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音艾捷克
高音艾捷克是維吾爾族、烏孜別克族弓拉弦鳴樂器艾捷克的一種。具有清新、明亮和渾厚的音色。可用於獨奏、器樂合奏或為歌舞伴奏,現流行於新疆各地,是木卡姆音樂的主要演奏樂器之一。
高音艾捷克的研製
20世紀50年代初,新疆維吾爾族音樂工作者和烏魯木齊依堤伯克樂器廠的維吾爾族樂器製作師合作,開始對三弦多朗艾捷克進行改革嘗試。最早是將主奏弦增為四條,鋼絲共鳴弦 增至11條,其主奏弦定弦為:g、d1、a1、e2,共鳴弦定弦為:c、d、e、f、g、a、c1、d1、e1、g1、a1。嗣後,又將所有的共鳴弦刪除掉,只保留了四條主奏弦。經過一段實踐摸索,改革者放眼國內外拉弦樂器的製作經驗,保留了原來多朗艾捷克具有民族風格的形體,加大了共鳴箱,去掉皮膜改蒙木製面板,設定內皮膜,擴大出音孔,增加按弦指板,添置彎月形琴座,終於改革製成新型四弦高音艾捷克。
在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的中國樂器博物館裡,珍藏著兩件高音艾捷克。其中一件共鳴箱呈半球形,用核桃木鏇制而成,琴箱長13.6厘米、最大直徑14.8厘米,正面蒙以牛皮,面徑8.5厘米,箱後部中央開有一個0.8厘米的圓形小音孔。琴頭、琴桿用一塊杏木或梨木製作,呈圓柱形,全長64厘米。琴頭頂端呈葫蘆狀,下開長方形弦槽,槽長13厘米、寬1.5厘米,兩側橫置四個弦軸(左右各二)。弦軸核桃木製,長9.5厘米,軸柄呈圓球狀。琴桿上粗下細,長57厘米,上端山口處直徑3厘米,琴桿下端穿過琴箱部分為尾柱。皮面中央置竹製橋形馬,馬長3厘米、高0.8厘米。張四條鋼絲弦,多使用成套的小提琴弦,弦下端繫於U字形金屬縛弦上,縛弦大彎套於尾柱上。琴弓使用小提琴弓。此琴選料和工藝極為精細,在琴箱中部和後部分別鏇出四道凸條線紋。1958年此琴製成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化廳即將其購得並贈予音樂研究所珍藏,已被載入《中國樂器圖鑑》大型畫冊中。另一件高音艾捷克,共鳴箱亦為半球形,系用十五塊等腰三角形的核桃木板條拼粘後鏇制而成。琴箱長13.5厘米、最大直徑15厘米,正面蒙以牛皮,面徑9厘米。琴頭、琴桿用一整塊核桃木製成,全長70厘米。琴頭葫蘆形,下開弦槽,兩側橫置四個弦軸,軸柄為提琴弦鈕式。張四條小提琴弦,採用小提琴弓。高音艾捷克的特點
高音艾捷克在民間艾捷克的基礎上,作了幾種改良:
1. 馬尾弦改為四根鋼絲弦,取消了共鳴弦,發聲比較純淨、清晰。
2.共鳴箱從碗狀改成橫橢圓形,音箱中間有隔膜,隔膜與面板的舌形音孔之間,加一音柱,增大了音量。
3.琴柄與共鳴箱的按合結構、指板、弦軸,弦栓作了改進,製作工藝比較精緻、美觀。
4.琴弓改成小提琴弓式,用鏇鈕控制弦的張度,弓弦增長,增強了運弓技術。
5.樂器下端的鐵釘樁,改成鏟狀托墊,放在腿上,穩定琴身,便於按弦、運弓。
改良後的高音艾捷克,音域寬廣,聲音洪亮,既保留了原來樂器的聲音色彩,音質又比較柔和、純淨。樂器的音樂表現力大大豐富了,不僅能演奏優美的民歌曲調,還能夠演奏音域廣闊的舞曲、標題樂曲和外國弦樂曲。艾捷克名稱由來
關於艾捷克樂器名稱的來歷,在民間流傳著這樣一段美麗的傳說。
