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義
“體驗”的“體”,意為設身處地、親身經歷;“驗”,意為察看感受、驗證查考。體驗具有過程性、親歷性和不可傳授性,是充滿個性和創造性的過程。從心理學角度講,體驗是“理智的直覺”,是建立在個體“內部知覺”基礎上的一種特殊活動,它總是與個體的自我意識緊緊相連的。所以,從詞源學的角度看,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也需要親身經歷,親自驗證,才能獲得科學知識,養成道德品質,掌握技能。
主要形式
堅持"間接體驗-直接體驗-反思體驗-體驗內化"等體驗方式的結合。
"間接體驗"又稱為角色體驗。採用模擬的社會和生活,為未成年人設計多個角色,模擬農場、工廠、商店、機關和相應崗位的情景,讓未成年人去進行間接體驗。
"直接體驗"是讓未成年人克服過去預想不到的困難去完成有關"使命",祛除平日的嬌、驕二氣。組織未成年人到農場、工廠、商店、機關去體驗生產生活,在親身參與中獲得感知和感悟。
"反思體驗"就是引導體驗者對體驗中的心理感受、情感體驗、行為變化、活動過程及效果等進行深層次思考,強化體驗效果,促進自我認識與評價。
"體驗內化"是體驗反思的深化和提升,強調要明確體驗活動的外部行為與內部過程之間的關係,藉助外部活動促進、深化內部體驗。體驗可以使學生廣泛接觸社會,品味勞動的艱辛,體驗人間的溫情,增強社會責任感。
基本原則
(1)主體性原則。學生是教育的主體,更是發展的主體、體驗的主體,學生的品德形成和社會發展,是在各種活動中通過自身和外界的相互作用來實現的。為此,教師要由單純的知識傳授者向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轉變。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的內在動力,將德育內化為身心發展的需要。教師所創設的氛圍是供學生體驗的,學生又正好在體驗中學到道德知識,形成道德行為。
(2)活動性原則。德育課程目標主要通過教師指導的各種教學活動來實現。活動是教和學的中介。在體驗式教學中,要讓學生直接參與主題活動、遊戲活動和其它實踐活動。這是學生提高道德認識,形成道德行為的重要途徑。學生通過長時期的不斷參與活動,獲得大量的知識和經驗。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將活動的過程、方法、技能與知識融合起來,寓德育於活動之中,有目的地為學生創設恰當的情境,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校、家庭和社區的活動。在活動中體驗,在體驗中提高道德水平。
(3)探究性原則。引導學生探究是實踐體驗理論的有效形式,“體驗式教學”強調學生的探究活動,提倡探究性學習。讓學生在課程領域或現實生活的情景中,通過教師引導、小組合作、個人研究等組織形式,培養學生髮現和提出問題的能力、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交流與合作的能力。使學生在獲得內心體驗的過程中,逐步提高認識能力、參與能力、適應能力、創新能力等。
(4)生活化原則。《學會生存》一書指出:“學校不能和生活脫節。”課程要從脫離兒童生活的狀況中轉變過來,成為面向兒童生活的課程,無論是課程目標、課程內容都應當向兒童的生活回歸,這是“體驗式教育”應該強調的原則。新課程要從過去的理想化、政治化、模式化的框架中走向生活化,讓少年兒童在生活中深刻認識社會和自我,從切身的體驗中學會識別美與醜、善與惡、真與假,並在生活交往中學會做人。大膽讓學生面對紛繁複雜的社會生活和多元道德價值觀念,不迴避現實生活中學生遇到的種種矛盾,放手讓學生在多變的社會生活中,靈活運用知識去通過分析、比較做出正確而合理的選擇。堅持"生理--心理--情感--個體經驗"等體驗經歷的融合。
具體內容
教育過程
體驗式樣教育包括四個階段:
(1)親歷階段。即個體親身經歷某一件事或某一個情境的階段。
(2) 形成階段。即個體對上述親歷過程進行抽象、概括,形成概念或觀念的階段。
(3)檢驗階段。即個體在新情境中檢驗所形成的概念或觀念的階段。
(4)反思階段。即反思已經形成的概念或觀念,產生新經驗、新認識,並不斷產生循環的階段。
由此可見,體驗式教學是促使學生不斷產生新經驗、新認識,並由此發展學生適應自然與社會的能力,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促進個性成長的教學方式。如在德育課中實施體驗式教學,就是讓學生親歷某件事(包括心理上的親歷和參與實踐活動親身經歷或“親為”),從中獲得真切感受,以提升道德認識,並激發起相應的道德情感。
體驗途徑
堅持"學校--基地--家庭--社區"等教育資源的整合。整合學校、基地、家庭、社區教育資源的同時,重點抓體驗式教育基地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建設。建設基地的宗旨,是讓未成年人在體驗中學會生存、學會交往、學會做人。基地是一個濃縮的社會,青少年走進基地,就可以體驗社會、體驗生活。如:少年軍校,可以讓中小學生體驗軍營生活;少年警校,可以讓學生體驗武警的擒拿格鬥和交警的崗亭生活;家長學校,可以讓不同類型的家庭在這裡開展親子活動,讓孩子體驗當家長的艱辛;模擬法庭,可以讓孩子體驗法官的威嚴、律師的善辯、罪犯的狼狽。基地不僅有"言傳",更有"意會",使未成年人在體驗成年人的酸甜苦辣中,真正成為"小大人",學會自理、自律,感悟人生真諦。通過建設體驗基地,給廣大青少年搭建展示才藝的平台,使他們體驗到集體生活和合作的重要,掌握知識,訓練技能,增加閱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