般的光澤,這是高麗鑲嵌青瓷獨有的特色而仿品的釉面很少有開片,而且嵌粉多薄於真品,鑲嵌處也少有開片,即使有開片,在開片處也絕沒有雲母片般的光澤這是鑑定高麗鑲嵌青瓷真偽的重要手段之一

紋樣

高麗鑲嵌青瓷早期紋飾較為疏朗,紋樣精細,主題突出:晚期趨向繁密,並且開始出現散漫化的傾向總的說來,其紋飾布局講究對稱均衡,因此顯得有些圖案化其鑲嵌的主題紋飾主要有鶴紋水禽紋蒲柳紋牡丹紋團菊紋,龍紋葡萄紋荔枝紋嬰戲紋等,輔助紋飾有唐草紋回紋雲紋等高麗鑲嵌青瓷紋飾中最有代表性的鶴紋取法於遼宋繪畫的技法,用鑲嵌的手法在瓷器上表現效果如畫筆一樣自然灑脫,工匠們用白色表現鶴的身體,用黑色表現鶴的嘴眼尾羽和雙腿,使之更加寫實形象鶴紋大多作穿雲展翅狀,有的展翅奮飛,有的回首顧盼,有的向下俯衝,有的引頸長鳴,集動感與美感於一體在布局上繁簡相宜,錯落有致特別是鶴紋的頸部極其柔美,富有動感,而仿品的鶴紋紋飾呆板,頸部僵直生硬,沒有那種自然靈活之氣現代仿品的其他紋飾與鶴紋一樣缺乏真品的自然靈活之神而顯得拘謹呆板

鑲嵌紋樣中的白色嵌粉,真品絕大部分白中泛黃,少部分由於受青釉的影響而白中泛青現代仿品中的白色嵌粉大概是由於原料和技術的原因,多數呈漿白色真品的黑色鑲嵌料內因含細小的亞微米磁鐵礦立方晶體鈦鐵礦石英及鈣長石針晶,在其嵌入胎土之前,要用熔炔法或其他方法進行煉製,故燒制出的色澤漆黑光亮現代仿品由於原料和工藝的差異,黑色遠不及真品漆黑光亮,絕大多數黑中泛紅或黑中泛黃,色調晦暗,缺乏光澤

還有一部分較為粗糙的仿品,其白色黑色紋樣根本不是鑲嵌在胎體內的,而是用白色和黑色彩料畫在瓷胎上的這比較容易看出來

燒造工藝

高麗鑲嵌青瓷採用龍窯燒造,從歷史資料記載和韓國的窯址發掘報告中可以看出,高麗青瓷的窯爐是從中國浙江引進的龍窯一部分精品採用中國的M形匣缽裹足支燒在支燒過程中,採用白色的矽石子作支釘,支釘相對較大,器物燒成後,絕大多數在底足上還殘留有白色矽石痕跡,這是高麗青瓷一大燒造特色另有一大部分器物採用砂床上直接燒造的方式,器物燒成後,在足部和一部分器物的底部均有粘砂痕,其砂粒較粗,砂質也是白色的矽石砂精品的圈足內多滿釉,一些大件物品或時代相對較晚的粗品的底足多有露胎之處,火石紅很明顯而仿品多數滿釉裹足,但大多沒有支燒痕或者支燒痕不明顯,即使有,也明顯小於真品筆者曾見一仿品中的精者,也採用裹足支燒,並且也用石子作支釘,單從燒造工藝上看,與真品極其相似但不知是仿者疏忽,還是缺乏原料的關係,其支燒的石子卻不是白色的矽石子另有仿製器足粘砂者,仿品與真品相比砂粒較細,也較規則有少部分仿品粘砂並不是因為在砂床上直接燒造產生的,而是故意用膠粘上去的

總之,高麗鑲嵌青瓷的現代仿品在原料技術工藝製作目的等諸多方面,不可能擺脫當代的時代局限性,總是或多或少地體現出現代陶瓷的某些特徵同時在仿製過程中,大多仿製者未見過真品,僅是依照圖錄,往往顧此失彼,不能把真品的各個方面特徵都協調統一因此,在鑑定過程中,要結合其各方面特點綜合分析,從其基本風貌和典型特徵人手,注意其細部和一些容易忽視的環節,才能去偽存真

高麗鑲嵌青瓷器物流傳至今的很少,國內主要收藏在遼寧北京江蘇浙江以及國內外的一些大博物館或考古所中,散落在民間的只是極少的一部分前幾年,有少量的高麗鑲嵌青瓷從朝鮮流人中國,但近兩年來,真品已很難見到鑑定高麗鑲嵌青瓷同鑑定其他瓷器一樣,要綜合各個方面因素去看待一件器物,從大處著眼,從小處人手,切忌心態浮躁,不要為出售者所講的故事打動,更不要為金錢利益蒙住眼睛,這一點非常重要。

瓷器歷史

青瓷鑲嵌技法的學習、創新、發展是高麗民族對世界陶瓷藝術的最大貢獻,雖然我國早在唐代已發明創燒了黑釉刻花填彩瓷,但並未發展起來。是高麗陶工學習使用了該技法,並廣泛用於青瓷(也用於白瓷、黑瓷),並發展成多色彩。12世紀中葉後,鑲嵌已成為青瓷裝飾主流,以人物圖案為裝飾的稍少,梨花女大博物館藏12世紀青瓷鑲嵌人物紋梅瓶堪為代表;又創造了青瓷鑲嵌金彩、辰砂等,將鑲嵌青瓷藝術推到了極致。14世紀高麗青瓷走向衰落,被其後李朝的粉青砂器所取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