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體育與健康課改論》是根據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的精神,以及編者對《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精神實質的把握,針對當前一些體育教師對體育教學實踐的一些錯誤進行理論的評述,並試圖以正視聽。全書共分16個章節,具體內容包括對“淡化競技性運動技能”的質疑與解析、論運動技能教學和體育運動樂趣的關係、論體育課與促進學生健康的關係、芻議體育學習方法等。可供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作為參考用書使用。作者簡介毛振明,教授,博士生導師,1957年6月出生於北京,1979年考入北京體育學院(北京體育大學),1984年赴日本廣島大學學習體育教育理論,1990年獲教育哲學博士學位。其後就職於日本中京女子大學任講師並進行博士後研究。1991年回國後就職於國家教育委員會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和首郎體育學院等單位。2002年調入北京師範大學。任體育與運動學院院長。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在新的體育課程與教學改革中,我們應如何看待和對待運動技能學習——對“淡化運動技術教學”說法的質疑
一、“淡化運動技能教學”的說法是個不明確的表達
二、“淡化運動技能教學”的觀點與新的課程改革潮流不相符合
三、其他領域的目標並不能依靠“淡化運動技能教學”來實現
四、“淡化運動技術教學”不符合體育教改的實際需要和方向
五、“淡化運動技能教學”不符合學生的體育學習需要
六、“淡化運動技能教學”會給體育課程教學帶來負面影響
七、“淡化運動技能教學”會使體育教師失去“真本領
第二章 對“淡化競技性運動技能”的質疑與解析
一、問題:從“淡化運動技能”和“淡化競技性運動技能”的變化
二、質疑一:“競技性運動技能”和“非競技性運動技能”在大多數情況下是無法區分的
三、質疑二:必要的“競技性運動技能”也是不能淡化的
四、質疑三:什麼是“非競技性運動技能
五、分析:“淡化競技性運動技能”是一個沒有表達清楚的虛假命題
六、另議:“淡化競技性運動技能教學色彩”的說法是不準確的
七、結語:指導新體育課程與教學改革需要準確和明確的理論——論建立“地方體育指導方案”的必要性
一、問題的提出
二、問題的深入:新課標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一)新課標給我們帶來五個領域和近300個目標,也帶來將目標與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相聯繫的課題
(二)新課標給我們帶來內容選擇的權力,也帶來誰是內容立決定主體和如何決定內容的新課題
(三)新課標給我們帶來新的體育教學指導方法的理念,也帶來教學指導方法的不確定性
(四)新課標給我們帶來了新的評價思想和評價方向,也帶來了評價工作的難度
三、問題的癥結分析:國家課程改革之後的地方課程管理的空虛
(一)把國家一地方一學校三級課程聯結起來才能實現國家體育課程的意圖
(二)從中國的現狀看:將體育教學內容的選擇權直接委託給學校是不可行的
(三)編訂類似《體育教學改革指導綱要》的檔案對各地有步驟、有重點地推進教改有利
(四)需要對體育教學評價的方法進行明確指導
四、問題的解決:建立一個《地方體育教學指導大綱》
(一)《地方體育教學指導大綱》的基本性質和特點
(二)《地方體育教學指導大綱》中的內容
第四章 “地方體育課和指導方案”的範例
一、“對本地區體育教學現狀和推行新課標形勢分析”的範例
二、“對本地區體育教學現狀和推行新課標形勢分析”的範例
(一)新課標的目標與體育教學內容選編的關係
(二)選擇體育教學內容的原則
(三)體育教學內容的層次劃分
(四)對各體育教學內容的時數、安排方式和舉例
三、“對體育教學的若干要求”的範例
(一)針對新課標的目標和不同的教材層次明確教學目標和重點進行有效的體育教學,不斷提高體育教學質量
(二)針對新課標的目標和不同的教材層次,選用和開發多種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進行有效的教學,不斷提高體育教學質量(33)
(三)針對新課標的目標和不同的教材層次開發教學評價的方法,搞好激勵性和過程性的評價,促進體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四)要大力開發課程資源,最佳化教學條件和教學環境,搞好體育教學
(五)要建立大課程觀,推進課內外體育教育的各個環節,全推進體育教育
四、“對本地區具體體育教學內容的建議(綱要本文)”的範例
(一)國小部分(水平一、二、三)
(二)國中部分(水平四)
(三)高中部分(水平五)
第五章 論“教師的主導性”與“學生的主體性”的關係
一、關於“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的困惑
二、何謂“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
三、“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是相輔相成的關係
四、在體育教學中要通過強化“教師的主導性”來充分調動“與的主體性
第六章 論運動技能教學和體育運動樂趣的關係
第七章 論“讓學生體驗運動樂趣”與“對學生嚴格要求”的關係
第八章 論體育教學目標與體育教學內容的關係
第九章 論“學會”與“會學”的關係
第十章 論體育課與促進學生健康的關係
第十一章 論“傳統體育教學方法”與“現代體育教學方法”的關係
第十二章 論“現代評價方法”與“傳統評價方法”的關係
第十三章 芻議體育學習方法
第十四章 論“體育教學”與“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關係
第十五章 論“體育教學”與“促進學生社會適應”的關係
第十六章 論體育教學中的“共性”與“個性”的關係
……