很久以前,穿梭於絲綢之路上的商人特別擅長做生意,在唐代他們十分活躍,被稱為“胡人”, 所謂的胡琴,就是胡人從遙遠的波斯帶來的琴。他們一路騎著駱駝走來,思念著家鄉,邊彈邊 唱,一直把這美妙的聲音牽引到了中原地區。 商隊里有個小伙子名叫艾捷克。一天,他隨商隊來到了長安,被繁華的長安城深深的吸引。
逛到中午的時候,感覺到腹中飢餓,他信步走到鼓樓,突然看到有一家胡人開的飯館,老闆居然是個格外漂亮的年輕姑娘。 兩人一見鍾情,姑娘告訴他,下次去波斯時別忘了帶個胡琴回來,那個樂器奏出的聲音非常好聽,她很喜歡。青年艾捷克記住了姑娘的囑咐,和商隊返回到波斯時,專門去市場買到了一把胡琴,滿心歡喜的回到商隊。
然而就在回來的路上,卻不幸患病去世了。臨終前,他囑咐夥伴們一定要把胡琴帶到長安交給那位姑娘。 夥伴們跋山涉水到達長安後,把胡琴交給了姑娘。悲痛的姑娘手拿胡琴,淚如雨下。為了紀念心上人,姑娘就借用戀人的名字把胡琴叫做艾捷克。從此,長安鼓樓的一個小巷裡,終日都能聽到艾捷克憂傷的琴聲。高音艾捷克的“夥伴們”
艾捷克在流傳過程中。不斷豐富和發展,形成了多種不同型式。 以主奏弦來分,有一弦、二弦和三弦艾捷克。從地區來分,有多朗艾捷克和哈密艾捷克。除傳統的艾捷克以外,還有改革的新型艾捷克和低音艾捷克。雖然品種繁多、形制有別,但都是維吾爾族民間樂隊中最常用的樂器。多朗艾捷克
多朗艾捷克,流行於南疆和多朗地區的和田、莎車、麥蓋提、喀什、巴楚、阿瓦提和庫車等地。主奏弦分別有1 ~3 條。最早在南疆曾流行一種外形和熱瓦甫相似的艾捷克,共鳴箱上有兩個木角,現已罕見。多朗艾捷克,全長100 厘米左右,琴桿為圓柱形,用椰木製作,共鳴箱呈半球形,多用棗木等硬質木料製成,正面獲以羊皮或驢皮。最古老的是張有一縷馬尾作為主奏弦,另外在琴桿中部兩側,設有6 ~8 條鋼絲共鳴弦,以增大音量。演奏時,將琴底尾柱立在左腿上或將共鳴箱央於兩腿中間,左手持琴按弦,右手執馬尾弓拉奏主弦。 多朗一弦艾捷克,主弦定音為c1 ,8 條共鳴弦定音為g 、c1 、d1 、e1 、g1 、a1 、b1 、d2 ,音域從C1 ~C3 ,共有兩個八度。 多朗二弦艾捷克的琴上有兩條主奏弦,多為馬尾弦,有的也採用腸衣弦 或金屬弦,它們相隔四度定音,在琴桿的中部兩側,各有5 條鋼絲共鳴弦。演奏時將琴置於膝上,用馬尾弓在主奏弦外拉奏,其他弦起共鳴作用。 多朗三弦艾捷克,是本世紀二十年代南疆維吾爾族民間藝人在兩弦艾捷克的基礎上加弦而成的,它使用的是馬尾弦、腸衣弦或金屬弦,它在全疆廣為流行,3 條主奏弦按四度關係定成d1、g1、c2,10條鋼絲共鳴弦定音為c、d、e、g、a 、c1、 d1、 e1、g1、 a1,音域從d1~d3,有兩個八度。多蘭艾捷克
多蘭艾捷克 ,又稱刀朗艾捷克。流行於新疆巴楚、麥蓋提、阿瓦提、莎車等地的維吾爾族中。琴長88厘米,形似板胡。沙棗木球型音箱,面蒙羊皮或驢皮。主奏弦為1縷馬尾弦或3根金屬弦,旁設6~10根金屬共鳴弦,以增大音量。演奏時音箱夾於兩膝間,左手扶琴按弦,右手持馬尾弓拉奏。音量較小。多蘭艾捷克是多蘭樂隊中唯一的弓弦樂器,常與熱瓦普、卡龍、達普一起為民間歌舞多蘭賽乃姆伴奏。哈密艾捷克
