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發酵醬油工藝主要分為兩種:一是傳統的低鹽固態發酵,二就是高鹽稀態發酵。
高鹽稀態發酵醬油又分 “廣式高鹽稀態工藝” 和 “日式高鹽稀態工藝” 。
高鹽稀態發酵醬油傳承了我國傳統發酵工藝,以大豆或脫脂大豆、小麥或小麥粉為原料,經蒸煮、麴黴菌制曲後與鹽水混合成稀醛,再經發酵製成的醬油。 一般發酵期在4-6個月,產品品質高,香氣成分多,營養物質豐富,但該工藝產品產量僅占我國醬油總產量的10%。
高鹽稀態發酵有著諸多低鹽固態發酵工藝所無法比擬的優勢,如酯香突出,口感更鮮美等。
製作方法
種曲製造
1.菌種:可採用米麴黴、醬油麴黴或適用於醬油生產的其他黴菌。
2.米麴黴試管種的培養
(1)凡用於菌種培養的皿具要經徹底清洗和滅菌。試管滅菌前尚需配上棉塞,並用防潮紙包紮管口。
(2)試管菌種用豆汁培養基〔配製方法見附錄A(參考件)〕。
(3)新配製並經滅菌的斜面培養基,應置25~30℃條件下培養3~4天,檢查確無污染方可使用。
(4)在無菌條件下移接的米麴黴斜面菌種,於28~30℃條件下培養72h,待菌株發育成熟才可採用。
(5)為使菌種保持良好特性,應定期做好分純工作,宜半年進行一次,留選生產性能好的菌株。
3.錐形瓶種培養
(1)原料配比及培養管理:錐形瓶種培養基採用麩皮80%,豆餅粉10%和麵粉10%。經混合後,拌入1.0~1.1倍清水,充分拌勻,裝入預先洗滌、乾燥、配好棉塞及經1kg/cm**2蒸汽壓滅菌60min的250mL錐形瓶中。裝瓶量以料厚1cm為度。培養基要經1kg/cm**2蒸汽壓滅菌60min。滅菌後隨即將曲料搖松。待涼後在無菌條件下接種。培養溫度為28~30℃。培養過程搖瓶兩次,首次在曲料開始發白結塊時進行;相隔4~6h當曲料再行結塊,則進行第二次搖瓶。瓶種培養72h,米麴黴發育成熟即可使用,或存冰櫃待用。
(2)瓶種的質量要求:培養成熟的瓶種,菌絲髮育粗壯,整齊、稠密,頂囊肥大,孢子呈黃綠色,發芽率不低於90%,孢子數達90億個/克曲(乾基)以上。
4.種曲的培養及質量要求
(1)種曲的培養管理:
① 用具要求清潔,竹匾及曲室應以硫磺或甲醛熏蒸24h左右。硫磺用量25g/m**3,若用甲醛,則10mL/m**3。
② 培養基採用麩皮80%、豆餅粉15%,麵粉5%。拌水量為原料的100%~110%。
③ 常壓蒸煮60min。
④ 熟料經攤涼、搓散,降溫至30℃即可接入錐形瓶純種,接種量為原料量的0.1%~0.2% 。曲料用竹匾培養,料厚為1~1.2cm。曲室溫度前期28~30℃,中、後期25~28℃。曲室乾濕球溫差,前期為1℃,中期1~0℃,後期2℃,培養過程翻曲兩次,當曲料品溫達35℃左右,稍呈白色並開始結塊時,進行首次翻曲,翻曲要將曲料搓散,當菌絲大量生長,品溫再次回升時,要進行第二翻曲。每次翻曲後要把曲料攤平,並將竹匾位置上下調換,以調節品溫。當生長嫩黃色的孢子時,要求品溫維持在34~36℃,當品溫降到與室溫相同時才開天窗排除室內濕氣。種曲培養72h。成熟的種曲應置清潔、通風的環境中存放。
(2)種曲的質量要求:種曲的孢子數要求50億個/克曲(乾基)以上,孢子發芽率應不低於90%。
原料處理
1. 食鹽溶液的配製
原鹽用水溶解後,要經過濾沉澱,待澄清後方能使用。本工藝所用食鹽溶液濃度為18°Be'/20℃。
2. 大豆的浸漬及除雜
浸豆前浸豆罐先注入2/3容量的清水,投豆後將浮於水面的雜物清除。投豆完畢,仍需從罐的底部注水,務使污物由上端開口隨水溢出,直至流出的水清澈為止。浸豆過程應換水1~2次,免使豆變質。浸豆務求充分吸水,浸至豆粒膨脹無皺紋,帶彈性,以兩指擠捏時易使皮肉分開,將豆粒切開不發現乾心時可視為適度。出罐的大豆,晾至無水滴出為止才投進蒸料罐蒸煮
