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íng xián ㄇㄧㄥˊ ㄒㄧㄢˊ
鳴弦(鳴弦|鳴弦)
(2).撥動琴弦,使之作響。 三國 魏 曹丕 《燕歌行》之一:“援琴鳴弦發清音,短歌微吟不能長。”
(3).指琴瑟琵琶等弦樂器。 晉 陶潛 《閒情賦》:“仰睇天路,俯促鳴弦。” 南朝 梁簡文帝 《戲贈麗人》詩:“但歌聊一曲,鳴弦未息張。” 唐 楊炯 《和鄭校仇內省眺矚思鄉懷友》:“頹風暌酌羽,流水曠鳴弦。” 清 褚人獲 《堅瓠秘集·李近樓琵琶》:“《耳譚》載京師瞽者 李近樓 ,籍錦衣千戶,善琵琶,能左右手。彈新聲古曲,無不絕妙,平生羈愁哀怨,及人己胸中事,皆於鳴弦鐵撥發之,令人發上指,淚交下。”
(4).指弓弦。 唐 李白 《秋獵孟諸夜歸》詩:“駿發跨名駒,雕弓控鳴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