製法 哈密艾捷克,又稱哈密胡琴。流行於新疆哈密、吐魯番等地的維吾爾族中。因外形與胡琴相似又稱“哈密胡琴”。琴筒有木製和薄鐵板卷制兩種。前口蒙以山羊皮、牛皮或蟒皮,琴桿上端設有兩個弦軸,系有兩條鋼絲主奏弦,在琴桿上部還設定弦鈕,拴有4 、5 、7 或8 條鋼絲共鳴弦。共鳴弦軸設在琴桿中部。奏法似中胡。 五度關係 哈密艾捷克的定弦因地而異,但主奏弦都定成五度關係。在吐魯番地區,主奏弦定音為g 、d1 ,4 條共鳴弦為g 、c1 、d1 、g1 ,音域由g ~d2 ;在哈密地區,主奏弦定音為d1 、a1 ,8 條共鳴弦定成g 、ga 、 a、 C‘1、C1 、d1、 d1 ,音域由d1 ~a2 。 姿勢 演奏時,將琴筒置於左腿上,左手持琴,用手指的第一關節觸弦,右手執馬尾弓夾於主奏弦之間拉奏。演奏技巧豐富,弓法有長弓、連弓、短弓和頓弓等,指法有按弦、壓弦、打音、擻音和清音等,一般不換把位。音色與胡琴相似,優美動聽,是演奏《哈密木卡姆》的主要伴奏樂器。 七十年代改革後的哈密艾捷克,式樣非常獨特。既與新型艾捷克近似,又保留了共鳴弦。是在一個共鳴箱上裝有兩根琴桿。主琴桿上設有四條主奏弦,定弦及奏法與新型艾捷克相同。副琴桿上設有鋼絲共鳴弦多條。這種艾捷克,音量較大,音色明亮,富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已用於獨奏、民間器樂合奏或為歌舞伴奏。塔吉克艾捷克
製法 塔吉克艾捷克,流傳在新疆西南部的塔什庫爾乾塔吉克自治縣及其鄰近地區。造型和風格獨特,琴桿呈圓柱形,長56 厘米,用柳木或松木製成。琴頭稍尖,上置2 ~4 個弦軸。共鳴箱為扁長方形,用鋁鐵板製作,右側開有一個橢圓形音孔,琴桿裝於共鳴箱內側。弦馬用核桃水或古木製成圓拱形。採用2 ~4 條鋼絲弦。弓子用柳木或楊木製作,兩端控以馬尾,在弦外拉奏。 四度關係 塔吉克艾捷克多以四度關係定弦,兩弦的定音為a 、d1 。三弦的定為e 、a 、d ,四弦的定成c 、e 、a 、d1 ,常用於民間歌舞伴奏和器樂合奏,是塔吉克族唯一的民間拉弦樂器。新型艾捷克
製法 新型艾捷克,又稱哈爾扎克。20世紀50年代在多朗三弦艾捷克的基礎上製成。保留了原來多朗艾捷克的形體,加大了共鳴箱,去掉皮膜改蒙面板,取消了共鳴弦,採用四根小提琴弦。底部設人字形轉動支架。琴箱呈圓球形,是用核桃木鏇成的兩個半殼合成,在兩半殼間蒙以蟒皮作為內皮膜,內皮膜的裝置既可與面板垂直,也可以與面板平行。面板用桑木製作,採用梨木琴桿、核桃木系弦板。弦馬的兩腳長短不一,短腳支在面板上,長腳則透過面板而頂在內皮膜上。在琴箱底部的尾往下端,安有月牙形琴座。 姿勢 演奏時,將琴座置於左腿上,可自由調節琴的角度,左手持琴桿,用指尖觸弦,右手執弓在弦外拉奏。琴弦振動通過弦馬傳導乾麵板和內皮膜上,引起強烈的共振而發音,音色清晰、明亮。定弦為g 、d1 、a1 、e2 ,音域由g ~g3 ,有三個八度。 新型艾捷克,吸收了二胡和小提琴的弦指法,演奏技巧極為豐富,左手可奏各種滑音、泛音、和弦及各種裝飾音;右手可採用提琴的各種弓法。現已成為維吾爾族的主要拉弦樂器,常用於獨奏、《十二木卡姆》和“麥昔若普”伴奏以及民間器樂合奏。較著名的獨奏曲,有根據庫車同名民歌改編的《古麗阿勒汗》和十二木卡姆樂曲《恰爾朵木卡姆間奏曲》、《奧夏克木卡姆第一達斯坦間奏曲》等。專業演出團體用以獨奏與合奏。 20世紀60年代又出現改革的低音艾捷克。琴體大,底座長,定弦與奏法與大提琴相同。低音艾捷克
低音艾捷克,五十年代研製成功。琴體較大,球形共鳴箱用32 塊木板膠合而成,並在琴箱中部安有襯梁,蒙以內皮膜。採用大提琴弦,定音為G 、d 、a 、e1 ,音高比新型艾捷克低一個八度。音域由G ~g2 ,有三個八度。演奏姿勢和方法均與大提琴相同,在新疆民族樂隊中作為低音拉弦樂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