3. 大豆的蒸煮
用常壓或加壓蒸煮均可。若用加壓蒸煮工藝,進蒸汽前應將管道的冷凝水排清。進汽時儘量開大汽閥,使罐內迅速升壓。蒸煮時要注意排清罐內的冷空氣。蒸煮所用蒸汽壓力為1.8kg/cm**2,經保壓8~10min後立即排汽脫壓,並要求在20min內使熟料品溫降至40℃左右。
4. 熟料質量要求
經蒸煮的大豆,組織變柔軟,色呈淡褐,有熟豆香氣,手感綿軟。
制曲
1. 醬油曲的管理
(1)曲室、曲池及用具必須經清潔,並經滅菌(可用5%漂白粉溶液噴灑)。
(2)種曲用量為原料的0.1%~0.3%。種曲應先與5倍量左右的麵粉混合搓碎,以利接種均勻。
(3)熟豆應與種曲及麵粉充分混合,使種曲的孢子和麵粉粘附豆粒表面。
(4)曲料進池要求速度快,厚度均勻、疏鬆程度一致。料層厚度控制在30cm以內,初進池的曲料含水量控制在45%左右。
(5)曲料進池後品溫調整為30~32℃,當品溫上升,應啟動風機,風溫控制30~31℃,相對濕度要求90%以上。當曲料出現發白結塊,品溫達35℃時進行首次翻曲,使曲料鬆散,翻曲後要將曲料撥平,並使品溫降至30~32℃,待品溫回升,曲料再次結塊則進行第二次翻曲。第二次翻曲後,注意做好壓縫工作,以防進風短路。制曲後期,菌絲已著生孢子,此時要求室溫保持30~32℃,乾溫球溫差2℃左右,以利孢子發育。整個培養過程共40~44h。
2. 醬油曲的質量要求
醬油曲水分28%~32%,旦白酶話力(福林法)1000單位/克曲(乾基)以上。
1. 發酵管理
(1)發酵容器的型式不限,但應設假底及出料品。所用的材質應能防止腐蝕。
(2)醬油曲用18°Be`/20℃食鹽溶液拌濕後才進發酵罐(或池)內。制醪時食鹽溶液用量為原料量的2~2.5倍。
(3)制醪後的第三天起進行抽油淋澆,淋油量約為原料量的10%其後每隔一周淋油一次,淋油時注意控制流速,並在醬醅表面均勻淋澆,避免破壞醬醅的多孔性狀。
(4)發酵期3~6個月。此時豆粒已潰爛,醬醅色澤已變暗褐,醅液胺基酸態氮含量約為1g/100mL,前後一周無大變動時,意味醅已成熟,可以放出醬油。抽油後,頭濾渣用18°Be'/20℃食鹽溶液浸泡,10天后抽二濾油,二濾渣用加鹽後的四濾油及18°Be'/20℃食鹽溶液浸泡,時間也為10天,放出三濾油後,三濾醬渣改用80℃熱水浸泡一夜,即行放油,抽出的四濾油應即加鹽,使濃度達18°Be'/20℃,供下批浸泡二濾醬渣使用。四濾渣含食鹽量應在2g/100g以下,胺基酸含量不應高於0.05g/100g。
(5)淋油前及結束後,所用工具(水泵及膠管),應注意清潔。每批發酵完畢,要及時清渣,發酵容器要徹底清洗,並用5%漂白粉液塗擦滅菌。場地必須保持清潔。
配兌
各濾生醬油的質量應按SB 74—78《醬油、食醋、醬類的檢驗方法》進行檢測,然後按產品等級標準進行配兌。
加熱沉澱
經配兌的醬油,加熱至90℃,送進沉澱罐靜置沉澱7天。
滅菌
已澄清的醬油,必須經60℃加熱滅菌30min後,才裝瓶出售。
高鹽稀態發酵醬油質量標準
感官標準
一 級 | 二 級 | 三 級 | |
色 澤 | 紅褐色或淺紅褐色,色澤鮮艷 | 紅褐色或淺紅褐色 | 紅褐色或淺紅褐色 |
香 氣 | 具有較濃的醬香及酯香 | 具有醬香及酯香 | 具有醬香 |
滋 味 | 滋味鮮美、醇厚、鹹甜適口 | 味鮮、鹹甜適口 | 鮮鹹適口 |
體 態 | 澄 清 | 澄 清 | 澄 清 |
理化指標
一 級 | 二 級 | 三 級 | |
可溶性無鹽固形物≥ g/100mL | 13 | 10 | 8 |
全 氮 ≥ 以氮計,g/100mL | 1.3 | 1.0 | 0.7 |
氨 基 氮 ≥ 以氮計,g/100mL | 0.7 | 0.55 | 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